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霖
摘 要:中職學校是以培養實用技能型人才為目的的學校。會計專業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操作過程規范性很強的專業。中職學校會計專業的設置目的是培養面向中小型企業的,具備會計從業資格的實用型初級會計人員。實踐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理論知識,培養學生規范化操作能力,從而具備會計崗位工作能力。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應從配套資源,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考核等各種途徑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出理論基礎扎實、實踐經驗豐富的實用技能型人才,滿足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使中職學校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屹立不倒。
關鍵詞:中職學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
中職學校是以培養實用技能型人才為目的的學校。會計專業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操作過程規范性很強的專業。中職學校會計專業的設置目的是培養面向中小型企業的,具備會計從業資格的實用型初級會計人員。而實踐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理論知識,培養學生規范化操作能力,從而具備會計崗位工作能力。
改革開放以來,面對教育產業化、經濟全球化、會計職業規范化的市場要求,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應從配套資源,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考核等各種途徑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出理論基礎扎實、實踐經驗豐富的實用技能型人才,滿足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使中職學校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屹立不倒。在本文中,本人對中職學校會計專業如何加強實踐教學提一些個人的看法。
一、加強實踐教學配套資源的建設
實踐教學是學校教學的一部分,要加強實踐教學的比重,就要加強實踐教學配套資源的建設,在師資力量、課程和教材、場地和工具等方面滿足實踐教學的要求。
(一)加強師資力量。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教師的水平是決定實踐性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許多中職學校的教師是由普通高校的畢業生擔任。這類教師理論經驗豐富,但沒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在落實實踐教學的時候往往是紙上談兵,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而新的會計準則的出臺,也要求教師不斷跟新知識。因此,學校應從三方面加強師資力量的建設,一是選聘有實際工作經驗的會計人員充實師資隊伍;二是排出教師帶薪到企業兼職,做實際工作中提高在職教師的實踐能力;三是聘請經驗豐富的在職會計人員到學校兼職授課、傳授經驗。只有通過各種方法加強師資力量,培養出一支精通理論知識,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才能真正做好實踐教學,培養出合格的職業會計人員。
(二)合理安排課程和教材。隨著經濟的發展,會計專業的知識和要求也不斷更新,學校的課程和教材應緊隨社會的需求而變化。如隨著計算機的普及,珠算已經慢慢被淘汰,而電算化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那么學校的課程設置也應重點突出電算化方面的學習。
學生要走向會計崗位,除了學歷證書,還要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考核內容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會的需求。因此學校應將雙證及相關證書作為實踐教學工作的重點,在課程設置上給予照顧。
(三)提供足夠的實踐場地和真實的學習工具。學校應為實踐教學的開展提供足夠的場地和器材。實踐教學的場地一般是教室和校內實訓基地,器材一般包括計算器、算盤、計算機、常用的財務軟件、憑證、帳表等。另外,學校應聯系一定的企業,作為校外實習的場所。
二、建立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
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內容包括四部分:基礎技能、專業技能、綜合技能、校外崗位實踐。學校應建立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開展不同的實踐教學。
(一)基礎技能的實踐教學。會計專業基礎技能是指會計人員必備的基本操作技能,如阿拉伯數字書寫、計算器使用、珠算、點鈔、計算機輸入等。這些技能的實踐教學主要在課堂和校內實訓基地開展,通過大量的基礎練習,達到培養和規范學生操作技能的教學目的。基礎技能練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應貫穿整個學校學習過程,在專門的課程結束后,教師還應隨時關注學生的基礎技能掌握情況,對不良的習慣要及時給予糾正和指導。
(二)專業技能的實踐教學。會計專業技能是勝任會計工作崗位所必需的專業技能,是在對會計理論知識理解的基礎上,對會計理論知識的實踐應用。專業技能包括各種登記賬簿、帳目核算、成本費用歸集、成本計算、財務軟件應用等技能。這部分技能的實踐教學應安排在對應的理論課程之后,在校內實訓基地進行。專業技能的實踐教學一般針對特定的專業技能開展,讓學生運用會計理論知識按部就班的解決一些問題,如往來款項核算、成本計算等,使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崗位專業技能的熟練度,初步具備解決崗位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綜合技能的實踐教學。會計綜合技能是綜合運用理論知識、基礎技能、專業技能,解決崗位實際問題的技能。綜合技能的實踐教學一般是在校內實訓基地開展。綜合技能的實踐教學以案例教學為主,給學生設定一個情境和一定的問題,讓學生設身處地的運用所學知識來分析和解決案例中的問題,從而獲得分析和解決實際財務問題的能力。在綜合實踐教學中,情境的設定要盡量貼近現實,所需的單、證、帳、表等各種用品均應按實際工作配備。同時,問題的設置也應貼近現實,將各門課程的知識整合在一起,著重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
(四)校外企業實踐教學。校外企業實踐是安排學生到企業中某個崗位進行實習。校外企業實踐教學最符合現實、對學生成長最有效的實踐教學。學生在實踐中能直接獲取企業的要求,發現自身的不足,從而有針對性的加強自身技能,成長為適應企業需要的人才。在校外企業實踐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好技術支持工作,隨時解答學生的問題;另外教師要做好心理輔導工作,引導學生轉變心態,以適應職場環境。
三、建立有效的實踐教學考核體系
學校應建立有效的實踐教學考核體系,檢驗實踐教學的成果,并為實踐教學的進一步發展指明方向。
(一)校內考試考核。課堂測驗、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等校內考試是對學生現階段學習效果的考核手段,能迅速反映實踐教學的教學成果。教師水平、教學方法、學生資質等各種因素都會對實踐教學的效果產生影響。學校應合理利用這一考核手段對實踐教學的效果進行檢驗,以便及時調整實踐教學政策,滿足不同類型學生的學習需求。
(二)雙證考核。我國會計行業實行職業準入制度,學生要走向會計崗位,除了學歷證書,還要取得會計從業資格。因此以取得雙證作為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考核標準,既能給學生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動力,也能滿足學生日后立刻走上工作崗位的現實需求。
(三)就業率考核。就業率是評判畢業生是否符合人才市場需求重要的指標,也是學校教學能力是否達標的重要指標,關乎中職學校的名望和未來的招生情況。以就業率作為實踐教學考核的標準之一,可以促使學校真正重視實踐教學的作用,確實做好各項配套工作,認真反思實踐教學中的不足,從而推動實踐教學踏踏實實的開展起來。
面對當今社會激烈的人才競爭,中等職業學校應找準自己的定位,緊跟時代步伐,通過各種途徑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出理論基礎扎實、實踐經驗豐富的實用技能型人才,滿足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使中職學校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屹立不倒。參考文獻:
[1]姚曉春.高職會計專業會計教學改革的探討[J].會計之友.
2011,34(18):112-114
[2]曾輝華.會計教學模式改革探索[J].會計研究.2012,32(18):56-59.
[3]呂江峰.會計實踐性教學的思考[J].才智.2011,22(05):66-69.
[4]彭莉.加強中職會計實訓教學探析[J].科技咨詢導報.2012,56(28):77-7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