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小瓊
摘 要:班級是一個學校的最基本單元,是學校對學生進行管理的主陣地,就在這兩者間,班級與學校,班主任起著非常重要的橋梁作用。一方面,班主任是學校制度的直接執行者;另一方面,班主任又是班級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因此不論是對學校還是對學生本人,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都顯得尤為重要了。結合近幾年的初中管理工作的經驗,談了如何更好地完成初中班主任這一角色。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
如果說我們中華民族的騰飛靠的是教育的振興,那么我們不得不承認教育振興的關鍵是班主任。班主任是班級的最直接管理者和指導者,是我們學校制度的最直接執行者,是促進初中生全面發展的中堅力量,他又是學生、教師、學校、家長之間的橋梁,起著非常重要的紐帶作用。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項非常繁瑣但又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對初中生的學習、成長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將結合近幾年來初中班級管理工作方面的理解和探索,簡單談一談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一、不斷提升自己
當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知識不斷更新,老師的業務技能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不能抱殘守缺,故步自封。教師是學生的楷模和榜樣,打鐵先要自身硬,作為班主任想要得到學生的信任和愛戴,首先必須注重博覽群書,不斷加強業務學習,夯實教學基本功,盡可能滿足學生的各種求知欲望。學生評判老師的第一印象就是課上得怎么樣,如果教師有扎實的教學基本功,有優秀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課上得很棒,一定會得到學生信任和欽佩,甚至崇拜,就會樂意接受教育。所以,作為班主任,刻苦鉆研教學業務,認真探索教學方法,靈活運用教學原則,細心傳授學習方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是必過的第一關。
二、創造能上能下的班干部機制
在一個班級中,作為班主任不可能事無巨細,都去管理。班干部好比是人手的五根手指,我們都知道,只有人的五根手指抱緊,打出去的拳頭才能有勁,作為班主任,要在培養得力的班干部上下功夫、做學問。一方面在班級內建立能上能下的制度,促使學生之間相互競爭,充分發掘出在某一個方面最合適的人選,使班級始終保持一種蓬勃向上的動力;另一方面,在培養班干部上,需要班主任及時地給予指導、給予信任,讓學生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充分展現自己在班級中的管理才能。唯有如此,一個班級才能呈現出勃勃生機,也唯有如此,一個班級才能在每日紛繁復雜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有條不紊,不斷走向前進。
三、實現班級管理的制度化
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任何成功的團隊,無一不是靠適合團隊自身特點的規范、制度來管理好的。一個成功的班級,當然也要有一套適合本班班情的班規、制度。班級雖然是學校的一個最小單位,但是也要建立起相應的管理制度,以保證正常的教學。需要注意的是,管理制度分為成文制度和非成文制度。成文的制度就是指常規的管理制度,非成文的制度主要指的是班級的風氣、傳統和習慣等大家約定俗成的管理制度。作為班主任,我認為應當適時組織班干部參考學校管理條例,制訂一份班規,作為本班的行為規范和獎懲依據。當然,應當充分征求全班學生意見,通過后,即可由學生行事和班干部開展工作,一切依據班規條例,使班級各項工作走上公開、公正、公平、民主的規范化、制度化管理的康莊大道。
四、注重多方面、深層次了解學生,搞好班主任工作
深入了解學生、關愛學生是我們班主任最重要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我認為真正地了解學生也就是多方面、深層次地了解學生,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形式上和內容上了解學生。形式上了解就是指對初中生的最基本信息和日常表現有所了解,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內容:(1)初中生的年齡、父母情況、家庭住址、家庭成員等基本個人信息情況,這些信息我認為作為班主任必須了如指掌;
(2)初中生學業方面的基本情況,包括學生學習成績在班里的位次,單科情況以及他們對各學科的態度,是否存在偏科現象等;(3)對初中生行為習慣的了解,主要表現在有什么特長,在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中的表現以及與其他學生的關系等。其次是內容上的了解。搞好班級管理工作,只靠形式上對學生的了解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初中班主任必須既從形式上,又從內容上去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那么如何從內容上更好地了解學生呢?我認為應該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方面,從初中生基本信息情況入手,深入分析確定班級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案;另一方面,從初中生學習信息入手,通過師生共同努力有效達到優勢互補、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班級是學校對初中生進行有效管理的最基本單位,而班主任是班級的直接管理者和學校制度的直接執行者,是學生、教師、學校、家長之間的橋梁,起著非常重要的紐帶作用。因此,我們初中班主任要備加努力,積極借鑒優秀班主任的經驗,立足自己的班級實際,努力探索適合自己的班級管理方法,在班級管理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使班主任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在具體的管理和教育中,初中班主任應做個“有心人”,用心鉆研管理和教育藝術,引導學生全面成長進步,也推動學校的全面發展。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