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風婷
摘 要: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開展互動式教學能夠打破傳統教育模式,對于調動教與學雙方積極性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以及創造能力起著重要作用,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筆者在多年的工作中發現互動式教學方式廣受學生接受,且效果極佳。本文主要講述了互動式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互動式教學;合作探究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充分激發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互動式教學十分符合課標中所倡導的理念。所謂“互動式”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精心準備與組織下,以小組或班級為單位,圍繞某一個問題,進行探討,通過多方交流以尋求答案,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創新精神的教學模式。
互動式教學有利于學生思維的啟發,解決疑難問題。新課標倡導互動、開放、高效的課堂。互動式教學能夠增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學生在交流互動中,能夠相互啟發思維,在同學和教師的幫助與指導下,能夠更加有效地解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那么,在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語文課堂中,如何開展討論式教學法,使其充分地發揮作用,是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的。下面筆者就近幾年的教學實踐與探討粗淺地談一談自己的體會。
一、創建和諧環境,激發學生互動
所謂互動教學就是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在授課和學習之間能夠有足夠的互動和信息的交流溝通。能夠讓學生理解教師在課堂上講課內容的含義和意義,也讓教師了解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哪里感到比較輕松、哪里覺得比較吃力,哪個知識點不夠具體,哪部分內容需要重點講解。具體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一)教師應該放低姿態,尊重學生的發言
允許學生在教師講課的時候舉手打斷,提出自己在聽講時候感覺不太明白的知識點,讓教師重新具體的講解,不要留在課下再花時間去找教師。學生講不太明白的內容及時提出來,教師給予學生耐心的講解,對學生存在的疑慮與難點進行重點引導、分析。
(二)實現合作學習,培養能力
討論小組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互相探討與交流,學會表達并樂于傾聽,正確對待批評,不斷審視自己,以獲得更正確的認識,這樣慢慢學會溝通、分享與合作。而合作學習是十分符合學生心理特點,體現學生主體性的一種學習方式。未來社會將會更多地建立在合作的基礎上,更多的問題將在合作中得以有效解決,教育學家們也越來越重視對孩子們合作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建立起和諧的師生、生生合作關系,能使學生更樂于投入課堂,學會學習,獲得新知。因此,在孩子們的小學學習階段,就有針對性地對其開展合作學習,培養合作意識,無疑會對他們解決問題能力及創造能力的培養起到促進作用。
二、深度挖掘,提出議題
提出有意義的問題是互動開展的關鍵一步。問題的提出一般有兩種方式:采集學生多方面的質疑進行整理或直接由教師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既要能激發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引發學生從多角度去分析,又要緊扣教學內容,有利于突破重難點。問題的難度也要適中,不能夠是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就可以解決的,而是需要通過討論集思廣益,獲得更全面認識;但也不能過難,否則將打擊學生積極性,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教師在實施過程中,既要研究學生,又要研究教材,深度挖掘,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來組織討論活動。語言是交流學習的工具,也是人類最基本的技能之一。
三、嚴格把握,有效控制
孩子認知事物與學習的能力存在差異,有時組織互動活動時,需根據實際情況讓學生有所準備,以免在互動過程中無法抓住要點,影響互動結果。在互動過程中需教師的嚴密組織,學生難免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與思維障礙,這時就需要教師深入互動的群體,及時發現與指導。這時教師的適當點撥,即使只是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個淺淺的微笑,或是只言片語,都會成為學生前進的動力。互動中,要調動起每個學生的參與熱情,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展開辯論,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想法與見解,允許觀點的創新,激發其課堂主體意識,教師只需扮演好組織者與引導者的角色。
四、合理評價,實踐反思
課堂時間很寶貴,不能夠讓學生思維過度開放,教師應該時刻抓緊學生的思維,圍繞課堂講課主題。思維過度散漫不僅會浪費時間和精力,還會讓互動教學模式從根本上失敗,不能夠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改革變化的成果。同時,教師在每次授課之前要精心準備,認真備課,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流暢,歡快,氣氛和諧。
互動式教學法還需要教師進行及時的總結與評價。總結時先采集學生觀點,掌握討論全貌,繼而整合,分析評價,去偽存真。繼而對學生在互動中所忽略的和未解決的問題逐一指明,提升認識,最后從整體出發進行總結。總結中對學生提出的觀點要予以及時、具體的評價,有效的評價能使學生如沐春風,使課堂生機勃勃。語文課程具備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學科特點,是生活語文化的改造、提升與加工。因此,語文課堂上的討論活動不能局限于書本內容,要延伸到課外的實踐,引入實際的生活。
五、結語
上所述,互動教學方式作為一種基礎的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勢必將會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只要我們用心去探索、去研究,一定能讓互動式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發揮出更大的效用。讓我們在素質教育的指引下,積極開展教學法的研究,為開創小學語文教學的明天而努力。
參考文獻:
[1] 吳媛媛.淺談如何上好第一節課[J]. 出國與就業(就業版) 2011年12期
[2] 王天榮.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J]. 文學教育(下) 2011年07期
[3] 沈秀文.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哲學思考[J]. 科教導刊(上旬刊) 2011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