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軍
【關鍵詞】微日記 作文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4A-0044-01
所謂微日記,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微博寫日記,培養其寫作能力的作文教學方式。長期以來,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模板化形式嚴重,學生寫出的作文往往具有拼湊、抄襲等特點。而筆者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大多數城鎮小學的學生普遍擁有優越的網絡條件,他們平時也經常使用微博記事,因此,筆者嘗試著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使用微博寫日記,將微日記應用于作文教學中。本文就此總結微日記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有效應用的方法。
一、借助微日記積累寫作素材
俄國著名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說過:“藝術起源于至微。”也就是說,藝術來源于對微小事情的積累,當微小事情積累多了之后,就會由量變引起質變,藝術水平也自然提高了。這告訴我們,寫作能力的形成是與積累分不開的。學生對細微事物的敘述,尤其是對細節描寫的積累,對其寫作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學生在微博上把生活中的點滴細節生動形象地描寫出來時,也就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素材,并能夠側重對細節的描寫,會用文字刻畫人物的性格、描寫環境、提煉主題思想,逐步提高其寫作能力。
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中的作文要求為主題,引導學生用微日記記錄生活中的細節。如在準備上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作文教學《家鄉的小吃》這一節課前,教師以特色小吃為主題,先讓學生品嘗各種小吃,然后在微日記中記錄下自己的感受,如“香香的”“甜甜的”等。通過微日記積累素材,培養了學生有意識地記錄生活小事的習慣,學生將積累的素材運用于寫作過程中,自然能下筆如有神,寫出細節豐富的好文章。
二、利用微日記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學生對寫作沒有興趣,其主要原因是沒有體會到寫作與生活的關系,不會用文字來描述自己對生活的情感,自然提不起寫作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時,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才會發自內心地熱愛寫作,寫出有真情實感的作文。教師可以借助微博激發學生暢所欲言的寫作興趣,如在班級微博圈里發布一個主題,讓學生圍繞主題自由地抒發自己的感悟,而在文字表達上,學生只要做到文字通順、能夠表達出真情實感即可。
如在上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描寫秋天的景色》習作教學課時,教師可在課前通過微博圈發布命題作文《描寫秋天的景色》,鼓勵學生每天在微博寫下自己所看到的、聯想到的秋天景色,如花的種類、天空的變化、豐收的景象等。課堂上,學生再相互交流所看到的秋天景象,這樣,學生能夠無拘無束地交流,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培養了運用文字記錄生活的習慣,同時激發了寫作的興趣。
三、通過微博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針對某事、某物或某一現象提出問題、發表看法,并記錄在微博中。學生在對某一事物的質疑、批判和思考中形成思維能力,從而寫出富于個性、創造力和生命力的作品。
如在教學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作文課《菊花》之前,教師首先組織學生去觀賞菊花,然后引導學生在微博上記錄自己觀賞菊花的感想。有的學生在微博上寫道:“菊花除了有白色、火紅色、金黃色,還有其他什么顏色呢?”有學生提問:“菊花的花型與其他的花,如玫瑰、牡丹有什么不同?”還有些學生在微日記上寫著:“菊花的香味和茉莉花、玫瑰花的香味有什么不同?”作文課上,教師鼓勵學生對微日記中的疑問展開資料搜集和討論。學生在對微日記中的評價、質疑過程中,培養了思維能力,并結合自己獨特的觀察和思考,寫出了富于創造力的好文章。
微日記能使寫作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實際,記錄他們對生活的真實感受,表達出真情實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引導學生運用微日記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培養寫作興趣,開拓思維能力,逐步提高寫作水平。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