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蘭
摘 要:人力資源管理是一門專業應用的課程,如只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企業的人才需求,要提高學生的人力資源專業應用能力,必須創新教學方法。本文著重在人力資源專業課程教學方法的創新模式,分模塊化教學,校企合作的新方式等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8-0166-02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將人力作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第一資源,企業經營者逐漸意識到未來競爭的決定性因素是人力資源的競爭,因此,企業很需要熟悉和掌握人力資源管理知識的人才加入企業。結合企業的熱切需求,各大高職院校幾乎都在開展人力資源管理的課程。本文主要就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內容如何切合學生學習發展,適合企業應用方面而進行教學的問題探討。
一、高職院校開設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必要性
西方國家很早就提出的人力資源管理這個科學,我們國家起步比較相對較晚,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現代企業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專業要求也日趨成熟和規范。現代企業管理已經從傳統的人事管理觀念轉變為現代人力資源管理觀念,把人放在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位置上。因此,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的工作要求越來越高。
高職院校根據現代企業發展的需要,開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是順應國家和企業的要求,因此,很多高校已逐漸把人力資源管理的專業設置為核心專業課程之一,通過課程的設計把大學生培養既懂得專業知識,又要有誠實守信、敬業奉獻的精神以及具備創新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社會交往的能力。因此,高職院校開設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目前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存在的問題分析
1.把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定位為理論教學課程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環境的不斷變化,高校很清楚認識到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在企業中的作用,企業很需要有專業能力的人力資源管理者,由此高職院校紛紛開展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由于人力資源管理有眾多的理論課本,開課容易,授課也相對容易,很多院校沒有對企業需要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性人才的作用進行調查研究,簡單地認為學生學習了人力資源管理知識就可以輸送出去。因此,就只把這門課程作來純理論課程開設,沒有投入實訓教學設施。學生純理論接受課程學習,遺忘率和實踐應性能力很低,這也是目前企業反應現在的大學生應用能力差的原因之一。
2.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師資力量不足
很多高職院校為了節約成本,招聘的師資水平參差不齊,較多老師是剛從高校畢業,沒有教學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經驗,即便高校有開展實訓教學,也會因教師實踐經驗不足而導致教學效果差,那么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就效果和應用能力就較難得到提高。
3.高職院校硬件設施不足
高職院校由于經費等種種問題,很少建立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實訓設施。人力資源管理知識分模塊化教學,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也是模塊化管理,目前很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已經實現模塊軟件化管理,軟件化管理可以使企業管理效率更高。倘若學校也開展軟件實訓課程,學生可以更直觀學習人力資源管理的重大知識,更能理解人力資源模塊管理的原理。
4.高職院校沒有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職業化引導〖HJ1.52mm〗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工作屬于職業資格的工作,企業在招聘人力資源管理者時除考慮經驗外,越來越重視人力資源管理資格證的應聘者。但據統計在校學生通過率較低,原因主要是學生很難綜合運用人力資源管理知識分析案例。再者很多學生并不是因為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有興趣,而是為了更容易找到工作而盲目考證。高校若不結合企業的需要和學生發展作好考證的指引,學生則不知道自己的目 標方向在哪里,就業就會面臨很大的困難。
三、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的改革策略
目前企業亟待需要實踐型的人力資源工作者,但有工作經驗的人力資源管理者并不多,因此需要高職院校培養出企業所需求的既要有理論又經得起實踐考驗的專業性人才。為此,筆者結合教學和企業管理的經驗對人力資源專業教學提出了一些改革設想。
(1)改變教育觀念。任何教育的改革必先改變教育工作者的觀念,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改革首先要改變理論教學的觀念,以“理論知識實,實踐能力強”理念培養復合人才為指導思想,加大人力資源專業課程實踐教學的比重,結合企業現狀,以學生為主體,逐步實現由專業對口教育,將理論知識傳授為主向實踐能力培養為主,向注重個性化培養的方式轉變。
〖BW((5mm,,)〗〖BG(〗〖BHDWG5mm,WK17mm,WK144mm,WK17mmW〗〖SQ*6〗·〖HT5"H〗問題探討·〖HT5SS〗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改革策略探討〖BHDFG0.5mm〗〖BG)〗〖BW)〗
(2)創新完善實踐教學方法。改變傳統教學方法,以創新實踐為導向,系統全面地設計實踐教學計劃和方案,增加實務教材和實例的教學內容,進行模擬教學演示,圍繞專業培養目標設計實踐課程體系。高職院校可以選取實用性較強的人力資源教材,并按照社會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的就業素質要求和經濟發展水平及時調整和拓展實踐教學內容,以改變現有教材脫離實際、缺乏特色的弊病。創新更多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如可融合拓展訓練和行動導向的方法,運用科學的方法,如頭腦風暴法、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增強課堂氣氛,引導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3)結合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的實際應用,進行模塊化實踐教學方法。人力資源管理的六大模塊在企業實際應用中是相互銜接、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有效管理體系。教師可根據六個模塊在企業中的實際應用改革實踐教學方法,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通過實踐鍛練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具體的教學方法和學生應掌握的知識技能如表1所示。
(4)創新課余教學模式。人力資源管理是應用性較強的專業課程,學生在校學習較少機會接觸企業的管理模式和應用方法。畢業前能進入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實習的學生極為少數。學校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課程內容的基礎上更多地了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運作模式,提高應用能力呢?筆者從校企合作的角度分析,除了學校增強合作力度外,可以定期或不定期邀請不同行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者進校開設講座,開通學生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JP+1〗者面對面的互動教學新模式,更近距離地接觸人力
(5)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執業資格考試。隨著企業對于具備專業背景和職業素養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的需求劇增,人力資源職業資格證被業內人士認為是“發展勢頭最好的證書之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越來越專業化,在招聘環節中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執業資格證書也越來越重視,學校如果在考證方面給學生增加更多的考前培訓,為學生提供更方便的考證平臺,可以提高學生的就業率。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在我國起步較晚,但我國經濟發展很快,人力資源管理在近幾年也迅速發展,尤其在應用能力方面在企業管理中突顯重要,人力資源已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高職院校要改變傳統的理論教學模式,重視創新實踐教學環節,不斷探索改革策略,以適應社會和企業的發展,那么學生才能真正學到知識,才能將知識學以致用。
〖BF〗參考文獻:
[1][美]彼得·德魯克.管理的實踐[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2]胡志剛,趙效.中國企業核心競爭力經典:人力資源[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
[3]趙曙明.中國企業集團人力資源管理戰略研究[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4]南志珍.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產學結合的探索[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9).
[5]朱新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研究現狀與改革[J].中國水運(學術版),2006(12).
[6]王平安.淺談職教教實踐教學的內涵[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34).
[7]張偉東.通信高職教育校本課程開發的理論與實踐[J].繼續教育研究,2009(4):118-120.
責任編輯 朱守鋰
摘 要:人力資源管理是一門專業應用的課程,如只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企業的人才需求,要提高學生的人力資源專業應用能力,必須創新教學方法。本文著重在人力資源專業課程教學方法的創新模式,分模塊化教學,校企合作的新方式等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8-0166-02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將人力作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第一資源,企業經營者逐漸意識到未來競爭的決定性因素是人力資源的競爭,因此,企業很需要熟悉和掌握人力資源管理知識的人才加入企業。結合企業的熱切需求,各大高職院校幾乎都在開展人力資源管理的課程。本文主要就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內容如何切合學生學習發展,適合企業應用方面而進行教學的問題探討。
一、高職院校開設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必要性
西方國家很早就提出的人力資源管理這個科學,我們國家起步比較相對較晚,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現代企業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專業要求也日趨成熟和規范。現代企業管理已經從傳統的人事管理觀念轉變為現代人力資源管理觀念,把人放在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位置上。因此,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的工作要求越來越高。
高職院校根據現代企業發展的需要,開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是順應國家和企業的要求,因此,很多高校已逐漸把人力資源管理的專業設置為核心專業課程之一,通過課程的設計把大學生培養既懂得專業知識,又要有誠實守信、敬業奉獻的精神以及具備創新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社會交往的能力。因此,高職院校開設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目前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存在的問題分析
1.把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定位為理論教學課程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環境的不斷變化,高校很清楚認識到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在企業中的作用,企業很需要有專業能力的人力資源管理者,由此高職院校紛紛開展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由于人力資源管理有眾多的理論課本,開課容易,授課也相對容易,很多院校沒有對企業需要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性人才的作用進行調查研究,簡單地認為學生學習了人力資源管理知識就可以輸送出去。因此,就只把這門課程作來純理論課程開設,沒有投入實訓教學設施。學生純理論接受課程學習,遺忘率和實踐應性能力很低,這也是目前企業反應現在的大學生應用能力差的原因之一。
2.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師資力量不足
很多高職院校為了節約成本,招聘的師資水平參差不齊,較多老師是剛從高校畢業,沒有教學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經驗,即便高校有開展實訓教學,也會因教師實踐經驗不足而導致教學效果差,那么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就效果和應用能力就較難得到提高。
3.高職院校硬件設施不足
高職院校由于經費等種種問題,很少建立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實訓設施。人力資源管理知識分模塊化教學,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也是模塊化管理,目前很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已經實現模塊軟件化管理,軟件化管理可以使企業管理效率更高。倘若學校也開展軟件實訓課程,學生可以更直觀學習人力資源管理的重大知識,更能理解人力資源模塊管理的原理。
4.高職院校沒有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職業化引導〖HJ1.52mm〗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工作屬于職業資格的工作,企業在招聘人力資源管理者時除考慮經驗外,越來越重視人力資源管理資格證的應聘者。但據統計在校學生通過率較低,原因主要是學生很難綜合運用人力資源管理知識分析案例。再者很多學生并不是因為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有興趣,而是為了更容易找到工作而盲目考證。高校若不結合企業的需要和學生發展作好考證的指引,學生則不知道自己的目 標方向在哪里,就業就會面臨很大的困難。
三、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的改革策略
目前企業亟待需要實踐型的人力資源工作者,但有工作經驗的人力資源管理者并不多,因此需要高職院校培養出企業所需求的既要有理論又經得起實踐考驗的專業性人才。為此,筆者結合教學和企業管理的經驗對人力資源專業教學提出了一些改革設想。
(1)改變教育觀念。任何教育的改革必先改變教育工作者的觀念,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改革首先要改變理論教學的觀念,以“理論知識實,實踐能力強”理念培養復合人才為指導思想,加大人力資源專業課程實踐教學的比重,結合企業現狀,以學生為主體,逐步實現由專業對口教育,將理論知識傳授為主向實踐能力培養為主,向注重個性化培養的方式轉變。
〖BW((5mm,,)〗〖BG(〗〖BHDWG5mm,WK17mm,WK144mm,WK17mmW〗〖SQ*6〗·〖HT5"H〗問題探討·〖HT5SS〗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改革策略探討〖BHDFG0.5mm〗〖BG)〗〖BW)〗
(2)創新完善實踐教學方法。改變傳統教學方法,以創新實踐為導向,系統全面地設計實踐教學計劃和方案,增加實務教材和實例的教學內容,進行模擬教學演示,圍繞專業培養目標設計實踐課程體系。高職院校可以選取實用性較強的人力資源教材,并按照社會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的就業素質要求和經濟發展水平及時調整和拓展實踐教學內容,以改變現有教材脫離實際、缺乏特色的弊病。創新更多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如可融合拓展訓練和行動導向的方法,運用科學的方法,如頭腦風暴法、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增強課堂氣氛,引導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3)結合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的實際應用,進行模塊化實踐教學方法。人力資源管理的六大模塊在企業實際應用中是相互銜接、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有效管理體系。教師可根據六個模塊在企業中的實際應用改革實踐教學方法,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通過實踐鍛練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具體的教學方法和學生應掌握的知識技能如表1所示。
(4)創新課余教學模式。人力資源管理是應用性較強的專業課程,學生在校學習較少機會接觸企業的管理模式和應用方法。畢業前能進入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實習的學生極為少數。學校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課程內容的基礎上更多地了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運作模式,提高應用能力呢?筆者從校企合作的角度分析,除了學校增強合作力度外,可以定期或不定期邀請不同行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者進校開設講座,開通學生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JP+1〗者面對面的互動教學新模式,更近距離地接觸人力
(5)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執業資格考試。隨著企業對于具備專業背景和職業素養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的需求劇增,人力資源職業資格證被業內人士認為是“發展勢頭最好的證書之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越來越專業化,在招聘環節中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執業資格證書也越來越重視,學校如果在考證方面給學生增加更多的考前培訓,為學生提供更方便的考證平臺,可以提高學生的就業率。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在我國起步較晚,但我國經濟發展很快,人力資源管理在近幾年也迅速發展,尤其在應用能力方面在企業管理中突顯重要,人力資源已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高職院校要改變傳統的理論教學模式,重視創新實踐教學環節,不斷探索改革策略,以適應社會和企業的發展,那么學生才能真正學到知識,才能將知識學以致用。
〖BF〗參考文獻:
[1][美]彼得·德魯克.管理的實踐[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2]胡志剛,趙效.中國企業核心競爭力經典:人力資源[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
[3]趙曙明.中國企業集團人力資源管理戰略研究[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4]南志珍.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產學結合的探索[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9).
[5]朱新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研究現狀與改革[J].中國水運(學術版),2006(12).
[6]王平安.淺談職教教實踐教學的內涵[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34).
[7]張偉東.通信高職教育校本課程開發的理論與實踐[J].繼續教育研究,2009(4):118-120.
責任編輯 朱守鋰
摘 要:人力資源管理是一門專業應用的課程,如只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企業的人才需求,要提高學生的人力資源專業應用能力,必須創新教學方法。本文著重在人力資源專業課程教學方法的創新模式,分模塊化教學,校企合作的新方式等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8-0166-02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將人力作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第一資源,企業經營者逐漸意識到未來競爭的決定性因素是人力資源的競爭,因此,企業很需要熟悉和掌握人力資源管理知識的人才加入企業。結合企業的熱切需求,各大高職院校幾乎都在開展人力資源管理的課程。本文主要就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內容如何切合學生學習發展,適合企業應用方面而進行教學的問題探討。
一、高職院校開設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必要性
西方國家很早就提出的人力資源管理這個科學,我們國家起步比較相對較晚,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現代企業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專業要求也日趨成熟和規范。現代企業管理已經從傳統的人事管理觀念轉變為現代人力資源管理觀念,把人放在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位置上。因此,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的工作要求越來越高。
高職院校根據現代企業發展的需要,開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是順應國家和企業的要求,因此,很多高校已逐漸把人力資源管理的專業設置為核心專業課程之一,通過課程的設計把大學生培養既懂得專業知識,又要有誠實守信、敬業奉獻的精神以及具備創新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社會交往的能力。因此,高職院校開設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目前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存在的問題分析
1.把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定位為理論教學課程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環境的不斷變化,高校很清楚認識到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在企業中的作用,企業很需要有專業能力的人力資源管理者,由此高職院校紛紛開展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由于人力資源管理有眾多的理論課本,開課容易,授課也相對容易,很多院校沒有對企業需要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性人才的作用進行調查研究,簡單地認為學生學習了人力資源管理知識就可以輸送出去。因此,就只把這門課程作來純理論課程開設,沒有投入實訓教學設施。學生純理論接受課程學習,遺忘率和實踐應性能力很低,這也是目前企業反應現在的大學生應用能力差的原因之一。
2.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師資力量不足
很多高職院校為了節約成本,招聘的師資水平參差不齊,較多老師是剛從高校畢業,沒有教學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經驗,即便高校有開展實訓教學,也會因教師實踐經驗不足而導致教學效果差,那么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就效果和應用能力就較難得到提高。
3.高職院校硬件設施不足
高職院校由于經費等種種問題,很少建立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實訓設施。人力資源管理知識分模塊化教學,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也是模塊化管理,目前很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已經實現模塊軟件化管理,軟件化管理可以使企業管理效率更高。倘若學校也開展軟件實訓課程,學生可以更直觀學習人力資源管理的重大知識,更能理解人力資源模塊管理的原理。
4.高職院校沒有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職業化引導〖HJ1.52mm〗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工作屬于職業資格的工作,企業在招聘人力資源管理者時除考慮經驗外,越來越重視人力資源管理資格證的應聘者。但據統計在校學生通過率較低,原因主要是學生很難綜合運用人力資源管理知識分析案例。再者很多學生并不是因為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有興趣,而是為了更容易找到工作而盲目考證。高校若不結合企業的需要和學生發展作好考證的指引,學生則不知道自己的目 標方向在哪里,就業就會面臨很大的困難。
三、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的改革策略
目前企業亟待需要實踐型的人力資源工作者,但有工作經驗的人力資源管理者并不多,因此需要高職院校培養出企業所需求的既要有理論又經得起實踐考驗的專業性人才。為此,筆者結合教學和企業管理的經驗對人力資源專業教學提出了一些改革設想。
(1)改變教育觀念。任何教育的改革必先改變教育工作者的觀念,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改革首先要改變理論教學的觀念,以“理論知識實,實踐能力強”理念培養復合人才為指導思想,加大人力資源專業課程實踐教學的比重,結合企業現狀,以學生為主體,逐步實現由專業對口教育,將理論知識傳授為主向實踐能力培養為主,向注重個性化培養的方式轉變。
〖BW((5mm,,)〗〖BG(〗〖BHDWG5mm,WK17mm,WK144mm,WK17mmW〗〖SQ*6〗·〖HT5"H〗問題探討·〖HT5SS〗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改革策略探討〖BHDFG0.5mm〗〖BG)〗〖BW)〗
(2)創新完善實踐教學方法。改變傳統教學方法,以創新實踐為導向,系統全面地設計實踐教學計劃和方案,增加實務教材和實例的教學內容,進行模擬教學演示,圍繞專業培養目標設計實踐課程體系。高職院校可以選取實用性較強的人力資源教材,并按照社會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的就業素質要求和經濟發展水平及時調整和拓展實踐教學內容,以改變現有教材脫離實際、缺乏特色的弊病。創新更多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如可融合拓展訓練和行動導向的方法,運用科學的方法,如頭腦風暴法、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增強課堂氣氛,引導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3)結合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的實際應用,進行模塊化實踐教學方法。人力資源管理的六大模塊在企業實際應用中是相互銜接、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有效管理體系。教師可根據六個模塊在企業中的實際應用改革實踐教學方法,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通過實踐鍛練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具體的教學方法和學生應掌握的知識技能如表1所示。
(4)創新課余教學模式。人力資源管理是應用性較強的專業課程,學生在校學習較少機會接觸企業的管理模式和應用方法。畢業前能進入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實習的學生極為少數。學校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課程內容的基礎上更多地了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運作模式,提高應用能力呢?筆者從校企合作的角度分析,除了學校增強合作力度外,可以定期或不定期邀請不同行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者進校開設講座,開通學生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JP+1〗者面對面的互動教學新模式,更近距離地接觸人力
(5)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執業資格考試。隨著企業對于具備專業背景和職業素養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的需求劇增,人力資源職業資格證被業內人士認為是“發展勢頭最好的證書之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越來越專業化,在招聘環節中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執業資格證書也越來越重視,學校如果在考證方面給學生增加更多的考前培訓,為學生提供更方便的考證平臺,可以提高學生的就業率。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在我國起步較晚,但我國經濟發展很快,人力資源管理在近幾年也迅速發展,尤其在應用能力方面在企業管理中突顯重要,人力資源已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高職院校要改變傳統的理論教學模式,重視創新實踐教學環節,不斷探索改革策略,以適應社會和企業的發展,那么學生才能真正學到知識,才能將知識學以致用。
〖BF〗參考文獻:
[1][美]彼得·德魯克.管理的實踐[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2]胡志剛,趙效.中國企業核心競爭力經典:人力資源[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
[3]趙曙明.中國企業集團人力資源管理戰略研究[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4]南志珍.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產學結合的探索[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9).
[5]朱新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研究現狀與改革[J].中國水運(學術版),2006(12).
[6]王平安.淺談職教教實踐教學的內涵[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34).
[7]張偉東.通信高職教育校本課程開發的理論與實踐[J].繼續教育研究,2009(4):118-120.
責任編輯 朱守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