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文姣
摘 要:小學六年級正處于從小學升入初中的關鍵時期,相比于小學其他階段,學生接觸的知識更加全面,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還要不斷地鞏固原來學習的知識。尤其近幾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發展和素質教育改革的實施,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推陳出新,提高小數數學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數數學;教學效率;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六年級數學在小學階段是非常重要的,這時期小學數學學習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升入初中后對于新增物理、化學學科的學習,所以在小學階段學好數學很關鍵。在小學六年級如何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提高教學效率顯得尤為重要。
一、明確學習目標,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在小學六年級階段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時間緊迫性的時期了,所以我們在上課的時候學習目標要明確,讓學生從根本上了解我們要講的重點在哪里,從而做到對要學習的知識點了然于心。在六年級教學過程中,我們一方面要完成關于本年級的新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要幫助學生溫故而知新,把小學階段所學到的知識點重新梳理一下,彌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再者,我們要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養成一種對待學習、生活良好的習慣。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對于數學教材中的基本概念還有知識點都要主動讓學生參與進來,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實踐、探索。
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轉變教學方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例如,在學習《圓柱和圓錐體積》這課時,我們就可以采用等底等高的圓柱、圓錐道具,進行一個小小的動手實驗過程,讓學生分別向這兩個道具里倒沙子,再從一個道具往另一個里面倒,看看最后誰的沙子多?這樣做的結果會讓學生對于圓柱和圓錐有個充分的認識,引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把課程推向高潮,接著教師再進行深入的講解,這樣學生就更加有利于深入吸收,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轉變教學方式,注重效率提升
多媒體教學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多媒體教學是適應小學數學教學的產物。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的天性就是好動和愛玩,尤其是處在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他們正處在從小學到初中的跨越階段,每個人都有想要表現的機會,如果我們教師只顧一味地講解式地對小學生講,他們是不會對數學產生興趣的,尤其是近幾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我們對于學生越來越重視能力的考查,所以我們要轉變教學方式,從根本上讓學生熱愛數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具有動漫性、直觀性、可操作性以及重復性等眾多優點加入問題式的教學模式,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為小學生都比較喜歡動畫,多媒體圖文并茂的特點正好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可以讓枯燥的數學形式轉化成立體的事物,使學生盡可能的聞其聲,見其形,入其境,有更強的教學效果,可以更好地對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另外對于一些比較枯燥,還有一些疑難的問題我們就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在虛擬的場景中感受到教學的理論知識,輕松理解教學難點。比如,我們在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過程中,就可以用多媒體展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模型讓學生對于長方體和正方體有個基本的認識,然后展示各種用這些圖形制造出來的事物,接著教師就可以進行提問:“還有什么事物里面有長方體和正方體?例如,我們的教室里面有什么是長方體,有什么是正方體?”這樣學生就會被吸引住,學習情緒也會高漲,學生也會搶著去回答問題,讓學生注意留意我們的生活,這樣我們自然而然的就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采用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采用情境教學法可以改變原來的教師從頭到腳一直在講,學生從始至終一直在聽,但是學習效率卻不是很高的局面,教師采用情境教學法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多情境教學法。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都對具有故事情節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各種小游戲有著濃厚的興趣,所以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簡單的增加一些生活聯系亦或是小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中來增加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可以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獲得知識。另外,我們還可以采用問題的形式來進行設計,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里面就曾提到:“要讓學生初步地認識數學,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提出問題、理解問題。”所以我們在設計情境模式的時候可以多采用問題法。例如,在《自行車里的數學》這堂課中,我們就可以聯系我們的生活實際,去告訴學生學習數學的用途,在這堂課中我們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我們的自行車里到底有多少奧秘在里面,然后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的神奇和偉大之處。
三、注重知識的綜合應用,提高教學質量
在小學數學六年級教學過程中最大的特點就是,復習的過程中學生對于前面的知識遺忘了很多以至于綜合運用能力很差。為了改善這一局面,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就要幫助學生達成一種完整的數學體系,使學生對于前面的知識可以有個更加深刻的認識。在小學六年級數學復習過程中,必須要知道學生的復習的重點、難點所在,針對學生的弱點設計一套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案。例如,在《乘除法》這塊,無論是一位數的還是多位數都要進行整體的復習,讓學生對于乘除法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可以更加靈活的運用乘除法;另外,在學生復習過程中是需要不斷的拓展和延伸知識面的,主要考查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所以我們在復習階段可以利用小組學習法,有什么問題,可以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去解決,首先我們要注意在分組時要參照學生的意愿及學生自律能力及學生學習能力的強弱進行合理的分組,一個小組中要有優秀生、中等生、學困生都有,這樣才能起到帶動作用,保證所有學生都可以從這種討論學習中受益。我們還可以安排一個小組組長在教師安排的討論過程中起著管理作用,在平常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組織大家進行討論、研究。小組的確立可以更好地讓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和交流學習經驗,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我們的數學教學尤其是六年級這個關鍵時期,教師要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運用多種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數學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譚世祿.淺論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的有效性[J].數學教學研究,2013(44).
[2]白煥平.論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J].教師觀點,2013(08).
[3]楊阿妮.六年級數學教學學生思維能力培養探析[J].讀與寫,2011(10).
(作者單位 湖南省道縣楊家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