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華
【摘 要】我國社會的發展,教育部門十分注意教育的多方向發展,高職教育則屬于較為特殊的教育途徑。而現代社會對于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不夠,造成了文化流失嚴重,國家對其也十分重視。高職教育中也需要引進傳統文化的教育,許多學生對于傳統文化有偏見,認為其較為過時,對現代生活沒有任何作用,因此老師需要幫助學生矯正該類觀念,積極引導高職學生正確對待我國的傳統文化。本文簡單闡述了高職學生的基本情況,提出了幾點引導學生正確看待我國傳統文化的教學方法,包括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制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及網絡、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等,為從事高職語文教育的老師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高職教育 語文課堂 傳統文化 教育方法 引導 認知 研究
前言
我國是具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有著厚重的文化沉淀,而現代物質文明的高速發展,對于文化的重視程度卻十分淡漠,需要強化該方面的教育?,F代的學生將會成為建設祖國的中堅力量,其素質的高度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的發展狀態,其對于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方向也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需要對其進行引導,使之深刻的認識到,文化是國家綜合國力的一部分,是維護國家利益及安全的重要精神支柱,其對于經濟建設的活動具有強大的引導作用,并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但是在高職學校中,其學生與一般院校的學生的各項情況具均有較大的差異,包括心理特征、文化基礎、行為邏輯等,需要老師發揮出主導作用,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引導,提高其文化素養及綜合素質。
1 高職學生的基本情況
從理論上將,素質是一個人較為穩定的生理素質、心理素質及社會文化素質,其是個人先天生理、心理特點,成長環境、受教育情況等各項因素共同作用,發展的結果??v觀現代社會,大多數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一般均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大凡出類拔萃的成功人士往往具有較高的社會文化素質,其對于我國的傳統文化有著較為深刻的認識及獨到的見解。高職高專的教育理念與一般的院校有所區別,其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實用性技術,相較其他性質的學校,對于文化教育,稍顯薄弱。高職學校招收的學生一般文化素養不佳,基礎較差,
在進行教學方案設計時,應考慮到其素質的各種特點,包括有序性、層次性、開放性等。每一個人的素質層次都是客觀的,并不會隨著人們的意志而改變,其開放性特點也表示其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老師在進行教育工作時不能只看到其文化素養較為薄弱的情況,也需要分析其提高素養的空間[1]。
2 具體教學方法
2.1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由于高職學校培養學生是更加注重實用性技術,學生的目標大多是得到一份待遇良好的工作。在該理念下對于傳統文化的興趣十分淡薄。因此教師需要根據上述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改革,利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語文教育及文化素養的培養,如懸念設置教學方法、情景再現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或者將其中的各個方法結合使用[2]。各個教學方式均有自己的特點及使用氛圍。懸念設計教學法中,需要對課本的內容進行一定的處理,由淺到深地設置數量不等的懸念,積極鼓勵學生自行思考,時刻反省自己,及時發現自身存在不足,并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工作,不斷的強化其分析能力及認知高度,如在進行《陳涉世家》的教授時,可以設置多個懸念,陳勝吳廣的理想是什么?其起義基本理念是什么?該理念對我們現代的人的生活有什么影響?最后還需要重點講解“王該文”對現代人們的生活的指導作用,人需要有理想、有信念,努力奮斗,掌握自己的命運實現理想抱負及人生的價值;情景再現教學法通過場景的布置等方式使得學生能夠真實的感受到特定的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擴展想象力及創新能力。案例教學法時在講解一般的知識時通過舉例子,將知識點融入實際事件中,使之能夠感受到知識的實用性,及現代社會的基本情況,如在講解《田忌賽馬》這篇文言文時,即可以將該知識擴展到數學的排列組合及統籌等概念,而該知識與現代較為先進的管理學有著緊密的聯系。
2.2制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傳統教學中一般是以老師講課,學生聽課的形式進行知識的教授,該方式的缺點在于方式較為單調,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達不到理想。而課堂氣氛對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均有著緊密的因果聯系,因此需要為學生制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改變學生對于傳統文化漫不經心的態度,使之在輕松歡樂的氣氛中學習,更加輕松地融入學習狀態,提升對于傳統文化的興趣。教師需要精心設計課堂,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積極采用新穎的方式進行教學,如在進行古詩的學習時,可以請同學推舉一名具有唱歌才能的學生,將古詩配上最新流行歌曲的曲調進行演唱,其既可以作為一種學習方法,讓學生對于古詩的印象更加深刻,也可以作為課堂調節氣氛的娛樂方式。該過程中,不僅讓學生感覺到被尊重,與老師的處于平等的高度,還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點,展示其才能,擴展其思維[3]。
2.3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及網絡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課堂設備更加先進,課堂教學方式更加豐富,促進了課堂容量的提高。多媒體設備的使用,可以為學生提供圖片、視頻、音頻等多種資料,讓書本中較為抽象的事物更加具體,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到更多的事物,如在講解《勾踐滅吳》時,也需要講解該事件發生的時代背景,介紹勾踐的生平,這時即可以展示越王勾踐使用過的青銅劍,使學生對當時社會生產力及鑄造工藝等技術行業有一定的了解,講解《阿房宮賦》時,可以為學生展示阿房宮的復原圖、兵馬俑、銅馬車等,學生對于秦始皇時代的建筑結構等會有更多的了解,為學習建筑技術的學生擴展了知識面。在與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時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如微博、QQ、微信、YY等,達到課堂之外的互動,縮短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4]。
2.4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在課堂教學中,學習現代文時也需要盡量融入傳統文化,要求其在分析問題時盡量利用辯證的觀點看待,講解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傳承關系,使之認識到文化的繼承是發展的基本條件,而文化的發展是文化傳承的必然走向。文化總是先繼承,再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在傳統的基礎上推陳出新,發展出更多更豐富的內涵;而發展的新內涵又對傳統文化有著豐富的作用或者影響到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理解。還需要對學生進行歷史觀的引導,人民群眾才是歷史、文化的創造者、傳承者及發展者,使得其對自身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5]。
3 總結
高職學校的學生具有較多的特殊性,其信息特點極為特殊,其世界觀有著不同程度的扭曲,或者對于事物的認知存在一定的偏差,文化基礎較弱,在對其進行教育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難度,在課堂中融入我國傳統文化教育,就需要老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性格、興趣愛好及現代較為流行的元素,不斷地調節課堂氣氛,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其文化素養,正確的認識我國的傳統文化。本文僅從一般的角度分析了高職學校語文課堂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我國傳統文化的教育方法,在實踐中還需要老師充分把握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提高教學水平,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梁國英.傳統文化的弘揚與高職語文教學研究[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08):117.
[2]童俊艷,候偉東.高職語文教學中如何教育學生正確對待我國傳統文化[J].語數外學習(語文教育),2013(05):115.
[3]閆晶.高職語文教學與民族文化傳承[J].科技創新導報,2011(20):183.
[4]徐輝.淺論高職語文教育中的傳統文化教育[J].快樂閱讀,2011(21):41-42.
[5]李杰.民族文化傳統對高職語文教學的消極影響及對策[J].中國成人教育,2010(14):147-1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