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加梅
摘 要:合作學習是《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提倡的重要學習方式之一,因為使學生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與他人共同進步是學生必備的個人素質,而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是社會對未來人才的基本要求。所以,有必要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
關鍵詞:初中體育;小組合作學習;學習氛圍;教學評價
從事初中體育教學多年來,我對小組合作模式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動,并且獲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下面,我就結合自身這幾年的教學經歷,對初中體育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具體策略提出幾點建議和想法,希望能給其他體育教學同仁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以促進我國初中體育教育事業的良好發展。
一、根據合作要素,合理組建小組
合理組建小組是我們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前提,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我們應該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基礎水平,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使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可以發揮自身優點,并互幫互助,共同提高。根據自身經驗,我認為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對全班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進行摸底,并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合理搭配好三類學生:優秀生、中等生、學困生,每組最好由6人組成。
2.小組組建后,每組選出一名小組長,以領導本組小組活動,如探究學習活動的安排、小組成員的協調溝通、督促小組成員完成活動任務等等。
3.每組選取一個振奮人心、積極向上的小組名字,用來鼓舞小組成員志氣,提高小組的團隊合作精神。
在正式上課時,我們要根據具體教學內容為每個小組制訂不同的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設定時以不同小組組員之間的差異性為依據,以保證全班每位學生的體育能力都能獲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采用有效策略,創設小組合作學習氛圍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指出:“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創造性地進行合作、探究等活動。”因此,我們必須改變以教師為主體、學生為客體的傳統教育模式,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意識,以指揮者、參與者的身份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活動,并努力為學生創設小組合作學習的氛圍,使學生產生合作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比如,在指導學生進行一場籃球比賽時,我們可以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專業球員,整場比賽的進行都要按照標準比賽模式進行,如比賽賽制、評分制度等,并對表現較好的一組給予贊美和獎勵,以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籃球比賽當中。因此,創設小組合作的學習氛圍,既能使學生的體育技能得到提高,同時也使每個小組的合作精神得到了培養與提高。
三、對每個小組的合作學習進行適當的教學評價
評價是初中體育教學中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教學環節,這對每個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起著巨大的影響作用。因為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之中,肯定會發生一些我們無法預料的事情,這時教師就要對每個小組進行合理、公正的教學評價,在進行評價時,我們不要馬上對每個小組的合作情況進行直接的肯定和否定,而是盡量使用一些鼓勵性的語言,這樣表現好的小組在受到表揚之后,會更加激發出他們合作的欲望和沖動,表現不是很好的合作小組,在受到教師的指導之后,認識到了自己小組中的不足,進而才能明確努力的方向。所以,多對初中體育小組的合作學習進行合理有效的教學評價,有利于加強小組合作,實現小組成員共同提高體育技能的教學目的。
綜上所述,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和發展學生的社會知識性,它符合體育新課改的教育精神。當然,有效的體育小組合作教學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我們為此付出長期的努力和探索,希望有更多的教師行動起來,一起為實現初中體育小組合作教學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陳雁飛.中學體育教學設計100例:點擊課堂 聚焦質量.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