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思山
摘 要:開展美術教育的目的不僅僅包括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培養,還包括對學生感知、認知、創造、審美等方面能力的培養。美術課程作為人文精神的集中體現,它的誕生打破了其他科學的局限,逐漸將審美活動延伸到生活和身心的各個方面。本文筆者主要就美術教育與人精神培養進行了探討,希望為相關領域的研究者和學者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美術教育;人文精神培養;途徑策略
美術作為一種視覺藝術,它主要是通過記憶和想象對人類的文化和歷史進行描述,是人們進行情感表達的一種重要工具。然而,美術教育則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世界,幫助人們對善、惡、美、丑進行區分,更加重視對人們信仰的培養。因此在美術教育中重視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是當前教育的重要任務。
一、美術教育與人文精神的關系分析
1.美術教育可以促進人性趨于完美
正如美術課程標準中講到的,美術學習已經不是單純的技能訓練,而是一種文化學習。學習美術,能夠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到人的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另外美術教育通過一種廣泛的文化情境幫助學生認識到美術的特征和美的體現,從而培養學生樹立起對我國優秀美術的熱愛,更加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2.人文精神培養促進美術教育發展
人文精神的培養能夠進一步讓學生在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同時,不斷形成人文素養,提高生活質量,促進身心健康發展。不僅如此,人文精神可以激發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實踐操作能力,從而使審美和創造得到提升,這有助于豐富美術作品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品味。
二、當前美術教育中人文精神培養現狀及問題
1.重功利輕價值,制約學生本性發展
雖然我國提出素質教育已經很多年了,但是因為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有些學生當時選擇美術只為了應付高考,很多高中學校在設置美術課的時候,也是完全遵循考試的要求,這樣導致學生不是真正為了美術而學美術,學生的本性價值被忽視,這直接弱化了素質教育中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目的。長期下去,美術教育的內在價值逐漸被功利價值所取代,這樣培養出的大量對美術具有別有用心的學生,很難真正領悟美術的真正價值和意義。
2.輕視美術創造,難以培養學生人文素養
從當前學校開展美術教育來看,絕大部分都是以教師在學生面前進行講解和示范,學生再根據教師的師范進行模仿,并將此作為學生學習好壞的衡量標準。這種規范化和集體化的教學其實是根據學生的共性進行施教的,也就是主要是將培養學生的共性作為教學的重點,忽略了學生個性發展教育。這種將學生的共性作為目標的教學模式,不斷削減了學生的創造性,忽略了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讓學生在美術創造中失去了培養靈感的土壤。
3.忽略了學生情感體驗的需要
為了充分順應素質教育,當前美術欣賞教材的內容也更加趨于豐富,但是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片面的注重對學生教學知識和美術技巧的傳授,忽略了讓學生自己體味教材中蘊含的人文精神,導致學生很難將美術作品跟生活有效結合起來,內心很難跟作品產生強烈的共鳴,容易打擊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這容易導致美術課堂缺乏生氣,學生不能體會到學習美術帶來的喜悅,甚至存在想換專業的想法。
三、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途徑
1.轉變美術教師的人文意識
要在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作為美術教師首先要轉變自身的觀念,通過不斷學習、充電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只有這樣才能在自身的教學環節中更加透徹地展現人文精神,不斷感染學生,這樣也容易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學生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從教師那里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培養自身的人文素養。因此美術教育教師要充分意識到人文精神在教學中的作用,充分把握人文精神對學生學習美術的巨大作用,讓自己成為人文精神的受益者,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將人文精神培養貫穿在自身的教學中。
2.通過生活不斷豐富美術教育的人文資源
生活本身就是一門藝術,因此美術教師要充分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感受生活體味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美。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出發:一是指導學生養成尊重和熱愛生活的態度,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和審美趣味,并實現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二是教師可以將自身的生活經歷和美感通過美術作品的方式展現出來,跟學生共同分享美術產生的美。美術教學跟生活聯系越緊密,就越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將生活帶入課堂。充分利用生活這個寶貴資源,引導學生從生活中進行藝術選材。
3.通過所感體會美術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從古自今,通過美術形式對情感和思想進行傳遞已經是整個人類社會中一種重要的方式。縱觀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歷史階段的美術作品不僅概括了人類歷史,更是對人文精神的一種肯定和贊美。因此可以讓學生通過對美術作品的視覺體驗和觸覺感受,不僅能夠可以幫助他們準確捕捉到作品內涵,從而加深對人文精神的理解。
4.通過情感體驗表達美術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美術作為人類情感和精神表現的一種方式,是情感交流的一種媒介。不管哪種表現形式的美術都必然具有一定的情感和思想,美術作品中的形、質、色作為人類情感的載體,是體現在人感官的一種直觀形象和符號,容易喚起人們內心的情感體驗。學生將美術學習跟自己的情感生活聯系起來,運用美術方式對情感進行表達,可以及時讓學生的不良情感、情緒得到釋放和宣泄,從而不斷健全自身的人格、陶冶自己的情操。
參考文獻:
[1]黃麗.如何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J].教學月刊(大學版)2011(12):114-115.
[2]夏永梅.大學美術教學中人文精神的缺少和重構[J].美術教育研究2011(11):208-28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