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倩
摘 要: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發揮內隱學習的作用,有助于深化教學活動改革,提高英語教育教學效率。在幼兒英語教學中,以內隱學習理論為指導,以情感為依托,以體驗為途徑,充分挖掘幼兒智慧潛能,使幼兒學習過程中的認知與情意和諧統一,讓幼兒愛上英語,快樂學習。
關鍵詞:幼兒英語;內隱學習;學習情感;教學效率
我們應該在幼兒英語啟蒙教學中,積極創設一些適宜于內隱學習的外部條件,始終“以趣為先,以情為重,以實為要”,讓幼兒走好第一步。本文聚焦于內隱學習在幼兒英語學習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來培養幼兒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情趣,提高幼兒學習英語的效率,讓其愛上英語,快樂學習。
一、內隱學習與情感培養
英語內隱學習顧名思義,就是內隱學習理論結合英語學科特點在英語學科領域內的應用。幼兒所進行的英語內隱學習是無意識的,具有無意體驗性,包括兩層含義:一是英語內隱學習完全是在幼兒的無意之中進行的,強調環境對幼兒潛在的影響。英語知識內隱地儲存在潛意識中,雖然不能有意識地加以描述和提取,卻能在遇到與學習情景類似的情境時自動提取。二是英語內隱學習過程是發生在幼兒的親身體驗中,以語感、情感、人文精神等抽象的程序性知識為主。
英語教學活動中,情感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激發幼兒的學習動機,引發和維持幼兒思維,提高教學效率。通過英語活動如誦兒歌、做游戲等,感受英語的韻律美,體驗英語學習的快樂。在這個過程中游戲形式是外顯的,而對語感、詞匯等愉快的體驗則是無意識的,正是在這樣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的作用下,逐步培養和豐富了幼兒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情感,并無意識地建立起積極情感和英語學習的聯結。幼兒感受到英語學習的快樂后,逐漸產生了興趣,這一個有效的助推器使幼兒建構起這樣一種認識:英語學習是一個充滿探索的、愉快、享受的過程……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幼兒愛上英語課,愛上英語。
二、多方位體驗學習樂趣,培養“興趣”
1.誦兒歌,自信是關鍵。兒歌的語言簡潔明快,內容通俗易懂,韻律瑯瑯上口,體現了英語的一種韻律美,更能博得幼兒的喜愛。將學習內容要求和學習的信心融于兒歌中,一方面告訴幼兒如何學習英語;另一方面可以使幼兒體驗到兒歌的韻律美,以愉快飽滿的情緒狀態進入學習,使英語活動成為幼兒主動探索的快樂過程。
2.做游戲,輕松是保證。游戲將教學活動與活動組織有機地整合在一起,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幼兒興趣,而且充分地調動了幼兒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其主體地位。當幼兒還沉浸在游戲帶給他們的快樂中時其實他們已經掌握了所學的知識。
這些不同活動模式的共同點就是將英語教學內容和幼兒的親身體驗相聯系。幼兒學習的生詞生句是陳述性知識,而玩游戲、做動作屬于程序性知識。程序性知識的提取是無意識的,不需要意識努力,將兩者結合,可以相互促進,在提取學會的生字時就會比較容易。
3.說贊賞,評價需及時。一種具有吸引力的表揚方式更容易達到效果。以活動“finger”為例,我用手做出一只小鳥的造型,嘴巴一開一合的會說”good”。我抓住任何一個可表揚的機會,將“小鳥”送出,當“小鳥”從孩子面前輕輕飛過:“咕嘎,咕嘎,good!”他們欣喜若狂,并以得到“小鳥”的good為榮。幼兒相互夸獎的效果甚佳,得到同伴的贊美讓幼兒更自信。
三、調動多感覺通道,刺激“情趣”的養成
聽覺和視覺的參與是幼兒學習英語必不可缺的感覺通道。教師適當設計TPR的繪畫活動可以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幫助幼兒更好地記憶教學內容。如在水果復習活動中,我采取了分組競賽繪畫的方式。由我來說需要畫出的英文,幼兒分別到黑板畫出圖畫,并以接力的方式繼續。最后以速度和準確度為標準評判,畫得又快又好的一組獲勝,贏得獎品。加入音樂律動歌曲的英語教學讓幼兒感到輕松和歡快。
利用“強化感受,淡化分析”的教學策略,提升幼兒英語學習的“情趣”,既是幼兒教學的主要策略,也是內隱教學的主要特征。
四、創設實踐情境,激發“理趣”的形成
1.情境表演,大膽表達。幼兒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并有強烈的表演欲望。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積極創設生活化情境,讓幼兒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每一句英語的含義。例如:教師創設按門鈴、拜訪朋友的情境,使用與當前情景直接相關的英語,并輔以大量的動作和表情,然后再讓幼兒開門、請朋友的游戲。在活動 “shopping”中,我設計了日常購物情景,讓幼兒親自扮演售貨員和顧客,在真實的場景中,理解和鞏固教學內容。以這種方式學習英語,幼兒即理解又能學以致用。在有了一定量的詞匯、句型后,可以讓幼兒自由組合進行表演。
2.形象教具,個性表達。皮亞杰指出:兒童活動受興趣和需要支配。教師在課堂上利用實物、直觀教具等教學手段,盡量創設情景和語境,讓幼兒進行豐富有趣的對話活動。運用直觀教具進行教學形象逼真、生動活潑,幼兒容易理解,樂于接受,印象深刻,有助于記憶,且適合于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能喚起幼兒的有意注意,可以最大限度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好奇性,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增強幼兒的求知欲,提高教學效果⑤。以學習動物名稱為例,我帶來了手指玩具,用自我介紹的方式引起動物名稱,”Hello,Im a……How do you do!”而后讓幼兒手戴玩偶,學說句子和新單詞。這樣,幼兒爭先恐后地搶著說,大家興趣很高。在學習表示顏色的句子和單詞時,我設計了一個“幸運轉盤”,轉盤上面有七種顏色,教師問:” What colour is it?”幼兒紛紛舉手回答:red,green,blue… …最后教師轉動轉盤,猜對的幼兒嘉獎一件小禮物。這樣,不但激發了幼兒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而且記憶深刻。
3.實踐應用,滲透生活。教師要有計劃、有目的地設置安排一定的情景畫面、活動工具和動手材料。在觀察、操作中引發幼兒對英語的反應和使用。如我班生物角環境設置,在花圃欄的屋頂上寫上“flower”,提醒標志“請勿觸碰”下備注英文“dont touch them!”;如喝水常規活動中,用”go”和”wait”提醒幼兒拿放杯子。這些設置給了幼兒以直接的刺激和潛移默化的影響。又如英語活動角,它是一個讓幼兒通過對實物、圖片、頭飾等物品的擺弄和操作,在游戲中運用英語的一個區域。十分吸引孩子,孩子們只要一有空,就會主動地指讀單詞,或是拿起指偶,兩兩結伴玩語言游戲,愉快地游樂于英語語言的氣氛中。
五、結束語
我們在以內隱學習理論為實踐指導的幼兒英語教學上,始終以情感為依托,以體驗為途徑,充分挖掘幼兒智慧潛能,讓學習過程中的認知與情意和諧統一。我們努力讓教學設計符合幼兒的心理需求,滿足幼兒的求知饑渴,讓幼兒享受學習。我們希望如人們愛上下棋讓思維敏捷,愛上作畫會開闊思維一樣,讓幼兒愛上英語,豐富情感,豐富想象,達成良好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