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同
摘 要 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新的突破,為教育提供了更多、更優的技術支持,尤其是對語文教學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信息技術使語文學科在教學內容呈現方式、教師教學方式以及學生學習方式上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因此運用信息技術整合優化語文學科教學尤為重要,教師轉變觀念,與時俱進,學習新信息技術,也是勢在必行的。
關鍵詞 語文教學 信息技術 教學整合 創設情境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8-0020-02
21世紀的今天,我們處于一個信息大爆炸的社會中,在這個新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過程中,如何能夠把學生培養成高素質,適應社會的新型人才,是我們所有教育工作者應該思考的一個時代命題。正視不斷發展的社會,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探索教學方法的改革,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進而提高教學水平,是我們責無旁貸的工作。
一、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的必要性
語文教育始終在為培養和造就一代新人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以上所有能力、素養的獲得都離不開語文教育。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2013)》提出:“語文課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課程資源,拓展學、用渠道,給學生提供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健康和豐富的課程資源;要積極利用網絡信息技術等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學習和運用語文渠道;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主動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由此可以看出,新形勢下,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是必須的。
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新的突破,為教育提供了更多、更優的技術支持,尤其是對語文教學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信息技術使語文學科在教學內容呈現方式、教師教學方式以及學生學習方式上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因此運用信息技術整合優化語文學科教學尤為重要。
二、信息技術的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當今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無疑是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一種利器,如果教師能充分熟練地運用信息技術,如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軟件開發技術等,那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我發現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主要發揮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1.可以提供資源環境。教師可以使用現成的計算機輔助語文教學軟件或多媒體素材庫。
2.可以作為協作工具。協作學習有利于促進學生高級認知能力的發展,計算機網絡技術為信息技術和語文課程整合,為實現協作式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技術基礎和支持環境。
3.可以作為交流工具。教師可以利用新的信息技術,與同行之間交流有無,共享資源,也可以與學生多一種互動方式,加強師生之間的連續性。同時學生們也可以利用網絡,隨時隨地的與同學、老師交流、學習。
三、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案例
運用新技術教學手段,必須有新的教學理論為指導,不斷更新觀念,否則只是穿新鞋走老路。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是我國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觀點,它的研究與實施為學生主體性、創新精神的培養創設了良好的基礎,教學觀念、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教師的角色和學生的角色都會發生較大的變化。
(1)多媒體示范性教學研究
根據教學大綱規定的學習目標,充分利用教材和信息技術資源制作生動、直觀的教學課件以及建立和運用教學素材庫,實現單一媒體難以實現的教學效果,為教師的示范教學開拓新路。
(2)交互式學習研究
在具有網絡教室設備的學校利用局域網或者Internet的條件和資源,統籌教學大綱規定的學習目標和教材,為學生創造交互式學習的條件,旨在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四、語文教師需掌握的技術
(1)制作Powerpiont演示課件。課件的一般意義在于它能夠加快講課的節奏,減少板書的時間,快速而又清晰顯示預先設計的問題和參考答案。課件的最重要的意義是要壓縮教師的講述,增加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優化教學過程,從而真正體現“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地位。
(2)掌握互聯網的信息搜索技術。信息浩如煙海,如何能抽絲剝繭,挑選出對自己有用的信息,這絕對是一門技術。如果不掌握一定的搜索技巧,上網查資料往往是浪費了時間卻沒有得到期望的信息。
(3)充分利用網絡交流工具,如電子郵件、QQ、MSN等。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也逐漸的影響到了人們的生活習慣,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利用網絡交流,方便快捷。教師和學生都要學會充分利用網絡,提高語文的寫作表達能力,它是一種關系到未來生存和發展的學習技能。
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信息技術也不例外,用的好,事半功倍;用的不好,事倍功半,好與壞取決于師生操作技能的高低。因此,信息時代,加強小學語文教師的網絡技術操作技能的培養十分重要。教師是實現信息技術與教學整合的關鍵因素,教師素質的提高是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前提條件。教師,尤其是農村,偏遠地區的教師,更應該轉變觀念,學習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方法,積極探索應用信息技術,探尋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方法和途徑。
參考文獻:
[1]艾奉平.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中國電化教育,2001,(9).
[2]張家全.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教學過程的改善[J].教育研究,2001,(10).
[3]何高大.現代教育信息技術與現代外語教學[J].中國電化教育,2002,(1).
(責任編輯 劉 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