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水芳
摘 要:為了使中職學生一畢業就能完成向職業人的零距離過渡,成為企業所需要的專業人才,中職語文教師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應注重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本文提出了注重應用技能的培養、注重應用文寫作專項訓練等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中職語文?職業能力?語用技能?應用文寫作
絕大多數用人單位需要職業能力強的學生,并且都認為學生的職業能力比文憑和資歷重要得多。因此,中職語文教師應該把提高學生職業能力貫徹語文學習的全過程,加強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筆者結合多年中職語文教學實踐,對如何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作一介紹。
一、注重語用技能的培養
通過語文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這對學生一生的職業生涯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職教師應該利用課堂教學機會,采用多種訓練方法提高中職學生的語用技能,鼓勵中職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消除對人際交往懼怕心態。
教師可以在語文課前設置一個“語用技能訓練”環節。要求學生在訓練中能達到脫稿、流利和舉止端莊大方。環節設置做到有計劃、有安排,并將學生訓練情況記錄到學生的平時成績中。教師在課文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滲透“語用技能訓練”,多創造機會讓學生能朗讀和復述課文,讓學生能在臺下自主討論、臺上積極發言,為學生搭建“語用技能訓練”的機會。還可在語文單元教學中穿插“語用技能訓練”,具體形式可以是自我介紹、即席演講和發言、面試模擬和采訪調查等。
二、應用文寫作專項訓練
為了提高中職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中職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是中職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中職學生需掌握的應用文寫作類型主要有通知、條據、申請書、求職信、應聘信、調查報告、總結、計劃等。語文教師應該幫助中職學生掌握這些應用文的寫作技能,使他們能適應未來工作的需要,成為一個能立足社會的職業人。
三、課文優化搭配,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中職語文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即根據學生的不同專業安排不同形式的語文教學。如廣告設計與裝潢專業、動漫專業、多媒體設計與制作專業對學生想象能力和審美能力有比較高的要求,任教這些專業的中職語文教師應該挖掘教材素材,把閱讀理解和寫作技能擺在重要位置,努力挖掘教材中美的素材,構建審美教學體系。比如在學習了《望岳》《我的空中樓閣》等文章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根據課文將其文中的意境畫出來,并在班上公開展示;學習完《雷雨》后,可以要求學生制作Flash動畫短劇。總之,中職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專業,為學生量身打造適應其專業的教學計劃和授課計劃,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四、加強對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德育教育
擁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個性和高尚的情操是綜合職業能力的體現。中職語文教師應該充分利用中職語文教材資源,在教學過程中滲透人文教育和德育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如在學習《一碗清湯蕎麥面》時應挖掘課文的人文和德育素材,通過課文讓學生學習母子三人積極樂觀、團結一致、不怕困難的精神,讓學生學習到北海亭面館老板善良、樂于助人的良好品質。
五、通過課外活動鍛煉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職業能力可以內化成學生的個人財富,可以在學生職業活動中遷移,伴隨學生職業生涯始終,因此中職語文教師應該積極組織或鼓勵學生參與各種課外活動,在課外實踐中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如鼓勵學生將在課堂上所學的活動策劃、演講、朗讀等知識運用于主題班會活動中;鼓勵學生自辦班刊或積極向學校的文學社投稿;指導或組織學生成立讀書社等等。這樣可以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中鍛煉和提高職業能力,增加學生的自信心。
六、結語
語文學科能為中職學生學好其他專業學科打下堅實基礎。中職語文教師應該站在促進學生終身發展的角度施教,把培養學生職業能力貫徹中職語文教學始終。在教學中應把握以下原則:一是注重語用技能的培養,二是注重應用文寫作專項訓練,三是注重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人文精神和德育教育,以實現把學生培養成具有良好職業能力的高素質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竇慧明.技校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模式的創新及發展性評價研究[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09(12).
[2]胡明秋.淺議提高技校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措施——學生素質教育與校園文化關系的研究[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0(6).
[3]馮瑞銀,郭守華,安慧敏等.談職技高師教育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J].職業技術教育,2000(1).
(作者單位:江西省冶金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