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麗
【摘要】小學語文教師除教學生識字、閱讀以外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幫助學生提高作文寫作能力。本文主要著眼于探索提高作文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以期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 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有效路徑
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學習課文、古詩詞等“輸入”措施提高學生的輸出“能力,即寫作能力”。寫作能力對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培養很重要,學生如果沒有這些基本能力,在以后的學習中就會受到限制。因此,語文教學必須納入作文教學,把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創新性作為教學重點。
一、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教學效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氛圍的好壞,往往輕松愉快的教學氣氛能無形地提升教學質量。單就作文教學而言,首先,教師可以設計各種環節和小游戲以帶動課堂氣氛,讓學生的思維加入到教師的思維中,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其次,對學生進行寫作思維訓練時,教師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比如針對某一故事或圖畫,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并列出作文的大概構想,然后以組為單位回答。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還可以開闊學生的思維。再次,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教師要有意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在文章開始解讀之前,對作者可以作一個介紹,特別是對作者的生平事跡、奇聞趣事及其人格品質可以作重點介紹,這樣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還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達到教學目的。在文章中,特別是故事性文章,可以讓學生對故事中的某些情節或者結尾進行改編,寫成一篇作文。如在講授《狐貍和烏鴉》一課后,可讓學生聯想烏鴉的肉被狐貍騙走后故事會怎樣發展,調動學生寫作的熱情。這樣的作文可想象的空間較大,而且符合學生的好奇心理,因此一般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積累語言,讓學生會具體寫
1.從語文課本中積累語言
小學生的學習時間不長,語言積累還比較少,因此對小學生而言,詞匯的積累是寫好作文的關鍵之一。不僅如此,語言積累也有益于加強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作為小學生接觸最多的就是教材,因此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從教材中獲得語言積累。因為課本的文章都是經過仔細篩選的,其語句、用詞相比于其他文章都比較得當而且符合小學生的特點。比如,《桂林山水》中就有很多關于寫景的經典語句,如果學生能夠對其進行背誦,以后碰到同類作文就多了一些表達方式,并且能增添文章的文采。
2.從課外閱讀中積累語言
除了課本教材之外,學生還應該多讀課外讀物,增加閱讀量。只有多讀書,多看別人的表述,才能有更多的語言積累,這是為作文做鋪墊的一項工作。教師要有意識的要求學生多看書,通過不同的書可以看到不同的故事,學生可以從中獲得很多啟發。針對語言積累這點,可以鼓勵學生對其進行抄寫和背誦,只有多讀多寫才能豐富擴大語言儲備庫,為作文做準備。
三、教會學生觀察生活,做好作文素材的積累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新課標對作文教學作了新要求,學生寫作不能閉門造車,必須與實際生活相關。學生一般都只對親身體驗過的事情感受最深,只有以實際生活為向導才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葉圣陶先生很早以前就指出作文與生活必須緊密聯系,好文章一般都出自對生活有深刻感悟的作者。因此,教師必須教學生如何從生活中挖掘出可寫的素材,并啟發學生如何把生活的點滴事件化為作文的閃光點,并展現自己的觀點。這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采取新方法新理念,不能再一味固守舊的教學方式。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多接觸自然界,學生在教室里學習的感受不如親身體驗帶來的感受這么深,自然界的很多事物都有一定的哲學道理,這比單純的灌輸大道理要好很多。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多組織學生參加課外活動,比如通過參加拔河比賽可以讓學生知道團結的力量,通過參加勞動可以讓學生明白辛苦的價值和勞作的意義,正是這些真實的感受才豐富了作文的內涵。
四、由“仿”到“創”,逐步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
模仿是創造的初始階段,對小學生來說,模仿范文不失為一個提高寫作水平的有效方法,模仿是把他人的語言表達內化的一個必經過程。而創造就是經過模仿之后的提升,是學生自己對已有知識的自我發揮,屬于寫作方法的提升。
模仿既然如此重要,教師就要恰當的引導學生進行模仿,不能為模仿而模仿。關于模仿的參照文章的選擇問題,教師首先要鼓勵學生多從課本中找出可供模仿的語句、修辭等表達方式,這需要教師在講解課文中穿插一些模仿的方法。教師也可以從同年級和同班級的學生作文中選出比較好的作文,把他們的作文作為榜樣供同學們學習和參考,這種示范不像課本那樣有距離感,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還讓學生明白其實他們有能力達到較高的作文水平。
作文教學的重點還是落在創作教學上,因為單純的模仿對學生的寫作沒有意義,模仿的目的最終是獨立的寫作。當然寫作的創作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對其進行指導,以實現從模仿到創作的過渡。首先,教師在平時的課文講解中有意識地對學生的創作能力進行訓練,比如對文章中的故事進行縮寫,以較少的字數表達整個故事就是一種創作,還可以對故事的某個情節進行細化描寫;對詩歌中描寫的情景以白話文的形式表達出來,等等。其次,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開放式的作文題目,給學生以想象的空間,這能促使學生激發其創作能力。由模仿到創作的訓練,可以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五、重視作文評改,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作文評改可以發現作文的缺點和不足,可以督促學生改進作文,逐漸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教師可以把評改作文作為課堂的一項教學內容,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完成作為評改,這樣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起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在評改過程中,教師要先對學生的評價進行一一點評,對中肯的點評要予以表揚,對不準確的點評要進行更正,在不斷的改進中,增進了師生之間的了解,有利于以后的作文教學。另外,教師單一的評價標準無法應對學生的多元化思維,因此可以讓同學之間進行互相評改,這樣可以為學生提供多種角度思考問題,讓學生互相學習。
總之,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對小學生而言尤其是這樣,因此教師在課上要著重培養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以興趣為先導的教學才是高質量的教學。小學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只有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 趙建秀.新課程下小學作文教學面臨的新問題和教學策略 [J] .新課程導學,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