史尚禮
摘 要:
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為主要學習內容,以增進中小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必修課程,應重視培養學生體育態度、體育興趣、鍛煉習慣和體育實踐能力,使學生終身享受體育樂趣。
關鍵詞:中學體育;興趣培養;新課程標準
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為主要學習內容,以增進中小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必修課程,是對原有體育課程進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標的一門課程。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一、部分中學生體育興趣不高的原因分析
(一)體育動機不端正。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是激勵學生從事學習活動的主觀動因。在學習的過程中,有的學生認為體育就是“玩”,沒有什么益處,而對于上不上體育課并不重要,只會給他們的文化課帶來負面的影響,也不會起明顯的推動作用。
(二)身體素質和技術能力的原因。身體素質的好差,直接影響一個人的運動效果。在教學中,我們經常遇到有的學生掌握動作比較快、比較好,有的學生學得比較慢,甚至反復多次還是不理想的都有。掌握技術動作快的、好的學生,自然感到高興,甚至感到自豪,并且樂于表現自己的動作技術。而“差生”往往會產生很大心理壓力,甚至產生自卑感。
(三)教師的原因。體育教師除了要精通“武”之外,還要熟練地掌握好“文”。如果在學生面前只會“打”,不會“講”,那么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會是短暫的,學習效果也不會太理想。如果“文武”都不通,教來學去都是那幾個動作或項目,使學生會對體育的練習產生消極的情緒,甚至會產生抵抗的情緒。
(四)教材內容的限制。在現實教學中,我們以前都是按照舊的教學大綱和教案的規定去指定教學計劃的,并按照計劃進行教學。而大綱和教材都有其規律性、適合性和靈活性,但由于教學條件所限制和某些教學理論的偏差,在體育教學中存在著某些教學內容在低水平上反復的現象。
二、運用新課標激發學生興趣
(一)精心安排新課的導入,激發興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課的導入是一堂體育課的重要環節。精彩巧妙的課堂導入不僅能很快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強化學習動機,而且還會讓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從而激發體育興趣,促使教學任務順利完成。
(二)設計新穎靈活的教材教法,誘發興趣。與舊的體育教學大綱相比較,新課程標準是以新穎、新奇的刺激是引起興趣的有效方法,對于新穎、新奇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學生會精神振奮、躍躍欲試。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必須把握住學生的心理,創造性地運用新穎、靈活的教學方法,富于變化的體育教學組織形式和手段,運用組織得法的游戲,讓學生在快樂中練習,以達到愉快教學的目的,從而有效地誘發學生的體育興趣,挖掘其快樂的潛力,使教學氣氛變得輕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
(三)利用游戲和競賽,享受成功的樂趣。青少年階段求知欲旺盛,求勝心切,喜歡鼓勵和表揚,渴求表現自己根據學生的這種心理和生理發育特點,在體育教學中,多利用游戲創設一種寬松、活潑、和諧的教學氛圍。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學習獲得成功而產生鼓舞的地方,才會出現學習興趣。”教學過程中不斷肯定學生的優點和成績,用欣賞、肯定的目光對待學生是學生獲得自信心的源泉。要使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必須有一個彈性的標準和要求。在體育課中利用學生的不同素質,客觀地分成不同的層次組,提出不同的目標和要求,多利用競賽手段創設競爭情境,提供競爭機會,游戲與競賽以其特有的趣味性和競爭性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增強興趣,提高教學質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成功的喜悅,而成功喜悅的積累就會逐漸動力定型為體育興趣。
(四)運用科學的學習評價體系,激發興趣。“評價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各方面的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新課程標準》要求體育評價要注意過程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過程評價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進取精神;把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注重學生對運動技術的運用和學生自身的發展;把教師評價與學生自我評價、相互評價相結合,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能力發展,強調對所學知識、技術、技能的了解與運用,重視參與性、健身性及娛樂性的統一。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教學,發揮特長,彌補不足,在原有的基礎上都能得到發展,培養學生的自信,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才華的機會,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參加體育的樂趣和喜悅,激發體育興趣。
通過對中學生體育興趣的探索與分析,從體育教學的角度觀察,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加強自身對課程改革的學習和研究,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總之,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法的更新,在新的課程理念指導下要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對學生的個性、創造性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以更好的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才能切實把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與能力的新課標理念落到實處。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西縣碧巖初級中學,甘肅 隴西 7481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