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紹現有的基于網絡教學模式的計算機教育情況,以及網絡教學內容和特點,并指出了基于網絡教學模式的計算機教學主要模塊,并對基于網絡模式的計算機教育改革策略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 網絡教學模式 計算機教育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Inquiry of Computer Education Based on Network Teaching Model
LIU Yang
(Hohhot Vocational College,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00)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xisting web-based teaching model of computer education, as well as online teaching content and features, and pointed out the web-based teaching model of computer teaching main modules, and computer-based network model of education reform strategies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network teaching model; computer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計算機教學具有很強的交互性,網絡技術為計算機教育提供了新的機會,儼然已經成為二十一世紀的教育技術發展的重要途徑。開展網絡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的培養。同時,網絡已成為開拓學生的認知的重要途徑,能夠擴大教育和教學領域,它的流行,有助于當前的教育體系培養出高素質人才以適應時代的發展。
1 基于網絡教學模式的計算機教育的現狀
據統計,中國目前有超過五億的互聯網用戶,但中國的人口基數是14億,其普及率同發達國家如歐洲和美國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這一狀況就給基于網絡模式的計算機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無論是面對普及電腦知識的學生或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基于網絡的計算機教育模式都有它的好處。無論是我國的大學還是電腦知識培訓機構,基于網絡模式的計算機教學都還處于探索階段,還沒有形成網絡學習系統,還停留在共享數據的網絡教學模式的學習初級階段。二十一世紀是信息時代,科學和技術的快速變化給教育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使用網絡教學模式下的計算機教學,就將會被這個迅猛發展的時代拋棄,歷史經驗表明,每一次重大的社會變革,都不可能沒有科學技術的支持以及人類的創新精神。因此,我們應重視網絡教學模式對計算機的教育的影響,以期培養更多的專業性計算機人才。
2 網絡教學模式的特征及內容
基于網絡的教學是一種基于資源的教學模式,能夠充分利用網絡本身的特點,將學習內容動態地公開展示,并能保證學習者自己選擇和處理資源。與其他的教學模式相比,網絡教學具有以下特點:(1)在特定的教學對象,課題,學習和研究活動的任務上特別集中;(2)具有專業技能和負責通過選擇組件創建教師和專家的學習過程;(3)主要學習內容(主要是學習者認知路徑)與基本的輔助內容(解釋、解釋、類比)和組織結構的補充材料相結合。與傳統教學相比,網絡教學資源的優點有:①多媒體,網絡提供了完整的信息能支持文本、圖形、圖像、聲音、動畫、視頻流等多種媒體形式,以一個統一的方式來展示學習資源的特性,不需要考慮信息的起源和結構;②非線性網絡結構,具有發散性的占地超過線性組織的知識領域。網絡節點之間的聯系,使得學習者自主獲取知識和重組,以及導航課程系統的多維度;③獨立的、強大的信息交流和共享能力是網絡所具有的,能夠使學習者在任何網絡節點上鏈接文本、圖片,進行上傳和下載以及查詢信息,決定研究路徑。
3 基于網絡模式的計算機教學主要模式
3.1 網絡模式中的教師主導教學模塊
計算機教育要求有較高的操作性和交互性,如果我們能從這些特點入手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傳統的“黑板+粉筆”模式不僅不直觀,并且要想簡單地把一個操作描述清楚很困難,還會浪費很多時間,這是得不償失的。因此,基于網絡的教學模式是如何做的?網絡教室應具有以下功能:第一,與屏幕模擬信號傳輸的多媒體網絡教室的使用,教師機(一臺)和多個學生機成一個封閉的教學系統,教師可以利用教師機廣播學校的生活畫面、聲音和其他信息,也可以與一個單獨的學生對話。它也可以監視,控制學生機,學生還可以通過電子舉手裝置要求和老師對話。二是數字信號的傳輸使用的網絡功能,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對計算機硬件和軟件資源的共享。將這兩個網絡結合起來,特別適合于教師組織課堂教學,適用于教學工作。
3.2 網絡模式中的學生主導自學模塊
除了教師的主導教學模式,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完成包括三個層次的教學任務,還有相當數量的內容是要求學生運用課余時間自主學習的。
3.3 網絡模式中的教學效果評價模塊
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進行教學效果的評價,可以通過布置課外作業,答疑和定期檢查等方式。然而,這樣的系統往往過于簡單、生硬。所以在網絡環境下,如何改革教學評價體系?
首先,根據作業回答問題。作業和答疑在教學活動是非常重要的,對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例如:C語言,每個學生必須完成100~120道練習題來達到教學的基本要求。這樣的作業量,使得完成作業、批改作業和答疑,都成了不易做好的工作。如果將它們移到網絡環境中,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需要的課程內容要相應地在網上增加問答系統和網上作業系統。其次,根據學習來檢測。利用網絡平臺的計算機教學,也應將根據學習的檢測方法而轉移到網絡環境中。首先,互聯網應該有足夠的在線自我測試題目供學生練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相應的數量和難度。其次,互聯網也應有相應的考試制度,使學生能決定考試的時間,難度和數量。此外,應安裝智能練習和智能評估系統,使學生自主練習和評估,從而實現更高的準確率。
4 基于網絡教學模式的計算機教育改革策略
4.1 網絡模式下的學生主導策略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主體,大部分的課堂教學時間都是教師在主導。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基于網絡教學模式的計算機教學更注重學生的思想和觀點,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占主體地位,這是計算機教學的較好方法。在計算機教學中需要增加大量的練習才能掌握知識。但計算機課程的時間是有限的,它使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并掌握所有知識是很困難,這可以通過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在網絡學習平臺上學習來解決,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將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使其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更深。
4.2 網絡模式下的教師引導策略
計算機教育基于網絡模式的方式進行,改變過去單一的教育模式,使教師能夠在多媒體上教學,并在這樣的環境中,教師可以通過數字信號的交換來與學生交流,這就將學生和教師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封閉的教學系統,通過將教師與學生的電纜主機相連接,老師就可以通過自己的電腦屏幕和學生直接對話,教師可以實施監督。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電子設備提出問題,基于網絡教學模式的計算機教學,不僅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和諧的學習環境,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使學生更好地學習。
4.3 實現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
與傳統的計算機教育相比,計算機網絡教育模式更加有利于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學校可以將一些高質量的教學課件,以及相關的教學大綱、考試大綱、實驗指導和講座、練習題和其他學習材料都放在網上供學生下載學習。學生在課下進行網絡課堂的學習,學生能有效地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此外,學生可以通過在線問答部分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同時,更新教育內容也是網絡教學模式下的計算機教學所能做到的。
5 結束語
基于網絡模式的計算機教學能夠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學習資源,實現單獨的師生對話,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加方便的條件,能夠讓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和互動,學生可以在學習中發揮更有效的主體作用,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基于網絡模式的計算機教學,將不斷吸收網絡模式的優勢,對計算機教學進行改革,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
參考文獻
[1] 白雪,陳廣山.基于網絡教學模式的信息技術課的研究[J].計算機教育,2009.1.
[2] 梁宇.基于網絡教學模式的計算機教育改革探討[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1.7.
[3] 任芳,潘妍妍,賈蓓.基于網絡教學模式的計算機教育改革[J].科技與生活,2009.23.
[4] 石煥玉.基于網絡的數字電子技術創新教學模式研究[J].瓊州學院學報,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