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
【摘 要】體育意識和體育習慣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學生的良好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是通過長期的體育實踐而逐漸積累形成的,所以,我們一定不能急于求成,要一步一個腳印,注重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認識,讓學生了解到,良好的體育習慣和終身體育的意識是每個人所必須具備的,這對于一個人的身體健康來說,非常重要,所以,我們必須要讓自己建立起對體育的正確意向。本文主要就如何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與體育習慣這一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培養 體育意識 體育習慣 終身體育
終身體育是體育教學的終極目標,體育教學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學生通過體育鍛煉達到強身健體、健碩體格的目的。通過體育教學,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體育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養成終身運動的好習慣。終身體育是終身教育內涵的擴展和延伸,是終身教育發展的必然。在體育教學中,我們應該順應時代的潮流,樹立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一、影響學生體育意識與體育習慣形成的綜合因素
(一)學生自身因素
1.青年期生理特點的影響
學生時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他們的身體機能發育尚未完全,在體育運動中有很多的顧忌,比如說,怕曬太陽、怕苦、怕累,尤其是女生,在這方面表現得更為明顯,有些女生天性不愛運動,甚至害怕運動,在進行集體運動時,比如籃球、排球,他們往往表現得非常消極,采取回避、逃避的態度,不愿意參與到鍛煉中來。
2.青年期心理特點的影響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人們對運動產生了間接興趣時,那么也會對體育活動的結果產生興趣,并且以體育鍛煉的社會意義為動力,對體育運動充滿熱情和激情,克服一切困難去進行鍛煉,使體育鍛煉成為自覺行為。
(二)體育教學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影響
1.學校教學的因素
學校體育教學對培養學生體育意識和體育習慣的作用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學校教育是為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打好基礎。學校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為學生制定適合的教學計劃,以此來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增強學生的體質;第二,通過學校系統的培訓,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習慣和終身體育的意識。學生在參與學校組織的體育活動時,會發現體育活動的樂趣所在,從而提高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養成熱愛運動的好習慣,培養出終身體育的意識;第三,學校體育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能力。終身體育能力與終身體育意識是有所不同的,能力是指從事體育鍛煉的本領,學校開展體育課,培養學生的鍛煉能力、創造能力等等,這些能力都是構成終身體育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2.體育教師的因素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承擔著教導、引導的重任,教師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所以說,體育教師也是影響課堂教學的因素之一,教師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的成敗。
(三)家庭與社會因素
學生之所以為學生,正是因為他們的心智還沒有完全成熟,學生時期是培養學生對事物形成正確的認知、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學生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引導,而教師和家長也要擔負起指導的重則,如果教師和家長能夠在這個階段多關注學生,時刻注重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和體育習慣,那么對學生以后的生長發育和身體健康將會起到重要的幫助。很多家長錯誤地認為,學生的首要任務是學習,是發憤圖強,好好學習,所以他們在課余時間,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多看點書,多學點知識,對于學生的體育鍛煉,很多家長是抱著無所謂甚至不支持的態度的。在家長的消極態度的影響之下,很多學生也對體育鍛煉產生了偏見,對體育鍛煉缺乏興趣,積極性低下。
二、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體育意識和體育習慣的策略
(一)教學實施
在以往的體育教學課堂上,教師仍然占據著課堂的主體地位,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這完全違背了教學發展的規律。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的主觀意識很強,教學充滿隨意性,教師過分的注重自己的主觀意愿,卻忽視了課堂教學的客觀實效,堅持“注入式”教學,在教學中,只是一味的灌輸,沒有考慮到學生是否能夠接受和掌握,不注重和學生的互動交流,使學生難以提高運動興趣,這樣的教學是沒有意義的。體育教學是教與學的結合,在課堂上,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課堂是屬于學生的,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教師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地表現自己。課后也要多和學生交流,傾聽學生的心聲,根據學生的需要來調整授課方案,盡量滿足學生的需求。
(二)教學評價
在教學評價方面,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作為教師,我們面對的是一個群體,這個群體中的每個個體都是極具個性的,他們都有著鮮明的個人色彩,我們要找出每個人的閃光點,同時要幫助他們改正自身的不足和缺陷,采用個體內差異評價。在運用個體內差異評價時,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發展變化,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的個體差異,這種方法有利于培養后進生的體育興趣,提高潛能生的運動能力。
(三)營造良好的體育氛圍
不管做任何事情,都必須要有一個必要前提,那就是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只有身體健康了,才能有足夠的體力去做一件事情,加強鍛煉,強身健體不僅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需要,更是以后事業成功的必要前提。學校要大力宣傳體育運動的重要性,要充分重視體育教學,積極地開展各種體育運動項目,用多樣化的運動項目去吸引學生,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此外,體育教師還應該主動的與學生建立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努力營造出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
【參考文獻】
[1]宋敏敏.高校體育教學環境對學生體育學習的影響[J].體育科研,2009(03).
[2]婁延果,鄭長龍.論教學設計對教學行為的影響[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