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芬
【摘 要】小學美術欣賞課是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美術素養的重要途徑。小學美術教學大綱明確規定:小學美術以審美教育為核心,繪畫、工藝、欣賞并重,著力培養小學生的審美情趣。這就要求我們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然后了解兒童的美術欣賞心理及欣賞習慣,選擇合適的欣賞教學的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
【關鍵詞】美術欣賞;隨堂欣賞;小學美術
小學美術欣賞課是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美術素養的重要途徑。小學美術教學大綱明確規定:小學美術以審美教育為核心,繪畫、工藝、欣賞并重,著力培養小學生的審美情趣。這就要求我們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然后了解兒童的美術欣賞心理及欣賞習慣,選擇合適的欣賞教學的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本文結合自己多年教學經驗從教材內容的選用,隨堂欣賞,欣賞與操作相結合等幾方面談談對小學美術教學特殊性的認識,與同行們一起來分析美術教學的現狀,揭示美術教學的誤區,使今后的工作更科學一些。
一、應該選好教材和內容。
在小學美術欣賞課中,適當是增加欣賞內容的教材,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展學生的視野。但在選定欣賞教材時,要注意學生的已有認識與欣賞水平及欣賞的心理傾向。因此,教師要選擇與兒童的生活實際相貼近,還要與兒童的認知和欣賞水平相接近的,以接近兒童的最近發展區的,能激發兒童興趣的作品;要選擇的是本身富有兒童情趣的、易于兒童接受與理解的作品。
1.小學低年級欣賞作品富有情趣,符合兒童審美心理,如《小朋友的畫》、 《民間美術欣賞》、《畫家筆下的童年生活》、《繪畫中的動物和花果》等,它們其特點是大腦袋,歪脖子,近大遠小,樹畫在半空等等,五花八門,比例不在準確,表現無拘無束。
2.中年級可以欣賞一些與學生生活接近、學生能理解和接受的作品??梢宰寣W生讓學生初步接觸了解優秀美術作品,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藝術的情感。如《工藝美術的人物形象和動物形象》、工藝作品刺繡、竹編的欣賞等。中年級欣賞課的優秀作品檔次高,起到了指導性的重要作用。
3.高年級的欣賞內容安排比較全面地了解我國造型藝術門類的面貌,除了已經著手的中國畫教學之外還將欣賞的領域擴展到中國優秀古建筑、雕塑、工藝美術作品中去。讓學生了解祖國歷史悠久的藝術文化,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可以隨堂欣賞。
隨堂欣賞課就是在進行繪畫、工藝等教學的同時,插入有關大師或同齡人的作品進行欣賞,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這種欣賞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得很多,比如:在上每一課時,都可以安排學生欣賞文本的圖及資料,并指導學生觀看,讓他們說出作品的美表現在哪里?又如:為了使學生掌握某種美術技能,出示一些合理范畫,也是隨堂欣賞的教學過程。在欣賞過程中,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和人格,以一種平等、博愛、寬容、引導的心態來對待每個學生,使每個學生的身心能夠自由的表現和舒展開來,鼓勵學生從每個不同角度欣賞和感受,教師不輕易批評學生的欣賞不正確,讓每位同學都能輕松地講出自己的感受、觀點,在全班同學激烈的爭論中,讓美內化、升華。
三、注意欣賞與操作相結合。
欣賞教學要善于借助學生繪畫與工藝等美術實踐的“外力”。因此,欣賞教學與工藝、繪畫的教學是相互作用的,相輔相成的。
1.先欣賞后操作。如:我在“民間竹編工藝”欣賞這一課中,首先讓學生欣賞許多本地的漆籃工藝品,在學生被工藝品所吸引時,緊接著播放介紹漆籃工藝的錄像,講解漆籃的制作過程。此時的學生,面對教師給他們準備好的材料,不由自主地動手編了起來。不一會兒,一個個“小玩藝兒”在孩子們的手中誕生了,看那學生的喜歡勁兒,仿佛是什么偉大的創造。這時我就及時引導學生把自己的作品與圖片上的作品和欣賞的實物進行比較,然后作出評價。學生在動手中興趣盎然地欣賞了漆籃工藝。
2.邊欣賞邊操作。先課始導入欣賞:在工藝、繪畫課的開始部分安排一些與本課有關的欣賞內容。如上《剪紙》一課時,在導入階段讓學生欣賞一下剪紙———“窗花”;接著在實踐中穿插欣賞,學生練習時出現困惑,可以把作品再現,提供練習的范例,以欣賞幫助練習,以練習促進欣賞;最后在完成作品時加入欣賞,通過讓學生比較與實踐,能使學生認識到自身作品的優缺點,起到促進的作用,還給學生在練習的基礎上明示發展的方向,誘發學生探求美的興趣與愿望。
四、課前欣賞預習。
傳統美術課教學,欣賞課都是讓學生在沒有足夠的時間觀察、感受一幅作品時,教師就開始講解,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我們可以課前布置預習題,預習的內容是根據本課的教學目的精心設計的一些啟發性的問題。這樣就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去欣賞作品。
如在教學低年級的《有趣的童話神話人物》這一課時,我先布置的預習題是:課本中的這些童話、神話你看過嗎?畫面所表現的內容是故事中的哪一段?畫面中的人物身份、性格特點、神情和動態特征你了解嗎?你知道這些畫是用什么材料畫出來的嗎?你喜歡這些畫嗎?為什么?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每一幅作品,把自己閱讀時的心得和產生的疑問做成小卡片記錄下來,以便課堂討論時使用。而在中高年級的課前預習我一般不提出問題,而是讓學生在閱讀時,自己尋找問題。
多年來,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我充分地認識到欣賞課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重要性,對其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也有了一些體會和認識,我將繼續沿著這個方向前進,在小學美術教學領域開辟新的天地。
(作者單位:福建省永春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