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倩
摘 要: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和加強情感教學。研究了情感與語言學習的關系,如何進行情感教學以及情感策略在教學中的運用,目的在于讓學生更喜愛英語。
關鍵詞:情感;學習;關系;策略;運用
傳統教學比較注重認知方面的研究,片面地給學生灌輸知識。目前正在進行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是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發展,把學生情感的培養滲透到學科教育和教學之中。作為一名英語教師,重視和加強情感教學是素質教育賦予教師的新的使命。
一、情感與語言學習的關系
情感包括積極情感和消極情感。情感是影響學習者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語言輸入必須通過情感過濾才可能變成語言吸入,因此情感因素對英語學習起著促進或阻礙的作用。
二、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情感教育的前提
全面了解關心學生。了解學生不僅要了解外表,更重要的是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這樣才能找到情感產生的支點。我們經常會有這樣的感嘆:很少收到自己“得意門生”畢業后的問候,而昔日的“后進生”卻對我們笑臉相迎。尊重和信任學生,無論在什么場合,學生都會感到幸福。
三、如何進行情感教學
1.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采取多種教學手段,如,實物、掛圖、錄音機或多媒體等進行輔助教學,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如,討論、競賽、表演,也可以組織愛好小組在課后活動,如,設立“英語角”,分組編排小品等。
2.教師要對學生充滿關愛。常言道:“親其師,則信其道。”教師只有關愛學生,和他們打成一片才能體現出“親和力”,才能在英語教學中激活學生互動交流的欲望。筆者常用商量的語氣來吸引學生互動,比如,“Who wants to have a try?”來鼓勵學生嘗試回答問題。即便遇到學生提出質疑,我們也可以在分析后做出,“I think so.”“I agree with you.”等回答,然后帶著微笑給予學生肯定性的評價,諸如,Good/Perfect/Clever。即便針對后進生,我們也要給予信心十足的鼓勵:You have done a good job,這樣才能充分激發全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四、英語教學中運用情感策略提升效率
要想巧用情感策略激活英語課堂,我們就要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從而轉變其對英語學習的態度,我們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法。
1.激活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分為內外部動機和內部動機。外部動機就是影響英語學習的外部因素。比如,因為羨慕其他同學收到教師的表揚而努力學習。內部動機來自主觀動力。比如,對某一學科的偏愛,喜歡任課教師等主觀驅動因素。
2.克服困難,解除焦慮
許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就會產生焦慮情緒,如果不能及時克服就可能形成惡性循環。積極的學習情感在英語學習和交流互動中顯得異常重要。英語教學中我們不但要培養學生英語交流技巧,還要幫他們磨煉心智,讓學生遇到困難時越挫越勇,最終破繭成蝶,取得理想的成績。
3.了解需求,移情互動
移情,顧名思義就是將一個人的思想意識通過想象映射到另一個人身上。課堂教學中,我們要結合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意識引導學生產生移情體驗,讓學生感同身受體驗知識生成和發展過程,從而達到知識遷移的教學目的。這就要求我們要與學生有充分的情感了解,摸清學生的情感需求,進而有針對性地牽引學生與教師產生情感互動。
本文是筆者立足一線教學實踐對英語教學中情感互動的討論與分析。總之,一線英語教師要深刻認知積極的情感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的積極作用,所以,要想提升課堂效率,就必須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學生打成一片,摸清他們的認知需求,然后不斷完善自我,增強自身魅力,設置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情誘教,幫助學生完善健康的學習心理,穩定良好的學習心態和情緒,這樣才能穩扎穩打,取得良好的學習成果。
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