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靜
摘 要:創新能力的培養已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熱點,創新是教育的生命,而質疑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不會質疑、怎樣質疑都是學習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數學;質疑精神;創新能力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有關課程基本理念中提出:數學教學活動應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使學生掌握恰當的數學學習方法。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同樣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通過教學和學習,學生除了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形成必要的基本技能外,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要求學生養成認真、勤奮、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質疑等學習習慣,形成實事求是的科
態度。
為了適應時代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要,數學教學要特別注重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創新是教育的生命,而質疑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質疑是一種探索,更是一種創新的心理素質,質疑是人類創造性思維發展的精華,只有擁有質疑精神的人,才具備創新能力。
創新意識的培養是現代數學教育的基本任務,應體現在數學教與學的過程中,學生自己發現和提出問題是創新的基礎;獨立思考,學會思考是創新的核心;歸納概括得到猜想和規律,并加以驗證,是創新的重要方法。創新意識的培養應該從義務教育階段做起,貫穿數學教育的始終。
作為教師應該立足轉變教育觀念,適應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創造性地開展課堂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營造良好的氛圍,激發學生的質疑意識,培養和增強學生質疑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質疑能力;作為學生,要積極思考,樹立自信,敢于質疑,敢于對已有知識、觀點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思路。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發展學生的質疑精神。
一、在引入新知識之前,設計合理情境,激發學生質疑、提問的興趣
對新知識的引入與學習,學生往往充滿興趣,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經驗和知識基礎,設計合理、生動的數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提問、質疑的興趣。
二、進行解題方法的總結與歸納,培養學生隨時進行反思、質疑的習慣
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以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前提,而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一些必要的、重復的訓練。如何盡量減少單純的訓練,避免訓練的機械化,這就要求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完成練習后,主動去總結解題的經驗,能在不斷總結和提煉后,逐步形成經驗性反思能力,從而將基礎知識轉化為基本能力。
著名的美籍匈牙利數學家G.波利亞在《怎樣解題》中有這樣精彩的描述:即便是相當優秀的學生,在得到了題目的解答,并將整個論證簡潔地寫下來以后,就會合上書,去找別的事情做。就好比幼兒園的小朋友在吃完老師給他們盛的飯以后就會驕傲地宣布“我吃完了”,絕不會考慮到自己是否吃飽,或是再盛第二碗。因為“任務”已經被出色地完成了。學生在解答問題時或許也是這樣的“任務心理”,其實他們的做法遺漏了解題中一個重要而且有益的階段。通過回顧完整的答案,重新斟酌、審查結果及導致結果的途徑,它們能夠鞏固知識,并能有效地培養他們的解題能力。一個好的教師必須理解這些,并使他的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沒有任何一個題目是徹底完成了的,總會有些事情可以做;在經過充分的研究和洞察以后,我們可以將任何解題方法加以改進;而且無論如何,總可以深化我們對答案的理解。
三、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解題過程進行反思,發展學生的質疑、概括能力
在概括解題經驗的基礎上,學生的思維水平需要獲得進一步的提升,那就是對同類問題的概括、歸納和總結,概括這類問題的特點、解題思路和常用方法等等,能舉一反三,培養學生形成概括性反思能力。培養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反思的習慣,提高學生的思維自我評價水平,這是提高學習效率、培養數學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懷疑是探究的動力,是創新的前提?!皢枴笔且环N疑,是一種思索,更是一種創新與發現,沒有了問題意識就等于沒有了創新能力,要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首先應該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具有敢問的自信心和自覺意識。學生對遇到的問題產生質疑,恰恰是學生積極思維的表現。愛因斯坦認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質疑是一種科學態度和能力,它與思維的關系密切,質疑的過程閃爍著理性的光輝、探索的欲望、無窮的勇氣和批判性,閃爍著追求真理的可貴精神。
參考文獻:
[美]G.波利亞.怎樣解題.涂泓,馮承天,譯.上??萍冀逃霭嫔?,2007-01.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