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梅
【摘 要】問題意識是促進師生創造性的開展學習和工作的一個重要源動力。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是新課程改革進程中對師生培養的必備素養。問題意識的能力高低有利于提高師生的創新能力,為師生的全面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提高師生的問題意識,學會用批判性思維開展教學工作,是一線教育工作者所共識。
【關鍵詞】小學語文;問題意識;調查分析
一、調查背景
本課題在分析了“問題意識”的概念和理論基礎以及部分學者研究的基礎上,更加明確闡述了培養師生問題意識的重要性,通過在教學管理中對中小學部分師生的調查和座談,了解了在新疆地區師生問題意識的狀況,發現影響各學科在教學中影響教學效率的主要因素,通過分析比對,大多數學科師生問題意識都非常淡薄,被動式接受問題和單一的一問一答等傳統的教學模式仍然是制約新疆地區課堂教學改革的主要因素,教學形式單一,師生的問題意識能力令人擔憂,多數背離了課程改革理念的初衷。
隨著課堂改革不斷深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等教學理念,己成為大家的共識但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還是較多地考慮如何教,如何讓學生學會知識,掌握技能,很少涉及學生如何學,尤其是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而教育又是一個不斷產生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再產生新問題的螺旋式上升的過程。陶行知在一首詩里寫道: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闖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卻發現很少有學生提問,即便是問,也只是問某一道現成的題目,而不能或不善提出真正有質量的問題。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币虼?,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促進學生發展的要求。
二、調查目的
通過本課題研究,構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能夠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有效的教學模式。
三、調查方法
1.行動研究法:掇據課題的內容,課題組成員邊學習、邊實踐、邊研究。整個課題的研究過程有行動,有研究,在行動中研究,使行動過程成為研究過程?!靶袆友芯糠ā卑ㄓ媱潯嵤┖头此妓膫€相互依賴的基本環節。計劃是行動研究的第一個環節。實施是教師在教育實踐中具體地貫徹行動計劃。收集研究的資料,反思就是對行動效果進行思考,并在此基礎上計劃下一步的行動。
2.經驗總結法:在實驗過程中加以回顧、反省、總結,通過分析和思考,總結實驗的得失,再指導研究和實踐。
四、調查過程
1.發放問卷,進行問卷的填寫;
2.回收問卷,進行數據分析匯總;
3.根據問卷的數據提出教學的方向。
五、對分析出問題的研究策略
1.創造優良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質疑問難,為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提供適宜的環境。學生天性好奇心重,求知欲旺盛,這正是問題意識的表現。語文教學活動應順應這一個規律,充分愛護和尊重學生的問題意識,師生之間要保持平等、和諧、民主的人際關系,消除學生在課堂上的緊張感、焦慮感,鼓動學生大膽質疑、提問,鼓勵學生求新求異,正確對待學生的提問,不譏諷、不嘲弄,挖掘其可貴之處。特別要對學生自己發現而的提出問題進行鼓勵。在教學中“少一些不準,多一些允許”,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說、敢做,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為問題意識這顆種子的生長提供了充足的陽光、水分、適宜的土壤。
2.教學中,我們要及時肯定學生對的、好的地方并給予鼓勵。當學生不敢提問時要及時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當學生敢于提問時要及時鼓勵他們從多角度提出問題;當學生提出很多問題時要及時鼓勵他們選擇關鍵問題;當學生選中關鍵問題時要及時鼓勵他們從課文和課外去搜集材料解答問題;當學生取得解決問題的成功時要由衷地和他們共享成功的喜悅。在提問和答問的過程中要嚴禁過早評價,要使問題教學得以充分展開。
綜合以上問卷和座談調查的情況來分析,因傳統教學觀念和教師自身因素的影響,當前新疆地區學生問題意識還是比較淡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令人堪憂,總體的教學效率有待改革和創新;這就需要一線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不斷的實踐和改進,也是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和方向。
(作者單位:新疆醫科大學子女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