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飛
【摘 要】政治課程內容存在著極強的抽象性,而且課堂教學更為枯燥乏味,很難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生活與政治教學內容相融合,對于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本論文著重研究高中政治新課程人教版教學內容,提出讓生活走進高中政治教學的必要性。
【關鍵詞】高中政治 生活化 創新思維
中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對提出生活教學思想的基礎,即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也就是說,對于知識的接受和理解,不可以局限于課本,而是要善于從生活中接受教育,從社會環境中獲得知識,并將教學內容與實踐相結合。在新課程人教版的高中政治教學內容中,生活始終貫穿于政治教學內容的始終,并且生活邏輯成為了高中政治教學中提升學生素養的重點。
一、樹立生活化教學理念,激發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
(一)生活經驗是政治課程生成和發展的基礎
從建構學的理論出發,對于“學習”的內涵進行深入理解,學習的過程既不是知識的簡單傳遞,也不是知識的轉移,而是學生通過對于知識的理解而建構成為自己對于知識的認識和實踐的過程。也就是說,學習知識的同時,是將日常的直覺經驗融入其中的過程。政治課程的生成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是基礎,更是高中政治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首先在生活經驗中吸取知識,以此為教育的起點,并形成了特有的教育背景。
(二)教師要樹立起生活化的教育理念
教師在實施教育的時候,要以學生的生活經歷和學習經驗作為高中政治施教的基礎,以將學生的潛在學習動力激發起來。那么,高中政治教師面對新的課程改革,既要不斷地完善政治教學,以提升“生活化課堂”的有效性。首先,教師的觀念要與時俱進。政治源自于生活,并依賴于實際生活,那么,開展高中政治教學,就要從生活中尋找教學資源,并不斷地豐富。依賴于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對于學生的綜合技能不斷地提升。其次,教師要真正意義地貼近學生的生活,就要對于進行客觀的自我評價,針對新的教學目標,要建立新的評價觀念,以對自我以準確定位。
二、聯系生活實際,引入到新的政治課程教學中
教師提出一個話題,讓學生根據自己所具備的知識和所積累的生活經驗對于一些生活現象以判斷。針對于學生的回答,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多方面收集資料,或者針對于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列舉一些生活經驗,讓學生結合這些經驗找出問題的答案。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有限,因此對于問題無法徹底解決。教師的作用就是將解答問題的思路定位在生活經驗上,以做到知識的觸類旁通。
比如在《經濟生活》可的教學中,其中的“價格變動的影響”一節,教師從現實出發,引導學生感受商品價格的變動以及其對于現實生活的影響。接著,教師讓學生講一講與價格變化相關的實例。由于學生的生活環境以及對知識內容的理解有所不同,所列舉的實例也會從他們的生活當中取材。當學生列舉到蔬菜價格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點評的方式引入課堂教學主題。冬天的蔬菜價格會相對較高,對于我們的生活會帶來哪些影響呢?對于這樣的影響,應該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夠緩解價格矛盾呢?
三、以教學活動生活化實現教學方法創新
高中政治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歷,在教學方法上,也選擇學生最熟悉的、經驗型的經歷展開教學,通過不斷地創新,讓教學活動轉向生活化。比如,為了將抽象的政治教學更為直觀化、形象化,在教學內容中引入生活中的真實案例,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對于案例中的內容進行剖析。教師要予以適當地引導,以便于學生的討論圍繞著政治課堂教訓內容展開。另外,還要幫助學生創設情境,一方面激發學生的知識潛在能力和情感活躍因子,幫助學生以生活作為背景建立起思維邏輯,針對某一問題與學生共同探討,以共同分析問題的實質。采用這種師生討論的方法,可以讓學生產生平等和尊重之感。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是活躍課堂教學氛圍的有效途徑。采用這種方式,可以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意識,不但會形成想象思維,而且還能夠促動創新思維,以促進學生提高實踐能力。以《供求影響價格》為例。針對于課堂教學內容,學生的學習方向首先要明確下來。運用多媒體輔助,使用課件播放月餅的畫面。關于月餅的價格,在中秋節的前夕往往居高不下,而且在月餅市場上,會出現供不應求的場面。中秋節剛剛過去,月餅的價格不但迅速下跌,而且還會出現了供大于求的局面。這種中秋前后月餅價格所形成的反差,會將學生的興趣帶動起來,激發學生深入思考產生這種市場矛盾現象的原因。
四、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
新的高中政治教學方法,主要所采用的是體驗式教學方法,通過豐富情感經驗,使學生產生體驗意識。對于生活中與政治教學相關聯的內容相對比,聯系各個學科領域中的相關知識,不但完善了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基礎性工作,而且注重強調政治、經濟和文化等等學科理論內容的融會貫通,以將教學的觀點和發展趨向確定下來,充實學生生活經歷的同時,還提高了學生對于政治的實踐應用能力。
結論
綜上所述,政治教學內容來源于生活,并且要在生活中得以應用。因此,對于高中政治課程教學中,要將社會生活注入其中,以構建生活化政治課堂。另外,為了使生活化課堂更為生動而有成效,就要突破傳統的高中英語政治教學模式,建立各方面的溝通,以促成課堂開放、互動的教學環境,以使政治教學更為生動而有活力。
【參考文獻】
[1]黃菊香.讓生活走進高中政治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2(09).
[2]王愛潔.讓生活走進高中政治教學[J].大觀周刊,2012(04).
[3]于敏.讓生活走進政治課堂 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J].滄州師范學院學報,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