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艷++李龍強++張秦中
摘 要:貧困是指在特定人類共同體中某些成員其獲取維持在該共同體內體面生存的價值要素的可能性低于該共同體平均水平的現象。財富則是被特定人類共同體公認的可以歸屬于特定主體的價值要素的總稱。價值要素就是指能夠直接或間接滿足人類某種需要的對象。個體思想觀念的偏差與思想素質的缺陷是導致個體貧困的思想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過對大學生進行科學的財富觀教育及現代財商教育發揮其反貧困功能。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財富觀;財商;反貧困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8-0106-02
貧困是指在特定人類共同體中某些成員其獲取維持在該共同體內體面生存的價值要素的可能性低于該共同體平均水平的現象。財富則是被特定人類共同體公認的可以歸屬于特定主體的價值要素的總稱。價值要素就是指能夠直接或間接滿足人類某種需要的對象。創造盡可能多的財富,最大程度地減少貧困,最終實現共同富裕,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擔負著培養大學生愛國愛民、擁軍擁政、自尊自強、守德守法的基本思想素質的根本任務。為了完成這一重大而艱巨的任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貼近現實、貼近學生、貼近生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進行科學的財富觀教育和現代財商教育就是“以學生為本”的具體體現。
一、思想因素是影響個體、組織乃至國家經濟活動能力的重要變量
劉易斯認為,思想能影響社會經濟的變化,并且是社會經濟變化的首要力量”。劉易斯進而認為,“新思想”即先進思想,就是人們對創新、冒險、新技術等新事物的認可、接受的態度,具有某種“新思想”的人即為“新人”。“新人”善于抓住經濟機會,在影響經濟增長變化方面起最主要作用。他指出:“經濟增長要求人們有冒險思想,要求有適量的創新者。”冒險、創新等新思想一旦轉變為人的行動,是人們抓住經濟機會的根本前提,“因為經濟機會和新思想的這種積累性作用是相互的[1]。發展經濟學家揭示了思想在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佩雷菲特指出,“貧窮國家趕上富裕國家是可能的。追趕,首先是思想上的追趕”。克拉克指出,“貧困和不平等的根源在于人們具有不同的思想心理素質。一些人意志堅強膽子大,另一些人聰明而富有創新精神,還有一些人消極而遲鈍。正是由于這些人性中普遍的固定的品性,產生了任何社會都存在的等級制的社會關系和其程度相對穩定的貧困及不平等。” [2]中國東西部地區之間最大的差別不是經濟發展水平,而是人的思想觀念。這種思想觀念的約束正是制約經濟發展的最根本原因。其實,西部許多地區在自然資源、國家政策等方面都比東部條件好,但卻沒有改變貧窮落后面貌,這首先在于人思想觀念的不同。思想觀念的改變會帶來實際上經濟的發展,這也就是精神變物質 [3]。
人窮是一種觀念,時刻想的是“我不能做這個”、“我不能做那個”,正是這些自我施加的桎梏,徹底束縛了一個人追求財富的能力。物質上的富裕,本源來自于思想上的深刻、精神上的豐富和意志的堅定。對大多數人來說,人窮是因為觀念上的封閉、保守、落后、懶惰,甚至愚昧和頑固。反過來說,很多時候那些生活相對富裕的人之所以能夠生活過的富裕和充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思想上的開放,能夠有勇氣去開創、有膽量去做自己認為爭取的事情,也有能力、有把握將自己所做的事情做好。換句話說,一個人想要取得更好的生活,想要獲得更大的成就,必須要拋棄那些貧窮的觀念,努力發揮那些富裕的思想。 一個國家或民族,如果想要強大和獲得強勢,就必須徹底放棄那些貧窮的觀念,而多吸收那些富裕的思想。這樣的國家和民族才有希望,這樣的國家和民族才會興旺和強大!一種新思想就是一種新貨幣,一種新思想就是一種新財富。當今社會,沒有新的思想,沒有新的理念,沒有新的創新就很難賺到大錢。有的企業老板賺了很多錢之后就說他們不會“玩”了,就是利潤的來源發生了變化。如果我們的精神世界前進一小步,對企業來說在實踐中就可以前進一大步。在實踐中,我們對物質的突破、對利潤的突破來自于對思想的突破,如果思想不能實現突破,那么就賺不了大錢。有一句話說得好:“解放思想,黃金萬兩!”所以,錢是解放思想解放出來的。
與人力資本對應還的有用人力資本無法解釋的資本即外貌、品德、修養等非能力因素,我們把這一類非能力因素的資本叫人品資本。人品資本高的人合作性強。具有親和力,在社會上生存和發展的機會多。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經濟功能就是通過價值觀教育,提升人的人品資本[4]。胡潤財富團隊通過對中國企業家的深入調查和分析,總結出了十大財富品質,分別是執著、領導才能、冒險、把握機遇、創新、誠信、務實、直覺、勤奮和終身學習。這些財富品質就是我們思想政治教育要著力培養的思想素質。
二、科學財富觀教育有利于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人才
財富觀是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內容,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和經濟全球化的深入,這些都導致了社會大眾的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走向前所未有的復雜化和多樣化,當前中國社會存在著一些扭曲的財富觀,表現為見利忘義、比闊炫富、吝嗇藏富等。這是功利主義泛化、消費主義誘導、個人主義膨脹的結果,同時,也是教育引導缺失、制度建設滯后造成的。突出表現在社會誠信、道德、責任、質量、安全等方面出現了一系列問題,歸根結底是人們的財富觀失衡,在如何對待財富、獲得財富上出現偏差。年輕大學生能否分辨并遵循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科學對待財富,已成為當前高校對大學生價值觀、幸福觀、就業觀教育的一項刻不容緩、亟待解決的重要工作。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及時加以教育與引導,幫助大學生樹立符合時代精神的科學財富觀。科學財富觀就是以馬克思主義財富觀為基石,以實現科學發展和建設全面文明為目標,變革傳統財富觀念,平衡物質財富和非物質財富追求,倡導有利于生態文明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財富觀[5]。為此,我們要構建科學財富觀,倡導誠信致富、用知識創造財富、科學支配財富,以協調社會各階層的關系,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發展[6]。科學財富觀的構建包括三個層面。其一,財富獲取的正當性在哪里,即人們可以通過哪些途徑獲取財富以及其倫理依據是什么。其二,財富如何配置才是公平正義的。人民創造的財富應被少數人獨占還是由全體人民分享,是主要應由國家掌握還是由國民支配。其三,如何支配使用財富才是合理的、可以被接受的,這涉及到人與財富的主客體關系:是以人為本,還是以物為本。顯然,財富觀中的上述問題都屬于價值判斷問題,基于不同的價值立場,對此會作出不盡相同乃至截然相左的回答[7]。如何幫助大學生樹立起科學財富觀,激勵他們創造財富的熱情,懂得如何去獲取財富和支配財富。如何教育和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科學健康的財富觀,在追求個人的物質財富的同時,更進一步地追求精神財富,樹立成為巨匠偉人、報效祖國和實現個人理想統一,真正實現馬克思所倡導的實現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這應當成為我們現階段大學生財富觀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因此關注大學生的經濟生活和財富觀問題,對于當代大學生形成理性地追求財富,合理地支配財富的健康財富觀念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也將有助于探索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思想教育體系不斷完善,從而推動全社會科學財富觀的確立,推動社會發展與進步[8]。科學財富觀堅持馬克思財富觀中財富的表現形式以及財富的衡量尺度等基本觀點,但對馬克思財富觀中所沒有涉及的財富構成問題提出新的觀念,即財富構成必須科學合理,必須滿足科學發展、生態文明建設以及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9]。endprint
農業經濟時代的財富主要看土地,傳統工業經濟時代的財富主要看貨幣和資本,那么在今天的知識經濟時代,財富主要看知識、智力和創新能力。從國際競爭和經濟國情看,創新能力財富觀是我們走向未來的人類財富觀。
三、現代財商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揮反貧困功能的重要途徑
財商(Financi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簡寫成FQ),是一個人認識金錢和駕馭金錢的能力。指一個人在財務方面的智力,是理財的智慧。它包括兩方面的能力:一是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二是正確應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財商教育是培養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經濟主體的教育:這種教育是使市場經濟主體具備財商理念、財商知識、財商技能;財商理念即正視金錢、理性消費、積極創業、自覺投資、科學理財、珍視信用、遵守法律等回應市場經濟要求的新理念;財商知識即科學的經濟、會計、金融、投資、市場、法律基礎知識;財商技能即合理的消費、理財、投資技能。
財商教育有助于培養大學生正確的財富觀和科學的消費觀,提升大學生的社會道德素養正確的財富觀和科學的消費觀是財商教育的重要內容。財商教育有助于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緩解社會就業壓力。然而,自主創業對于大學生的要求很高,大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市場運作知識和能力,正確選擇投資方向,準確把握市場風險,合理運作資金,這就需要較為完善的理財知識和技能,必須進行專門的財商教育[10]。
參考文獻:
[1] 阿瑟·劉易斯.經濟增長理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78.
[2] 巴里·克拉克.政治經濟學——比較的視點(第2版)[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220-223.
[3] 梁小民.小民談市場[M].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2:74-75.
[4] 李龍強.資本與成本[J].工業技術經濟,2008,(10):133.
[5] 馬獻藝.芻議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科學財富觀問題研究[J].東方教育,2013,(8):276.
[6] 詹小琦.經濟全球化視閾下科學財富觀的構建[J].開封大學學報,2011,(l2):55-58.
[7] 文侃.社會主義財富觀論綱[J].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2):45-48.
[8] 徐蕾.當代大學生財富觀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J].社科縱橫,2011,(1):125.
[9] 毛新.科學財富觀的構建及其在當代中國的實踐意義[J].社會主義研究,2013,(4):50-54.
[10] 展海燕.財商教育:大學生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J].價值工程,2011,(30):31.
[責任編輯 杜 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