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建茂
【摘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的地理課堂有了不少變化,也讓教師的教育觀念發生了改變,也深化了高中地理的教學改革。但同時也有一些不足之處需要去解決,本文結合了目前高中地理教學存在的問題來探討了一下如何做好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學。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地理;自主學習;教學改革
一、引言
在新課改之后,高中的地理課堂教學迎來了很多變化,也使得教師的教育觀念發生了改變,也深化了高中地理的教學改革。但隨著新課改的實施,高中地理的教學還存在著不少問題,需要教師去關注以及想出解決的辦法。
二、新課改下高中地理教學的存在問題
(1)難以把握“三維目標”
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對于“三維目標”的把握并不容易,雖然新課程的教材在知識點的數量以及教材方面,已經減少了不少,但在三維目標當中,“知識和技能”仍然容易被沖淡。因此教師對于教材的處理也是比較困難,一些老的教師仍然用原來的知識體系以及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而新教師又不能很好地理解新課標,因此,教學內容的廣度以及深度并不能很好地把握。
(2)探究合作過于形式
在有的高中地理教學課堂上,教師在提問的時候,提出的問題再針對性以及思考價值上,并沒有過多的考慮,導致了教學的效率有所降低。而合作學習又有形式化的趨勢,缺乏對小組合作的學習目的進行思考,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
(3)多媒體教學進入誤區
現在很多高中的地理課堂都引入了多媒體來輔助教學,讓學生的思維能夠更加好地發展,也讓學生對于學習的內容更加的感興趣,也讓課堂的效率得到提高。但有些教師過于依賴多媒體教學,讓多媒體教學完全代替自己的教學,這樣有時候反而會適得其反,讓原來充滿交流的課堂變得只有計算機在不停的放映。因此,對于多媒體教學,一定要把握使用的“度”。
(4)缺乏良好的課堂評價機制
在有些高中的地理課堂上,對于學生的發言,教師有時候會武斷地打斷,很直接地就否定了學生的想法,也不能很好地鼓勵學生。對于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出現的一些錯誤,有時候也不能及時地對其進行糾正,不能將評價機制很好地引入到學生當中,評價機制過于形式。
(5)教輔資料使用價值低
新教材與教輔資料并不是配套的,在教輔資料中,存在著超教材、超課標以及內容舊等問題,知識體系也比較混亂,并不能很好的對其進行使用。
三、高中地理教學需要改進的地方
(1)轉變觀念融入新課程改革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如果教師還是固守成規,就不能很好地對新課改的初衷進行貫徹,教師應該在新課程理念的知道之下,對高中的地理教學進行大力的改革,也要積極參加相關的教改教研活動,對于教學方法也要做出適當的改變,讓學生能夠更加自主地進行學習,將新課程的理念真正地融入到實際的教學實踐當中。
(2)正確選擇輔助教學手段
在新課改之后,由于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對于課時也要充分地進行利用,這時候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進行地理的教學,使用多媒體來進行演示可以讓板書的時間大大減少,也能夠讓書本上枯燥的內容變得更加的形象,學生會對學習的內容更加感興趣,更容易吸收,提高學習效率。但在使用多媒體教學的時候,不能對其過分的依賴,忽略學生的感受,這樣往往會適得其反。要將多媒體技術和傳統的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如在講述地球自轉的時候,可以用多媒體課件和地球儀來同時進行演示,在描述地球是如何自轉以及圍繞著太陽轉動的時候,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動畫來進行教學,這樣就能夠更加的直觀,而在對地球的自轉角速度線速度的分布規律以及地方時的早晚的教學方面,使用地球儀來演示的效果就更加的理想,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對知識點進行理解。因此在進行地理的課堂教學時,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3)合理使用教材中的圖表元素
為了能夠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強,有大量的圖表元素插入在了新教材當中,因此對于教材中的各種實物照片、統計圖、分布圖、景觀圖以及示意圖等等,都可以充分地進行利用,讓學生對于所學內容的理解更加透徹,并提高學生分析圖表以及讀圖識圖的能力。但也要正確對待教材中的圖表,不能過分依賴,例如在正午太陽高度的教學當中,教材上的春分日和秋分日不同緯度的政務太陽高度示意圖以及北半球某地不同日期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示意,對于學生來說,理解有點困難,容易在讀圖的時候理解錯誤,造成知識點的混亂。因此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不過多的停留在這兩幅示意圖上,而是利用太陽直射點南北移動的“三線”圖來讓學生對正午太陽高度在不同緯度不同季節時候的分布規律進行理解,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更加容易的理解到這一部分的知識點,提高學習的效率。
(4)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
新課改的一個重要要求就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在課堂上,教師不能獨占所有的時間,要將適當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再加以講解,從而對學到的內容印象更加的深刻。如在大氣實現保溫作用的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閱讀課本上的內容,讓學生了解到地球大氣層在受熱的不同階段分別起到的是不同的作用,既能夠讓熱能和光能到達地面,也可以阻止地面上的熱能和光能流失,從而起到保溫的作用。然后就可以通過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進一步消化剛才學到的內容,真正地把這個知識點了解透徹。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的地理教學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雖然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但經過以上的對策,并經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可以將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完全融入到實際的教學實踐當中,也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并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劉曉輝.新課改下高中地理教學的思考[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04)
[2]彭建睿.新課標視野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創新[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2)
[3]李國平.高中地理教學如何處理新課改中的“新”內容[J].教學與管理.2009(34)
[4]王衛.新課改下如何突破傳統高中地理教學模式[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