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俊巧 孫凌云
摘 要:河南旅游資源豐富,生態旅游也是當今旅游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生態旅游產品開發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比如,破壞環境、規劃不合理、開發過度、景區從業人員生態文明意識差等等的問題。針對河南生態旅游出現的問題,提出解決的方法和策略,為河南生態旅游發展提供方向,為河南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提供途徑。
關鍵詞:河南;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590.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2-0161-02
隨著中國旅游業的迅速發展,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旅游資源的破壞、環境的污染等等現象,同時也是給旅游發展提出了一個新的挑戰。生態旅游恰恰是能夠解決這一現象的重要途徑,但是在旅游業中生態旅游的發展也存在了一定的發展障礙,主要是源于在生態旅游產品的規劃中以及管理過程中過度開發和利用。生態旅游作為現代旅游的重要形式,它以特有的自然資源為依托,在開發和建設中,要遵循開發與保護的原則、處理好短期利益與長遠發展的關系,達到可持續發展。
生態旅游在國際中最早提出來是20世紀60年代,到了20世紀80年代全球生態旅游熱潮的興起,美國著名旅游學家Hawkins當時提出生態旅游,但是并沒有對生態旅游做出一個嚴格概念的限定。而正式把生態旅游作為一個專業術語的是由世界自然保護同盟(IUCN)生態旅游特別顧問Ceballos-Lascur·in于1983年提出的。他認為生態旅游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強調地域性,這樣的區域沒有被打擾和污染,可以欣賞當地的風景和動植物的旅游。隨著全球生態旅游熱潮的興起,生態旅游的思想進入中國,但真正受到國內重視是在1995年。1995年1月,中國旅游協會生態旅游專業委員會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召開了第一屆“中國生態旅游研討會”,首次倡導在中國開展生態旅游活動。1999年確定為“99生態環境游”,和2002年“世界生態旅游年”的確定以及中國主辦2002年“中國生態旅游論壇”的影響下,更是將中國生態旅游推向高潮。在中國的十幾年中,生態旅游成為旅游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一、河南生態旅游發展現狀
河南發展生態旅游有獨特的優勢—旅游資源豐富,在自然生態資源方面,由于河南地處中國東西南北的過渡帶,地貌、熱量、水分、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在經向和緯向上的漸變性,使得河南各地的地質基礎和地貌特征不同,這就決定了不同的熱量和水分組合狀況,形成了不同的代表性植被和生物群落,體現出不同的地域生態結構,為開發豐富多樣、地域特色鮮明的生態旅游產品奠定了基礎。分為不同的類型:森林富氧生態游有魯山石人山風景區、嵩縣白云山風景區、內鄉寶天曼風景區、雞公山風景名勝區等;動物觀賞游有濟源太行山獼猴自然保護區、豫北黃河故道濕地鳥類自然保護區、南灣湖猴島及鳥島等地;花卉植物欣賞游有洛陽牡丹花、開封菊花、石人山杜鵑花、鄢臨縣臘梅花、鄭州月季花等;科學考察研究游有科學考察游伏牛山、太行大峽谷、桐柏山可開展生物、農業、林業等科學考察或組織實習和夏令營等活動;運動健身活動游有三門峽、南陽西峽、小浪底水域的黃河漂流,林州市林濾山風景區的滑翔、乘熱氣球、跳傘等空中運動項目,湖區垂釣,山區攀巖等;宜人風景游有云臺山,神農山、白云山、重渡溝、淮源風景區游等;鄉村休閑風光游鄭州市金鷺鴕鳥游樂園、鄭州豐樂農莊、鄭州滎陽環翠峪、洛陽市欒川龍峪灣、許昌市鄢陵國家花木博覽園、新鄉市郭亮村等。河南地處中原,是中華民族最早的發祥地之一,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這里是兵家必爭之地,先后有二十幾個朝代在此建都或遷都,歷史文化積淀極其豐厚。河南有悠久的華夏文明,祖先在這片土地上創造了光輝燦爛、博大精深、獨具特色的中原文化,為開發人文生態旅游產品奠定了資源基礎,從而形成了人文生態旅游產品體系。在人文生態游方面,旅游資源有黃河沿岸人文風情生態游、安陽殷商文化生態游、河洛文化生態游、宋文化生態游、古陵墓生態游等。
二、河南生態旅游存在的問題
1.開發過程中,不科學規劃。在旅游規劃的過程中,不進行環境評估,有些景區只顧經濟效益優先,破壞了周邊的生態環境,造成環境的污染。生態旅游本身就是以優良的自然環境為依托,這樣的惡性環境破壞不但不能達到生態旅游的目標,而且連正常的生活環境都遭到破壞。部分的投資者在進行生態旅游規劃的時候,缺乏科學合理的論證和評估,不能形成可持續化的發展。
2.景區內的基礎設施條件落后。在生態旅游景區,政府和投資人投資力度不夠,景區基礎設施建設薄弱。比如一些景區內生態環境的創意打造缺乏,比如像道路、亭臺、休憩區域。在景區內滿足不了現在的生態休閑的要求,住宿條件層次低,不能滿足游客的休閑生態旅游的要求。比如在鄭州的豐樂農莊,給游客提供的自行野炊的條件很有限,比如景區內游客不方便取水,游客垃圾處理不利于生態環境等等。
3.景區開發過度,造成環境惡化。生態旅游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自然旅游,在開發的過程中為了得到更多的經濟效益,使景區面臨開山炸石、砍樹毀林、水土流失、空氣污染現象,自然和人文景觀不相協調,造成環境透支,破壞生態環境、自然景觀、當地的人文生態風俗,造成過度開發出現的景區整理環境貧瘠。過度開發必然造成旅游越發展環境污染越嚴重的局面,這不符合旅游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同時也是破壞周邊人們的自然福利經濟。
4.景區管理水平低。生態旅游景區建成之后,重在景區內的管理。在景區內管理人員綜合管理素質不高,導致景區內的管理落后,管理部門分工不明確,責任不到位,出現誤人管理或多頭管理的現象。在景區內的服務不到位,出現問題不能及時解決,造成客人的投訴。服務質量不高,是游客的一次旅游也是游客的僅次旅游,影響景區的聲譽和口碑。
三、解決河南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1.完善生態旅游機制的政策法規。結合國外的管理經驗,應不斷完善促進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法規法規,改變政策、法規建設滯后的局面。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生態旅游法律法規,推進生態旅游管理法制化、規范化、程序化進程。明確資源所有權、管理權、開發利用權,建立有償使用、綜合利用制度。2013年中國出臺了《旅游法》,河南省相應的管理機構應在旅游法的出臺之下加快出臺生態旅游細則。具體的制定相應的標準,比如,生態旅游區規劃通則、實施細則和資源管理條例等。政府及相應的管理機構嚴格執行指定的政策法規,為河南省的生態旅游發展保駕護航。endprint
2.科學合理的統一規劃景區。生態旅游的發展要政府及相關管理部門進行統一合理的規劃,從長遠規劃的角度出發。在開發之前要對開發景區的實地情況進行論證和評估,根據不同規模、類型的景區采取不同的開發模式。由于因地制宜的進行開發和規劃,可以有效開發、充分利用資源、同時還能進行環境的保護。每個景區可以采用已有的開發模式,利用自己的優勢,取得良好的效果。不論什么類型的景區,在開發的過程中都要按照既定的規劃,達到生態旅游的條件,才是保證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保證。
3.提高景區內基礎設備的條件。在生態旅游景區,設施設備的條件有待更新和提高。加大投資力度,在增強景區設備的同時增進生態旅游的特色,比如景區的道路設計生態長廊;景區內的休息區域建成天然氧吧;景區內的交通施行無污染的電動車等等。對于進行生態旅游的游客大多數都是來自于城市的游客,在自然生態旅游景區多呼吸新鮮的空氣,放松身心。景區建設配套的住宿和增加特色餐飲,讓游客有充裕的時間感受景區的魅力。在景區內進行生態環保的創意標語宣傳,提高景區的環保意識。
4.適度開發打造精品生態旅游。對自然類型的生態旅游資源堅持合理適度開發,保護先行。同時堅持生態文化與旅游的融合發展,用文化提升旅游品質,以旅游帶動文化產業快速發展。通過規劃、有步驟、有計劃、科學地發展旅游業,減少無計劃的盲目性,科學安排旅游線路,滿足不同人群的旅游欲望,規劃設計出針對不同客源市場的旅游產品。同時旅游適度開發也是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梢愿鶕镜貐^特有的資源,開發特色旅游項目。不要重復開發,為了經濟效益盲目開發,不但不能達到生態旅游的目的,反而破壞生態環境。根據每個景區的特色優勢進行精品打造和開發,突出不同特色的生態旅游類型,滿足不同需求的游客,打造多樣的精品生態旅游。
5.提高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培養和引進旅游人才,引進高素質的生態建設人才,讓員工能夠做到最佳環保操作,能夠從事相關的旅游理論研究。開展生態旅游,必須對其進行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同時注重增強員工的生態意識。培訓應考慮基礎性和實效性相結合,同時也要加大生態旅游人才的培養,結合地方院校培養一批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的生態旅游人才。制訂合理的人才儲備計劃,實現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6.建立多渠道的資源環境的宣傳。對生態景區的游客進行資源和環境保護的宣傳,引導游客以正確的態度進行游覽來滿足他們的需求。對游客也可以采取一定的宣傳,可以通過景區的人員進行宣傳;通過宣傳欄引導客人對環境的保護;發放保護資源的宣傳手冊等等。對于景區內不文明的行為進行教育,對于破壞性的旅游進行一定的經濟處罰。
河南生態旅游的發展,目前正面臨著諸多有利的優勢,但是同時也面臨著很大的威脅,要在將來有可持續化的發展就要解決存在的問題。保護生態環境,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發展,才可以迎來生態旅游輝煌的未來。
參考文獻:
[1] 楊喜鵬.關于生態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研究[J].生態經濟,2014,(1).
[2] 何雪松.河南生態旅游資源開發與保護長效機制的構建[J].信陽農業高等??茖W校學報,2010,(3).
[3] 蔡文芳.中原經濟區建設時期河南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J].社科縱橫,2013,(3).
[4] 陳德廣,張清安.河南省生態旅游產品設計[J].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2).
[5] 吳楚材,吳章文,鄭群明,胡衛華.生態旅游概念的研究[J].旅游學刊,2007,(1).[責任編輯 王玉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