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波
【摘 要】類比法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和過程。新課程標準中強調(diào)了高中化學課程改革的理念是通過“知識與技能”和“對比與方法”來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怎樣實施化學新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加強類比法的學習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通過案例探討了類比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并提出了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類比法;高中;化學教學;應用
1.類比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
通過研究高中化學教材找出了22處類比,其具體的數(shù)據(jù)如表1,其中涉及微觀粒子及其結構方面(包括原子結構、分子結構和晶體結構等方面的內(nèi)容)11處,占總數(shù)的50%;而元素化合物性質(zhì)方面僅有1處。
2.類比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2.1加強對化學概念和規(guī)律的理解
在“化學平衡狀態(tài)”中有這樣的描述:“如果把溶質(zhì)在溶液中形成飽和溶液時的狀態(tài)稱為溶解平衡狀態(tài),那么對于化學反應體系來說,就應當稱作化學平衡狀態(tài)。溶解平衡所具有的一些特征,在化學平衡體系中都可以找出對應點。又如,在反應體系中同時存在著正逆反應兩個過程,當這兩個過程的速率不相等時,常常只能觀察到某個方向的變化。”可以看出,教材是從學生已熟悉的知識“溶解平衡狀態(tài)”作為類比對象,將“化學平衡狀態(tài)”作為目標概念,使學生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建立起目標概念,從而理解化學平衡也具有類似溶解平衡的許多特征。
實踐表明,將類比法應用于化學教學,不但可以增強化學教學效果,也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掌握科學思維方法可以提升人的科學素養(yǎng),知識可以遺忘,素養(yǎng)卻伴隨一生,這才是最寶貴的財富。
2.2追求計算綜合能力的遷移
立意新穎的習題能很好地考查學生的學習潛能、創(chuàng)新能力和文化素質(zhì),也有利于實施素質(zhì)教育和選拔人才。命題專家也常常將科學家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思路進行概括整理而提煉出一些開放型的試題,以訓練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而這類問題的解答一般都要經(jīng)過聯(lián)想、估計、類比、驗證等途徑,其中類比法又恰恰是最主要的方法。這一創(chuàng)新為試卷注入了生命力,激活了化學課堂的教學,也增強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又較好地考查學生從題設背景中獲取和處理信息、運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
NO2、NO和O2混合氣體溶于水的計算。解NO2、NO和O2混合氣體溶于水的關系量的確定,要抓住兩個基本反應以及由它演變的兩個反應,即:
由上述方程式可以得出:當混合氣體是NO2和O2,且體積比等于4:1,因為發(fā)生反應:4NO2+O2+2H2O=4HNO3,則混合氣體通入足量水中恰好完全反應生成HNO3,無氣體剩余;同理,若二者的體積比大于4:1時,剩余NO2,再由②式知,若二者的體積比小于4:1,最終剩余O2。
總結
論文闡述了類比法在化學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教學、習題教學、實驗教學、化學反應教學等中的應用,探討了類比法應用于化學教學的具體化學教學案例。
【參考文獻】
[1]吳海洋.類比法在“化學反應原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2012(06)
[2]趙春哲.類比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上).2011(04)
[3]張穎.類比法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高中數(shù)理化.2012(18)
(作者單位:湖南省永州市第十一中學)
【摘 要】類比法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和過程。新課程標準中強調(diào)了高中化學課程改革的理念是通過“知識與技能”和“對比與方法”來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怎樣實施化學新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加強類比法的學習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通過案例探討了類比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并提出了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類比法;高中;化學教學;應用
1.類比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
通過研究高中化學教材找出了22處類比,其具體的數(shù)據(jù)如表1,其中涉及微觀粒子及其結構方面(包括原子結構、分子結構和晶體結構等方面的內(nèi)容)11處,占總數(shù)的50%;而元素化合物性質(zhì)方面僅有1處。
2.類比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2.1加強對化學概念和規(guī)律的理解
在“化學平衡狀態(tài)”中有這樣的描述:“如果把溶質(zhì)在溶液中形成飽和溶液時的狀態(tài)稱為溶解平衡狀態(tài),那么對于化學反應體系來說,就應當稱作化學平衡狀態(tài)。溶解平衡所具有的一些特征,在化學平衡體系中都可以找出對應點。又如,在反應體系中同時存在著正逆反應兩個過程,當這兩個過程的速率不相等時,常常只能觀察到某個方向的變化。”可以看出,教材是從學生已熟悉的知識“溶解平衡狀態(tài)”作為類比對象,將“化學平衡狀態(tài)”作為目標概念,使學生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建立起目標概念,從而理解化學平衡也具有類似溶解平衡的許多特征。
實踐表明,將類比法應用于化學教學,不但可以增強化學教學效果,也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掌握科學思維方法可以提升人的科學素養(yǎng),知識可以遺忘,素養(yǎng)卻伴隨一生,這才是最寶貴的財富。
2.2追求計算綜合能力的遷移
立意新穎的習題能很好地考查學生的學習潛能、創(chuàng)新能力和文化素質(zhì),也有利于實施素質(zhì)教育和選拔人才。命題專家也常常將科學家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思路進行概括整理而提煉出一些開放型的試題,以訓練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而這類問題的解答一般都要經(jīng)過聯(lián)想、估計、類比、驗證等途徑,其中類比法又恰恰是最主要的方法。這一創(chuàng)新為試卷注入了生命力,激活了化學課堂的教學,也增強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又較好地考查學生從題設背景中獲取和處理信息、運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
NO2、NO和O2混合氣體溶于水的計算。解NO2、NO和O2混合氣體溶于水的關系量的確定,要抓住兩個基本反應以及由它演變的兩個反應,即:
由上述方程式可以得出:當混合氣體是NO2和O2,且體積比等于4:1,因為發(fā)生反應:4NO2+O2+2H2O=4HNO3,則混合氣體通入足量水中恰好完全反應生成HNO3,無氣體剩余;同理,若二者的體積比大于4:1時,剩余NO2,再由②式知,若二者的體積比小于4:1,最終剩余O2。
總結
論文闡述了類比法在化學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教學、習題教學、實驗教學、化學反應教學等中的應用,探討了類比法應用于化學教學的具體化學教學案例。
【參考文獻】
[1]吳海洋.類比法在“化學反應原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2012(06)
[2]趙春哲.類比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上).2011(04)
[3]張穎.類比法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高中數(shù)理化.2012(18)
(作者單位:湖南省永州市第十一中學)
【摘 要】類比法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和過程。新課程標準中強調(diào)了高中化學課程改革的理念是通過“知識與技能”和“對比與方法”來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怎樣實施化學新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加強類比法的學習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通過案例探討了類比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并提出了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類比法;高中;化學教學;應用
1.類比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
通過研究高中化學教材找出了22處類比,其具體的數(shù)據(jù)如表1,其中涉及微觀粒子及其結構方面(包括原子結構、分子結構和晶體結構等方面的內(nèi)容)11處,占總數(shù)的50%;而元素化合物性質(zhì)方面僅有1處。
2.類比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2.1加強對化學概念和規(guī)律的理解
在“化學平衡狀態(tài)”中有這樣的描述:“如果把溶質(zhì)在溶液中形成飽和溶液時的狀態(tài)稱為溶解平衡狀態(tài),那么對于化學反應體系來說,就應當稱作化學平衡狀態(tài)。溶解平衡所具有的一些特征,在化學平衡體系中都可以找出對應點。又如,在反應體系中同時存在著正逆反應兩個過程,當這兩個過程的速率不相等時,常常只能觀察到某個方向的變化。”可以看出,教材是從學生已熟悉的知識“溶解平衡狀態(tài)”作為類比對象,將“化學平衡狀態(tài)”作為目標概念,使學生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建立起目標概念,從而理解化學平衡也具有類似溶解平衡的許多特征。
實踐表明,將類比法應用于化學教學,不但可以增強化學教學效果,也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掌握科學思維方法可以提升人的科學素養(yǎng),知識可以遺忘,素養(yǎng)卻伴隨一生,這才是最寶貴的財富。
2.2追求計算綜合能力的遷移
立意新穎的習題能很好地考查學生的學習潛能、創(chuàng)新能力和文化素質(zhì),也有利于實施素質(zhì)教育和選拔人才。命題專家也常常將科學家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思路進行概括整理而提煉出一些開放型的試題,以訓練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而這類問題的解答一般都要經(jīng)過聯(lián)想、估計、類比、驗證等途徑,其中類比法又恰恰是最主要的方法。這一創(chuàng)新為試卷注入了生命力,激活了化學課堂的教學,也增強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又較好地考查學生從題設背景中獲取和處理信息、運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
NO2、NO和O2混合氣體溶于水的計算。解NO2、NO和O2混合氣體溶于水的關系量的確定,要抓住兩個基本反應以及由它演變的兩個反應,即:
由上述方程式可以得出:當混合氣體是NO2和O2,且體積比等于4:1,因為發(fā)生反應:4NO2+O2+2H2O=4HNO3,則混合氣體通入足量水中恰好完全反應生成HNO3,無氣體剩余;同理,若二者的體積比大于4:1時,剩余NO2,再由②式知,若二者的體積比小于4:1,最終剩余O2。
總結
論文闡述了類比法在化學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教學、習題教學、實驗教學、化學反應教學等中的應用,探討了類比法應用于化學教學的具體化學教學案例。
【參考文獻】
[1]吳海洋.類比法在“化學反應原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2012(06)
[2]趙春哲.類比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上).2011(04)
[3]張穎.類比法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高中數(shù)理化.2012(18)
(作者單位:湖南省永州市第十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