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彥之
【摘 要】高中數學在高中課程中不僅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也是比較難的課程,不僅需要教師有效的講解,更需要學生在做課后作業時進行鞏固課堂上的內容。所以數學作業是高中數學教師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之一。本文在實踐研究的基礎上,對高中數學作業的結構設計等問題作了探討。
【關鍵詞】作業結構;高中數學;調整
前 言:
高中數學學科本身就具有高度抽象、難點多、思路寬等特點,因此,其數學作業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師在課堂上講解之后,必須會給學生留一些關于本節課知識點的作業,那么這個作業就一定是對本節課高度的抽象概括,而且每天都要有數學作業,這就有突出一個頻繁行的特點。所以教師在留作業的時候就要注意數學作業的結構、設計原則、批改等。
一、高中數學作業結構的調整與設計
(一)數學作業結構
高中數學作業主要包括鞏固性和研究性兩種作業結構組成。那么鞏固性作業的作用是鞏固本章或本節的知識點,在老師對知識講解之后,學生通過作業進行演繹、歸納,以便消化知識點,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公理化、函數思想及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研究性作業是培養學生搜集信息、處理數據等一些實際操作能力。促進學生把實際問題歸結為數學模型,然后運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調整和設計好這兩種數學作業結構有利于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科學學習的能力。
(二)高中數學作業結構的調整與設計
傳統的高中數學作業,基本都是以教材為中心的,參照高考,高考經常出現的題型,教師不僅在教學中作為重點,在給學生留作業時也作為著重點,通過機械重復來加強學生的記憶,而且作業形式過于單一,過于重視結果,對學生的獨立思考、創新思維等有著嚴重的制約和影響。針對以上情況我們對高中數學作業的結構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整,并設計出了讓學生更加有效吸收知識點的高中數學作業新模式。
1.自主選擇作業內容
我們首先按照教學內容給學生留一點固定性作業,而研究性作業由學生自主選擇其內容。如:在講解蘇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節:點、線、面之間的位置關系中,其中“垂直于同一個平面的兩條直線平行”這一知識點,在課堂教學之后,我會給學生留幾道關于這個知識點的練習題,然后再讓學生自由選擇一些自己認為難度比較大的題型,或者是自己感興趣去研究的內容,這樣既尊重了學生的選擇和興趣,也改善了作業的效果,學生不再覺得作業是一個負擔了,反而享受到了自主選擇的樂趣,提高了學生作業的質量,也達到了鞏固知識點的教學目的。
2.分層矯正作業
教師有一定計劃的對學生進行一段時間的測驗,考察學生這段時間的學習情況,這個測試就從學生的作業入手,通過測驗的結果可以把學生分為兩組,一組是成績優秀的,另一組是需要繼續努力的,然后讓優秀的一組給需要努力的一組批改作業,并幫助改組同學學習。這樣有利于學生在教學單元過程中互相幫助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教師給定范圍,學生選題(研究性作業)
教師在給學生留作業時,要注意給學生更大的選擇自由,劃定范圍,學生自主搜集整理資料,進行研究、反饋、修正,然后同學之間進行交流和評價,教師協助解答疑難問題,最后達到良好的研究性作業效果。例如,我講解蘇教版高中數學必修五第一章第二節。等差數列的時候,尤其讓學生理解和記住等差數列公式an=a1+(n-1)d,并且會運用到實際題型中去。我把課后作業的范圍劃分到該知識點之內,讓學生自由選擇可研究性的幾種特殊情況,如,當公差為1時,等差數列是怎樣的;再如,根據等差數列怎樣求前n項和等一系列可研究性的作業方向。學生之間做完作業再進行探討和交流。這樣有利于啟發學生開動腦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自控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
二、作業結構調整的思考
作業題要具有典型性。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知道本次作業是鞏固學生本節或本章知識點的,而不是泛泛的給學生留任務。高中數學的知識點或公式都是比較多而復雜的,所以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一定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讓學生課后所做的題型都典型的代表著哪一個知識點等。科學的安排作業量和質,本著對學生高度負責的態度。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使其數學知識完整化、系統化。
布置作業要有側重點。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教師明確本章本節的重點和難點,在布置作業時,就有一定的目的性,重點和難點的地方就要讓學生多練習幾遍,有計劃的安排一定程度的重現性作業,但是這里所說的重現性并不是機械的重復,要注意是有一定計劃和目的的,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獲得牢固的知識和熟練的技能。
結語:
高中數學作業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其作業結構不僅是對數學知識點的鞏固及運用,對學生智能結構的發展也有重要的影響,而且通過作業可以開發學生的數學潛能,因為學生在做作業的時間里,其思想是自由支配的,合理的作業結構,可以促進學生數學思想、數學意識及優化學生數學思維品質,以達到提高學生數學成績及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鞏曉巖.高中數學作業布置及評價有效性探析[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2(04).
[2]楊華嶺.調整作業結構,推進高中數學教學[J].網絡財富.2010(12).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