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
摘 要:我國的教學改革的不斷加強深入對高中的數學教學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21世紀是我國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的實施階段,同時也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時期。在新課程理念影響下,高中數學教學的理念方法也得到了很大的轉變。本文主要就當前的高中數學教學方法在新課程的理念之下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探究,希望能夠對此領域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高中數學;教學方法
一、新課程理念的高中數學教學方法的基本概述
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在高中的數學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影響和作用,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數學課程的改革最基本的目的就是使得學生能夠得到全面且持續和諧的發展,使素質教育的理念得到充分的展現。這就要求教師對高中數學的自身特點進行考慮,同時和學生一起遵循高中數學學習的心理的規律。根據新課程的相關要求,其最為主要的特點就是學習的主動性以及獨立性和獨特性、體驗性、問題性[1]。
二、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教學方法探究
在新課程理念得到深入以來,高中數學教學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最為常用的數學教學方法就是探究性教學方法,這一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比較有效。所謂的數學探究性學習就是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獨立探究的學習行為和過程,其最為主要的目的就是改變以往學生被動學習的方式,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和培養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意識[2]。數學探究性學習有著一些基本的特征:主體性特征、開放性特征、過程性特征、自主性特征、探究性特征。數學探究性學習的具體方法包括學法式探究、領悟式探究和空白式探究。例如圓錐曲線這一課時中的一個問題:
設圓C與兩圓(x+√5)2+y2=4,
(x-√5)2+y2=4中的一個內切,另一個外切。
從而來對C的圓心歸集L的方程。這樣老師就可以充分對學生進行啟發,也就是空白探究,把相離以及半徑的相等兩圓一個是外切一個是內切的圓心軌跡是何種圖形?從而讓學生進行認真的探究。高中數學教學方法的實施最為重要的就是要能夠從教學的觀念上進行轉變。數學教師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對新課程的理念的實施可能還不能很好適應。這就需要數學老師在人才觀、教育質量觀和教育價值觀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轉變。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是對新課程理念以及素質教育實施的關鍵。所以教師要在數學教學方法生能夠達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開發學生學習潛力的目的。
對作業訓練系統的改進是數學教學方法得以有效實施的重要保障,要能夠充分地對數學的知識進行掌握。從以往的教學過程看,作業的功能只是停留在對知識的鞏固和技能的強化方面,而在學生的能力培養上沒有重視。實踐性以及探究性的作業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一個重要考核的方法,作業是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檢驗的重要途徑。總而言之,對課堂教學的方法追求有著多種多樣的渠道,但是只有找到真正適合的教學方法才能夠對學生的進步起到促進作用。要想新課標理念的有效性得到實現,數學老師就要對課堂時間進行高效的利用。這就需要老師在課堂的導入方面有所發揮,能夠使課堂的氛圍有情趣。這樣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3]。
教師的教學素養上要提高,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來充分地認識到自己對學生的作用是引導者、參與者以及促進者,要使課堂的氛圍更具開放民主的色彩。不管是教學的理念或者是方法,最為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夠使得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進步。要能夠著眼于高中數學的知識特點進行教學,把情趣教學帶到課堂中去,實現教學方法的有效性。要能夠對數學知識進行擴展,在定性以及定量的評價上加以重視,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現如今,我國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得到了加強。高中數學新課程的改革也已經得到了深入的推進,并起到了相應的作用。要能夠對高中數學的教學方法加以充分的重視,使學生在全面素質的提高上得到有效的體現。
參考文獻:
[1]周 偉.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概念的教學策略探討[J].考試周刊,2011(47).
[2]趙宏宇.課改模式下研究性學習與數學開放題的聯系[J].家教世界,2012(20).
[3]游永興.高中新課標下的高等數學教學內容改革[J].中國電力教育,2011(14).
(作者單位:重慶市墊江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