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少林
摘 要:音樂教學是當前社會一種藝術熏陶至關重要的藝術學科,是作為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樂課堂也被越來越廣泛地普及到各個地區乃至學校。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小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對音樂的理解是首要的任務和奮斗的目標。然而在一些傳統的音樂教學方式當中,僅僅注重知識灌輸,忽視了對小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的培養,直接影響了小學生的學習音樂的效果,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如何培養并提高小學生音樂課堂學習興趣是值得探討研究的。
關鍵詞:小學音樂;興趣培養;全面發展
一、學習音樂的好處及重要性
音樂不僅是一種藝術,還是一種享受,是使人身心愉快的一種抽象藝術,讓人賞心悅目的一種聽覺盛宴,是用來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與社會現實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音樂是富有無限想象力的學科,所以,學習音樂的重要性在于可以提高學生的智力與想象力,增強學生的記憶力。音樂的細膩程度也無可厚非,學生在學習音樂的時候可以享受其美、學習美、實踐美,所以熱愛音樂的學生不會學壞。陶冶性情,可以使學生變得通情達理,身心更加健康。
二、內蒙古地區小學生音樂課堂的現狀
1.不重視音樂課
當今時代,學校、家長乃至整個社會都只是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并不怎么注重對他們藝術方面的熏陶和培養,導致在社會的整體上不重視音樂課堂的教育。對音樂課堂的不重視嚴重影響了對學生音樂方面的興趣上的培養和熏陶。
2.對音樂沒有了解
想要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首先要了解它。現在的學生對音樂課不感興趣,有大半原因是沒有走入音樂的世界,不懂如何欣賞。
3.課堂紀律混亂
相比較數學、語文、英語等一些考試科目,音樂學科顯得不那么凸顯。因為對于音樂學科的輕視,大部分的小學生在課堂上顯得不認真,交頭接耳,不重視課堂紀律,這類現象時有發生。所以說,即便教師在課堂上認真地講授知識,學生也不能完全吸收,甚至不能夠認真地去聽課,造成了這方面知識的匱乏。
4.課堂缺乏活躍性
教師的授課方式并非如出一轍,為什么有些教師可以做到有效地利用上課時間,充分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有些教師就顯得比較古板呢?我認為,原因主要是課堂上是否有積極性和創新性。課堂的氣氛非常能夠影響學生上課的接受能力和接受限度。
5.教師備課不完善
由于社會、學校乃至學生和學生家長對音樂學習的不重視,教
師也形成了惰性。備課不完善,內容不豐富,嚴重地影響了學生對音樂的了解和興趣的培養。讓一些本來就對音樂方面不那么感興趣的學生完全喪失對音樂的興趣,更加迫切的是,讓一些本來對音樂有些興趣的學生都對音樂慢慢失去了探索的興趣。
三、內蒙古地區小學音樂課堂提高學生興趣的建議
1.讓故事融入音樂
小學生的天性就是愛聽故事,相比較干枯的理論知識,講故事的方式無疑是接受知識最好的方式之一了。音樂教師可以把歌曲中的歌詞編成故事講給學生聽,或者唱給學生聽。這樣就可以帶動起學生對音樂課堂的興趣,在聽故事的同時學習音樂,何樂而不為呢?利用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在學習音樂,而且在學習音樂的路途中也學會了聲情并茂地講故事。像這樣融合了多種方式的音樂教學方式,我想可以使小學生更好地進行音樂的學習。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講述一些音樂節的藝術名人的事件,給學生帶來一種領頭羊的領袖作用,是學生能夠從小就有宏偉的志向。
2.音樂劇
在音樂課堂上教師可以多給小學生看一些音樂劇形式的動畫片,讓小學生在享受動畫樂趣的同時,對一些音樂也產生濃厚的熟悉感,在不經意間產生對音樂的興趣。這樣的教學方式既可以活躍音樂課堂的氣氛,又可以調動小學生們對學習音樂的積
極性。
教師在課下可以準備一些朗朗上口的歌曲,把學生分成一個個的小組,產生一種競賽的方式,提供一些小獎勵,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就被調動起來了。利用小孩子爭強斗勝的心理讓他們在音樂的世界里遨游,激發學生用歌曲表達情感的愿望,產生聲情并茂的效果,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利用教學手段讓音樂課活靈活現、豐富多彩,可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潛質和積極性。利用靈活的方式提高小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讓音樂之花開放在學生的心田。拓寬學生的音樂學習的視野,擴展學生音樂文化的領域,給予學生符合時代的加強音樂學習興趣的培養與創新。我認為,只有重視小學生音樂興趣的培養,才能很好地完成音樂教學任務。正如美國著名音樂教育家穆塞爾和格連在其《學校音樂教學心理學》中所寫:“對于音樂學習來說,知識也好,技能也好,整體音樂素養也好,均離不開音樂興趣這個根本的源泉。”
參考文獻:
[1]陳亞玲.如何提高小學生音樂課堂注意力[J].大眾文藝,2012(01).
[2]孫姣姣.學校音樂教育對農村留守小學生情感影響探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商都縣實驗
小學)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