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林
摘 要:素質教育是新課程標準要求下各學校及教師開展教育活動的基準點,在初中的美術教學中也應與時俱進,以與新課標相適應的教學理念指導學生,優化傳統教學方式,通過情景教學、情感教學、合作教學等方法,提升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學;課堂;有效性
課堂是學生汲取知識養分的主要出處,新課標的踐行場所也非課堂莫屬。在初中美術的教育工作中我們要堅持一切為了學生,以學生為中心、主體的教學理念,通過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造性思維以及實現師生和諧交流等方面的努力,從本質上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完成自己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實現學生審美、創作等基本美術素養的進一步提升。
一、情景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主動性
初中生的年齡決定了他們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的相對不足,再加上初中生認為美術對他們升學以及未來的發展影響不大而不重視這方面的學習,在課堂上只是意思性地敷衍了事。所以,要想提高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就必須從問題的根本出發,結合學生對美術課的認知以及心理特點,創設更具吸引力、活力和新意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從中產生意外和新奇的感覺,進而將學生興奮、好奇和主動的心理激活,并將這些因素轉化為學習的內在動力、學習興趣。這樣不僅可以營造出活躍的課堂氛圍,還能讓學生在和諧輕松的學習環境中掌握美術知識、提升審美情趣。
二、情感促進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認識到除了知識線索這條主線以外,還有情感互動。師生之間如果缺乏溝通,單純的師說生聽,必然會導致課堂變成枯燥無聊的催眠場所,所以情感溝通在初中的美術教學中有著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它不僅是學生領會知識的一條捷徑,還是溝通師生情感的橋梁。只有教師關注了學生的心理需求,才能準確地將課堂教學模式優化,調動情感,使美術教學中既有藝術美,還有情感美,使美術課堂充滿韻味,讓學生從心底接受美術、愛上美術,達到以情感促進知識的學習,以學習促進情感的增長,情知交融的境界。在初中的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實施情感教學模式:首先,要重建師生關系,改變傳統教師只是教授學生知識的人的角色,建立一個平等互愛的新型師生關系,增加對學生的關注,用微笑陪伴學生,用信任親近學生,叩開學生的心門,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其次,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豐富實踐教學內容,將學生帶出教室,讓學生感受自然中的美術和生活中的美術,使學生感受到美術的魅力,通過親手畫、做等深化美術情感。再次,合理運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讓學生從豐富的圖像、色彩變化以及特效中獲取創作素材,這樣可以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給學生更具感染力的感官效果,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身到美術學習當中。最后,巧妙利用學生的要強爭勝心理,創設課堂競賽等富含競爭的美術課堂,讓學生在競爭中進步、增進師生情感,從而提升教學效率。
三、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相結合的學習方式
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無法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師必須堅持生本理念,真正將學生變成課堂和學習的主體,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探究性學習相結合的新的學習理念,使傳統的灌輸知識給學生變成學生主動汲取知識。為學生創建一個獲取知識的平臺,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角。比如在課前,要求學生獨立完成預習任務,將自己有疑惑的地方標記出來,在課堂上將學生分成小組,大家共同探究問題,各抒己見,過程中取長補短,查缺補漏,共同進步。最后教師再對各小組的問題進行統計,師生共同探討交流,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注重思考、聯系各學科
無論是什么事物,它們之間都必然存在著相關的聯系。我們教師在美術教學中也必須積極探索,發現美術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關聯性,將學科進行綜合,即使在大家看來美術是相對來說比較獨立的一個學科,但這并不代表它孤立。因為它實實在在地與其他學科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初中很多教材中都有幾何圖形,而且幾何課與美術有著很大的關聯。美術可以使學生對單調的幾何圖形產生美感的認識,從而提升學生對幾何課的學習興趣,合理的聯系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因此,美術教師一定要在教學中增設學科之間的聯系教學環節,拓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實現美術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總之,提升初中美術教學有效性的方法有很多,但無論如何,都需要教師有一個新型的教育觀念,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因為只有在教學的方法、思維和實踐上有所創新,才能使教學效率和質量取得突破,實現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完美合作。
參考文獻:
[1]黃秀菜.提高初中美術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文教資料,2013(09).
[2]毛揚.緊扣教學有效性,深入開展美術教學工作[J].美術教育研究,2013(22).
[3]韓燕秋.初中美術教學改革的幾點探索[J].文教資料,2010(04).
編輯 馬燕萍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