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慶華
摘要:對于當前的高中英語的教學現(xiàn)狀,教師們也在響應著《新課程標準》的號召,不斷地探索著有效的教學策略來實現(xiàn)培養(yǎng)高素質(zhì),綜合能力強的一些研究性人才。而課堂教學是實現(xiàn)這一切的根本途徑之一。因此,教師對于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手段和策略進行不斷的探索和研究也是應社會不斷進步之所求。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將高中階段的英語知識系統(tǒng)化,全面化地植入學生的腦海中是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
關鍵詞:高中英語 有效教學策略
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已經(jīng)處于英語教學的一個高級階段。尤其對于當代的學生來說,學習好高中英語已經(jīng)不僅僅面對的是嚴格的高考,更嚴峻的考驗則是在高中畢業(yè)以后在社會中對英語的實踐與應用。因此,制勝高考,在高考中取得優(yōu)秀驕人的成績已經(jīng)不能滿足當代學生發(fā)展的要求,而且,這種一直以成績來挑選學生的教學方案也終將被社會淘汰。教師必須追隨著社會發(fā)展的腳步,不斷探求更新更有效的教學策略來解決課堂枯燥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的學習效率更高。
一、什么是新課程標準,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是什么
1.新課程標準是國家在傳統(tǒng)的教育的基礎之上對于一些基礎課程做出的更正規(guī)、更嚴格的要求,就是對教材的編排,教師的具體教學,以及考試中的一些出題規(guī)律都在國家的嚴格要求下進行了一個符合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改革。
2.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才是整個新課改的核心,以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為主,全面提升當前的課堂教學效率,尤其是英語學習,聽、說、讀、寫能力必須是樣樣精通才能應付社會的不斷變幻,那么在此基礎之上,再繼續(xù)通過教師教學策略的改變實現(xiàn)新課程標準中對于學生能力方面的要求,包括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表達能力。新課程標準的這些要求就是想讓學生在接受基礎教育的時候受到健康積極向上教學氛圍的熏陶。雖然新課程標準提出了許多硬性的要求,但是它也體現(xiàn)出了比以往課堂教學更為人性化的一面。
二、關于高中階段教材、學生、教師等因素研究
1.高中階段英語教材的編排上,也更深入了一個檔次,無論是從知識點深奧程度上,還是難易程度上來說,都比傳統(tǒng)教材更為科學、簡潔、合理。但是其也對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教師的教科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教材的改編,使得學生要從以前直接從教材中獲取知識的懶惰的學習習慣中逐步走出來,自己要從教材中給出的一個英語對話或者一篇簡短的范文中,去挖掘其中的重點詞匯及語法知識。雖然句式等沒有以前的冗長、繁雜,但是抽象程度也比以往上升了一個臺階。高中生本身就對于英語的學習不“感冒”,再加上從這樣的新課改中教材內(nèi)容上的變化,會突然間使部分學生的成績呈下滑趨勢。因此,針對新課程標準的出臺,高中英語教師也應該出臺相應的新型教學策略來應對教育部門的改革。
2.高中英語于對高中生來說一直是大多數(shù)學生比較頭疼的一塊,其中有一定的智力因素,也有一定非智力上的干擾,例如,心態(tài)、興趣,以及意志等方面。所以,研究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策略必須以新課程標準的宗旨為核心: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人,以學生的心理特點為有效性教學方法的切入點,教師多多觀察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對英語的學習態(tài)度,進一步實現(xiàn)因材施教在高中英語教學實踐。
3.英語教學從開設以來就是運用漢授英的方式進行的。有些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很高,但是不能夠淋漓盡致地發(fā)揮到日常的教學當中。新課程要求高中英語教學逐步實現(xiàn)全英語氛圍。那么,此時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滿腹經(jīng)綸,更要有將滿腹經(jīng)綸傳授給學生的能力。此時,如果教師能在這場教育改革風中運籌帷幄,那么,一切有效性的教學策略的研究都將不成問題。所以,教師也是新課程標準與傳統(tǒng)教學之間轉(zhuǎn)換的一個重要樞紐。
三、高中英語教學有效策略的歸納
1.教師把握好知識點之間取舍。教材對英語知識的編排是比較全面的,例如,西方國家的一些餐桌文化、節(jié)日禮儀都不是作為英語教學的重點,只是了解性的內(nèi)容。那么,此時教師就要根據(jù)本班學生對于英語這門課程的接受能力,進行適當取舍。如果,學生連基本的詞匯、語法都難以琢磨透,那么對于這部分的課外延伸知識可以適當減少。但是如果學生對于本部分的知識吸收得很好,那么這部分的文化延伸也可以作為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又如,在閱讀教學方面的教學,應該選取典型,積極健康的題材作為課堂精講的內(nèi)容,牢牢把握住重點與難點的之間的取舍。
2.減少英語教學的片面性。外語教學也像中文教學一樣,其中包括很多個部分,如寫作、單詞、閱讀等,所以,英語教學也是具有多樣性的。不同方面的知識應該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不能夠運用講解語法的方式來給學生上閱讀教學課,閱讀教學講究的是一種粗略性的閱讀能力,而語法教學則講究的深層次的理解與運用。因此,新課程標準中新教學策略中應該注重對英語教學的多樣性,教師應該盡量設計課堂教學的形式,進而減少英語教學的片面性。
3.在把握新課程教學原則的前提下,進而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無論采取何種教育方式,都應該把握住高中英語教學的原則,在以后社會中的實用性,高中英語的階段性。任何有效教學策略地采用,都是希望學生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活學活用。通過高中期間的高效教學,使英語作為學生自身發(fā)展的一個萬能工具。而且,有效性教學策略的采取,一定要依照高中英語的這個特殊的階段來實行,這個階段的教學所針對的學生已經(jīng)有一定的認知能力、辯證能力,所以教學策略不能再停留在一個比較膚淺的階段。而是應該上升到一個研究性的階段。
總而言之,在新一階段的教學改革中,有效策略的采取是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制勝的關鍵,而且,隨著新課程改革思想的在社會各個階層的不斷深入,教師無論是從教育觀念還是教學手段上來說,都應該有一個本質(zhì)上的變化。同時,通過新策略的實踐構(gòu)建一個新的高效的高中英語教學課堂。而構(gòu)建高效的英語教學課堂是一個長期而又浩大的工程,教師與學生們應該密切配合,將這個工程進行到底,將培養(yǎng)祖國優(yōu)秀下一代的工程進行到底。
參考文獻:
[1]郭靜.高中英語教師新課程適應狀況的調(diào)查與分析[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9(04).
[2]駱北剛.新課程改革環(huán)境下中學英語教師教學觀念與教學行為特征及其相關性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09(03).
[3]殷剛魁,趙登明.西部中學生英語課程資源利用情況調(diào)查分析——以甘肅省為例[J].課程·教材·教法,2007(05).
[4]孟雁君.對話高中新課程(二)——普通高中英語新課程實驗調(diào)研報告[J].基礎教育課程,2007(04).
[5]王珂.新課程標準下英語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S2).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