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治文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腳步越來越堅實,新課標所提出的要求也在一步一步得到落實。應試教育的時代已經結束。在以素質教育為主題的現代教學,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景教學法的應用就顯得尤為重要。主要從情景教學法的重要性與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兩方面來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情景教學法;應用
隨著教育改革的腳步越來越堅實,新課標所提出的要求也在一步一步得到落實。應試教育的時代已經結束。在以素質教育為主題的現代教學,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景教學法的應用就顯得尤為重要。作為教授方的教師,想要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就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和情景手段。通過情景創設,把學生的興趣激發起來,在情景中體會角色的心理感受。這樣不但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學生情商的發展。
一、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首先,語文的作用不但是教會學生基本的漢語基礎。作為一種藝術性學科,它同時還擔負著提高學生對文字和文章的理解、欣賞能力的責任。而情景教學正是通過對情景的創設,將學生帶入文章的情景中,然后在情節中產生共鳴。
其次,就目前所有的教學方法來看,情景教學無疑是解決現階段初中語文教學中所存在問題的最好辦法。利用情景教學法教學,可以真正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
第三,當學生處在緊張的課堂氛圍中是無法有效學習的,想要達到好的學習效果,就要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而情景教學法的優勢也正在于此,根據課文內容創建相應的情景模式,讓老師和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里相互溝通、互動。課堂氣氛輕松了、愉快了,學生的學習質量自然就高了。
二、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1.創設情景,導入課堂學習
教師作為情景的創設者,其水平好壞直接決定了課堂質量,在情景教學模式中這一點表現得更為突出。教師在情景教學之前,應該做好情境創設的準備以及教學中一些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案。此外還要調整好自己的精神狀態,努力創造輕松歡快的課堂環境,引導學生參與到劇情中來。例如,在講授《巴東三峽》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三峽的圖片或影像來啟發學生。在展示過程中,伴隨著課文的輕聲朗讀,圖文并茂地將學生帶入課文的情境中去。在情境中學生充分體會到三峽的風光和作者的感情。當情景演示結束后,可以請學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這樣學生不但輕松地完成了課程設計要求完成的內容,教師也順利地完成了教學目的。
2.利用多媒體創設情景
在講授一些和感官體驗內容相關的課程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軟件,來觸發學生的聯想能力。比如,初中語文《口技》這一課,其內容是作者以時間為順序,描寫了口技表演現場發生的一系列生動畫面。但是只有在理解全文的基礎上,才能發現其中內容的精彩。而大多數人無法理解全文。這一課如果老師逐字逐句地進行翻譯,那么課堂氛圍難免枯燥乏味、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如果老師在正式講課前,故作神秘地讓學生自己閱讀第一段。在學生閱讀完后,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口技表演者表演的影像,學生的好奇心就會被激起。有了好奇心,上課時自然就會精神集中,積極主動,對課文也會加深印象。再如,對于一些圍繞某個情感主題展開的課文,更可以利用情景教學法來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以《鄉愁》一課為例,現在的學生衣食無憂,對于“鄉愁”根本沒有任何的體會。為了講好這一課,老師可以創造一個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條件。在講課之前,組織學生看一些和課文主題思想有關的電影,當學生對鄉愁有了初步的了解和體會后,可以給學生放一些有關鄉愁的歌曲,經過這樣學生會對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有一個切身的體會,學習起來也就事半功倍了。
3.利用表演創設互動情景
在初中語文課本里,很多課文都可以成為學生表演的劇本。上課前給學生分好角色,告訴學生上課時要輪流表演,學生為了表演好,就會努力研究課文的內容與情感,以便找到自己的表演依據。學生在這個準備的過程中,無意間就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在課堂上經過老師的點撥和指導,學生的學習效果自然的就提高了。表演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轉變身份,把自己從觀眾變成演員。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文章的感情世界里,才能深切地感受課文的戲劇情節。如,像《巨人和孩子》之類的童話,讓學生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來表演的話,會極大地釋放孩子的天性。在加深對課文知識領悟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對語言運用的能力以及學生的創新能力。
情景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已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后還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王飛燕.淺議中學語文新型課堂教學模式[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
編輯 謝尾合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