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穎 成亞敏
摘 要: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是建設中原經濟區的基本要求之一。就英語專業人才而言,過去傳統單一的純語言文學的英語人才已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而掌握外語語言知識并具備對外貿易、醫學、科技、金融等方面知識的復合型外語人才才是中原經濟區發展所需要的。河南高校英語專業應以中原經濟區建設為契機,著力反思與改革現存外語教學,積極探索復合型英語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努力為實現中原經濟區的戰略目標作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中原經濟區;河南;高校;復合型外語人才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2-0227-02
一、研究背景
2011 年 10月,國務院出臺了《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標志著中原經濟區建設正式提升為國家戰略,并制定了《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及《2011年河南省對外開放和大招商工作專項方案》,文件指出對外貿易發展是建設中原經濟區的重要途徑,市場在一定時間內對能夠勝任相關外貿工作的外語人才的需求將持增長態勢。中原經濟區的經濟發展形勢使外語不再是一種專業,而成為一種工具,幾乎各行各業都出現了對外語人才的需求,即外語加專業的復合型外語人才。這種外語人才能把英語運用到各行各業,如金融、科技、旅游、保險、醫療、農業等,使各個領域與國外同一領域企業進行溝通與合作。在這些交流合作中,外語只是實現這些交流與合作的輔助工具,專業知識才真正起作用。一些高校也針對中原經濟區發展的需求對英語的教學做了相應的嘗試,如開設商務英語、法律英語、機械英語、醫學英語等。
二、高校外語人才培養現狀的調查及分析
河南省內高校眾多,大學生更是數不勝數,由于研究的局限性,此次研究以省內高校大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采用隨機調查的方法,抽取黃河科技學院及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十個本科學院共200個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參與問卷調查。
(一)培養目標明確,培養效果欠佳
2000年《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中明確規定:“高等學校英語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廣博的文化知識并能熟練地運用英語在外事、教育、經貿、文化、科技、軍事等部門從事翻譯、教學、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復合型英語人才?!苯虒W大綱作為學科教學的指導性文件,對于培養目標的闡述清晰明確。調查發現,我省目前多數高校外語人才培養模式已經在向培養復合型外語人才轉變,在《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的的指導下,無論是商務英語、旅游英語、英語教育、醫學英語,其培養目標都是以教學大綱為指導,課程的設置都兼顧了理論性和實用性。
從培養目標到課程設置來看,我省很多高校已經構建了一個完整、科學的課程體系和培養模式,但從走訪兩所高校外語專業的結果來看,從基礎課到專業課再到技能課,課程內容仍以語言基礎知識為主,缺少與社會需求相一致的、科學合理的課程設置;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工作中的實際需求脫節。結果反映出我省高校外語人才培養中課程的設置還在相互學習、模仿、借鑒階段。課程的設置雖然理想,但實際培養出來的畢業生與中原經濟區發展的需求還有一定的差距,畢業生到了用人單位往往需要少則幾個月、多則一兩年的時間在工作中參加相關行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
(二)師資相對薄弱,教學方法單一
據調查,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學生人數急劇增加,但英語師資卻沒有明顯增長,當前中國講授大學英語課的教師人數為515萬人,師生比為1∶30,河南和全國的情況基本一樣。從黃河科技學院和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調查可見中青年師所占比重較大,尤其是黃河科技學院中青年教師幾乎占到了90%,從整體上看這一狀況,既有優勢,也有劣勢。其優勢在于,青年教師與學生代溝較小、思維活躍、學習能力強、工作熱情高、創新意識較強;但也存在一定的劣勢,如很難使學院及專業在短期內改善職稱結構比例,高級職稱教師偏少,中青年教師要成為外語專業教學中堅力量還需不斷學習去積累經驗。
在河南省高校外語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針對不同方向的課程設置雖然合理,但教學方法依然采取常規的以課堂教育為主,教師幾年來用同一本教材,不更新添加教學內容;在日常教學中只注重學生語言基礎知識與語言綜合技能的培養,以此來提高他們的應試能力、跨文化意識和閱讀能力等,而不注重培養他們的理論實踐能力。在調查中發現,現在教室都實現了多媒體教學,大多數教師也了解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的優勢和必要性,但有些教師過于依賴多媒體教學課件,甚至簡單地認為多媒體課件只是把黑板上的內容移動了位置而已,教師在課堂上成了PPT的播放員和講解員,忽略了與學生的交流互動。
(三)實訓機會少、效果不佳
經調查,在課程設置中高年級課程中不同培養方向都有相應的實習實訓環節。毫無疑問,實習實訓給學生提供了把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但實際操作中卻因實驗室緊張或缺失、缺少校企合作單位等的影響,很多實習實驗還是采用課堂教學形式,與常規教學的區別就是給學生更多的練習,沒有給學生真正的實習或是實訓機會。任何知識都源于實踐,歸于實踐,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實習”就導致學生缺乏將理論只是轉化成實踐能力的機會,極大地影響了學生掌握專業能力,更談不上成為復合型外語人才了。
三、高校如何培養復合型外語人才
(一)更新培養理念,合理設置課程
河南省高等院校外語專業的培養目標需要不斷根據中原經濟區及河南省經濟發展對外語人才市場的需求,更新外語人才培養的理念,合理整合現有資源,考慮自身發展的特點和實際需求,合理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及課程體系設置,探索符合河南省外語人才培養的新模式,為實現中原崛起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外語人才。
(二)增強師資建設,改革教學方法
2010 年由國務院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對高等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思路。高校英語教師隊伍建設涉及面廣,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在中原經濟區建設的背景下,高校需要加強對教師的業務培訓和管理,給英語教師提供更多進修、參加學術研討會和培訓班的機會,安排科研項目,推進英語教學改革。外語教師本身應積極轉變思想,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主動地參加在職進修培訓。調查發現河南省外語專業教師大多對外語言專業的語言知識頗為熟悉,而對對鄰近學科、邊緣學科和交叉學科的知識儲備不足。針對這一情況,可以通過和相關院系協商、協調合作,進行內部培養。即外語專業的教師可以到相關院系進行經濟、經貿、商務、管理、法律等專業和課程的學習,上述相關專業的教師也可到外語專業進行外語知識的深入學習。有條件的院校還可以通過派遣外語專業教師到國內外相關院校進修相關專業課程來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另外,高校還可從國內外聘請聘請校外高職稱、高學歷、高素質的優秀外語人才作為固定師資承擔課程,或者聘請外籍教師與本校師生交流講學等。endprint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本身的特點,改變傳統老舊的課堂教學,應用多種教學方法,將現代教學媒體與傳統教學相融合,達到最優的教學效果。同時改變教學觀念,從教師一言堂的傳授給學生專業知識轉變到激發學生對知識學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上。經調查,黃河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為響應中原經濟區的發展、培養復合型外語人才,制定出適合外語專業各個年級的第二課堂活動,如醫學英語會話、商務談判會、導游演說賽、科技翻譯比賽等,有效地促進了學生主動學習積累相關專業知識,從而為成為既掌握英語語言知識又具備相關專業知識的復合型外語人才。
(三)深化實踐教學,建立校企結合
高校外語學院或外語系應認識到實習實訓是將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環節,并根據外語專業不同方向的特點和優勢,在校內建設實習實訓實驗室,在校外建立實習實訓基地等,如師范專業在中小學建立實習基地,商務英語專業和從事外事外貿的企業單位合作,法律方向的需要和法院或律師事務所交流等。另外,高校可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專門設置特殊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量體裁衣地為用人單位培養人才。用人單位向高校預訂所需專業的外語人才時,是依據企業自身的行業背景、目前的技術特征和當前人才的組織結構及其未來長期的發展戰略而制定的,高校應基于此,重新調整辦學思路,優化課程設置,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這樣就能很好地把英語語言知識和相關專業知識需兼備的觀念灌輸給學生,讓他們在這種學習環境中鍛煉自身,以更好地服務于企業。
四、結論
中原經濟區的宏大構想上升為國家戰略,對河南高等教育的發展帶來難得的歷史機遇。面向多元的社會需求,培養強能力、高素質人才是河南省大中專院校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河南省高校外語專業更應在新形勢下積極推進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從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師資建設、實習實訓、校企結合幾方面入手,切實有效地提高外語人才質量,培養出合格的復合型外語人才,滿足中原經濟區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2] 郭乃照,李沛,范倩竹.地方院校商務英語專業教師發展現狀與范式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10):59.
[3] 賈栗傈.論復合型外語人才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0,(2).
[4] 劉天倫.培養目標與可利用資源:有關培養復合型英語人才的思考[J].外語界,1996,(1):1-5.
[5] 孫俊豪.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對河南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分析[J].河南農業大學學報,2011,(4).
[6] 喻新安,顧永東.中原經濟區策論[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1.
[7] 尤亞敏.中國高校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調查及構想[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162.
[8] 趙友巖.高校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方法探析[J].人才培養,2010,(4).
[責任編輯 王玉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