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英 劉峰
摘 要:“師生互動”的教學理念并不是新生事物,古已有之。教師在與學生互動教學中,要善于從交流中發現新問題,并能夠及時運用自己的技能加以解決這些問題。那么,在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思維模式的新課程改革中,教師如何才能與學生做到互動,形成一個積極的教學氛圍。
關鍵詞:師生互動;淺顯認識;教學觀念
一、改變教學觀念,銳意創新
新課程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同時,也將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
改變我們的教育觀、人才觀、思維方式等,特別是教師的教學觀念應轉變。教師不再只是傳授知識,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將應被激活,正如大牌歌星在臺上唱歌一樣,上呼下應。教師如何營造這樣的教學氣氛,主動權完全在教師的手里,教師的角色要徹底地改變,即教師是學生平等的合作者。在新課程的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是極為重要的,沒有互動的教學是難以實施新課程的,或者說是無法體現新課程理念的。這就要求教師從權威中走出來,成為學生的合作者。要和學生一起交流、活動、學習,這樣師生間才能共建一個有利于我們學生健康發展的課堂氛圍。
二、當學生的“孩子王”,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新課程推崇的師生互動教學方式,使師生關系發生了改變,教師那種長期以來高高在上的地位也發生了變化,教師要從知識的權威轉變為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和指導者。
俗話說:“給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師要有淵博的知識,才能在教學中游刃有余,也就是在授課時,任由學生自由發揮,而教師仍有能力組織課堂教學,使之亂而有序,這是教師駕馭教學水平能力的體現。教師應是教學中的首席,是孩子王,是學生的好朋友。教師要貼近學生,與學生拉近距離,心連著心,互動著,才是教學的上策。
三、教師充當參與者,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新課程要求教師把一堂課設計好,引導學生進入互動的學習境界,這一堂課就已經是事半功倍了,這是教師在互動教學中的重要一環,教師充當啟發、促進者的角色,必須要改變過去的“要我學”為“我要學”的學習模式。教師在教學中,必須真切地了解教學內容是否和學生原有知識實際相符,教師的教學方式是否讓學生所接受,學生學習中一些新疑點、新想法恰好是老師教學中意想不到的。
總之“師生互動型”的教學,要始終不懈地將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貫徹落實到底,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創新精神,始終遵循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相互統一的教學規律。
(作者單位 吉林省敦化市江南鎮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