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春梅
摘 要:目前有些地方高中錄取實行按志愿招生,使得像學校(第五批錄取學生)這樣的農村學校學生基礎普遍較差,特別是英語更突出。眾所周知,高一年級在高中階段承前啟后,如果教師不注重初高中英語的教學銜接,勢必導致高三的英語教學“寸步難行”。所以,教師要把高一教學既作為初中教學的強化,又作為高中教學的導入。認為新課標下農村高中英語銜接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銜接,也要加強學法指導,優化整合課堂教學,關注學生的情感和生活。
關鍵詞:初中英語;高中英語;銜接策略
筆者在對農村英語教學現狀調查、分析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長期教學實踐,認為農村高一英語教師可以改變以前直接進行高中英語知識教學的慣例,在起始階段進行情感銜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信心,為以后的教學做好鋪墊。另外,教師要倡導新課標精神,提倡小組合作學習,探索有效的“任務型”教學模式。
一、重視情感投資
1.情感投資的意義
師生情感融洽對當前的英語教學具有重要意義?!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積極情感,如興趣、動機、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是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師應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逐漸將興趣轉化為穩定的學習動機,以使他們樹立自信心,增強克服困難的意志。
2.情感投資的策略
高一學生處于由半成人化逐步走向成人化的關鍵時期,他們的生理心理方面存在著特殊性。此外,高中階段對他們的知識結構和學習能力的要求與初中時有較大差別,這使高一學生會出現學習生活不適應、情感失落等問題,因此英語教師要給予相應的指導。
(1)關心學生生活。升入高中,很多學生離開了原來熟悉的環境,出現迷茫、焦慮等心理問題。所以,英語教師應該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感需求。如,教學中我發現學生緊張和焦慮,就用一個鼓勵的眼神來降低其緊張程度;對經濟上有困難的學生,我總是和班主任一起想辦法獻愛心,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關注;學生犯錯時,我總是曉之以理,耐心幫他們分析錯誤做法的后果,使之認識、改正錯誤,以便下次碰見相似情形能作出正確的處理。我總是以寬容的心善待學生,不拋棄、不放棄每一個學生,不指望一次談話就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最終我獲得了學生的信任,也有效地指導了學生的英語學習。
(2)消除消極情緒。雖是農村高中,學生也經過了選拔考試,他們有一定的優越感。但由于科目增多,內容難度加大,學生更感到高中英語課吃力,一兩周的新鮮感過去后,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大減,更有甚者放棄了英語。另外,有一部分學生(特別是男生),在初中就放棄了英語,進入高中后盡管他們很想認真學習,但初中知識的匱乏使之“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也只好望英語而興嘆。所以,開學之初,我都要針對性地對新生進行引導,分析初高中的不同,消除他們的消極情緒并增強自信心。我告訴目前有優勢的學生:“高中并不意味著自己的退步,而是競爭的空間更大了。”對于學困生,我說:“只要你能盡力并堅持不懈,每天在原來的基礎上有點進步,就會收獲成功?!?/p>
二、根據學科特點,進行查缺補漏
英語學科有著它的特殊性,非常依賴基礎。所以,解決了學生的思想認識以后,接下來高一階段還要扎扎實實地對學生的初中英語知識進行查缺補漏。我在新學期時都要對學生進行各種摸底考查,了解其英語基礎,解決好初中英語“不到位”遺留下來的問題。對于知識的補漏,筆者認為可以把重點放在語音、單詞的鞏固等方面,同時分散語法教學。
1.強化音標教學
農村學校的大多數學生初中時的單詞是經過教師反復的領讀死記硬背下來的,根本不懂音標。進入高中,英語詞匯量和難度明顯增加,不運用拼讀規則,靠死記硬背只能是前背后忘。因此,我在教授模塊一之前花了三周時間利用八年級上冊的單詞引導學生了解字母和音標之間的內在聯系,歸納總結出單詞的拼讀規則,教會了大多數學生把單詞拼寫與讀音聯系在一起。然后我帶領學生對八年級下冊的單詞進行歸納復習,加強語音鞏固,緊接著開始必修一的單詞教學,強化音標知識。
2.分散語法教學
英語語法猶如高樓大廈的框架,只有掌握了基本的語法知識,才能形成英語學習的體系。高中英語有些句子很長,如果不懂語法,就很難理解句子,更談不上對篇章的理解,還會影響閱讀速度。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分散穿插”的方法幫助學生補習語法。一方面依據教學大綱和學校工作計劃完成新課,另一方面把語法知識穿插在新課文中進行講解復習。這樣既能使優生在學習的難度、深度上有“咬勁”,又能使學困生對新課文中體現的語言基礎知識有個認知過程,做到了“面向全體學生”。如,模塊一Unit 1 Friendship的語法部分是對直接引語轉化為間接引語的講練,我的教學從復習賓語從句開始,然后簡單復習一下幾種時態: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現在完成時以及現在進行時的構成形式,最后再進行“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的轉化,這樣學生對引語的轉換就很容易接受了。
3.整理缺口單詞
我們知道單詞是學好英語的基礎和前提。然而農村中學的大多數學生詞匯貧乏。大多數農村高中學生沿襲初中時拼單詞的方法記憶單詞,孤立乏味的單詞記憶使他們陷入了“學了就忘”的境地。所以,教師要求學生摒棄不良習慣,教會他們運用各個感官從單詞的音、形、意等幾方面培養自己的記憶力,并要求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熟讀或背誦課文,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另外,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聽、說、讀、寫、譯等多種形式反復呈現所學詞匯,讓學生加深印象。如,我在高一上學期一方面是先解燃眉之急,強化音標教學時,把初中的常用詞匯集中復習,整理缺口單詞;另一方面我從學習單詞的技能引導入手,教給學生基本的構詞知識和詞綴,從而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掌握“新詞、新意、新拼寫”,提醒學生注意“一詞多意,舊詞新意”的用法。“駑馬十駕,功在不舍”,教師應一如既往地把好單詞關,為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打好基礎。
三、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教是為了不教”,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什么是教育?簡單的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對高中英語的學習有很大的協助作用。然而,大多數學生在初中階段就對英語學習重視不夠,課堂效率很低。因此在高一階段教師要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如,課前預習,認真聽課。課前預習是學生取得高效率學習成果的基礎。而實際上我們發現農村中學的大多數學生沒有預習的習慣,都在等待教師講解。因此高一伊始,教師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情況,給他們做好預習方法的指導,編寫學案,具體明確地督促其進行預習。比如,在開始“Reading”這一環節之前,我將預習的內容編成學案,分發給學生。學案內容包括:(1)讀“Reading”這一部分的新單詞。(2)列出一些學過但我認為可能存在問題的單詞,我將單詞平均分配給每個小組,各小組成員之間分工合作,理解復習這些單詞,這樣就避免了“一個單詞幾人查”的現象。(3)由組長副組長進行監督預習課文,完成comprehending的問題或討論完成學案上對應的閱讀理解題,找出課文中的難點。(4)各小組長把組內意見有分歧的或不能解決的問題歸納起來,在小組間交流。正確的課前小組合作預習不僅能讓學生之間取長補短,獲得成就感,也增加了課堂容量,提高了課堂效率。我會不定期檢查學生的筆記以督促他們聽課時要認真,建議在桌上貼上諸如“靜”“高效”之類的警示語,以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四、探索有效教學模式
如,“學習金字塔”模式所示,光是聽老師用講述的方式,學生的參與度非常低,兩周以后記得的內容只剩5%,而讓學生教別人,效果可高達90%。所以農村高中英語教師也要轉變在教學中的角色,更新觀念,徹底改變“一講到底”的教學方式,提倡小組合作教學,把舞臺還給學生,變“一言堂”為“群言堂”,變“聽課”為“活動”。根據我們學?!八牟绞帧保ㄇ榫皩?,學導結合,探究深化,總結反思)教學模式,我在教授知識都要做到:制訂導學案,先學后教,合作探究,讓學生取長補短。我讓學生“從做中學,從言中學”。這樣,學生通過體驗獲得的知識,印象就會更深刻。
總之,學生的發展是英語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自身只有認真學習課標,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幫助其查漏補缺,培養他們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并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通過因材施教,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才能逐步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大面積提高農村高中英語教學質量的設想才會得到真正落實,也才能使新課標的要求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夏谷鳴.正確把握英語課堂以人為本的思想.中小學外語教學,2002(8).
[2]余瀟.高一英語教學探索.中學英語教學與研究:中學生英語:高中教師版,2010(25).
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