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
摘要:在小學二年級數學的日常教學中,情境圖是應用題教學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數學教師如果要合理地設計好情境圖應用題的教學策略,就要靈活地增強情境圖與應用文字兩個組成元素的聯系與融合,參考學生學習和計算過程中可能要思考的問題,從而客觀合理地構建小學二年級數學情境圖應用題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情境圖 應用題 教學策略
一、情境圖應用題在小學二年級數學的地位
(一)情境圖應用題的定義
在小學二年級的數學教育中,學生開始接觸和熟悉了應用題。應用題在數學日常教學和測試試卷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情境圖應用題是二年級數學基本應用題的主要題目類型之一。情境圖應用題,就是教師在日常指導學生學習二年級數學應用題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對情境圖的具體細節和文字等因素的綜合分析,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注意力和分析力,指導和培養學生在處理情境圖應用題時能夠構建好觀察分析、靈活思維和客觀理解等良好的統籌思維。
(二)情境圖應用題的特點
在二年級的數學應用題教學中,情境圖應用題不僅出現在小學數學的日常作業中,而且也會在考試題型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與其他的應用題類型相似,情境圖應用題的主要特點有:(1)客觀性;(2)真實性;(3)靈活性。
二、二年級情境圖應用題教學中的考慮因素
(一)二年級學生的性格特征
1. 直觀思維的局限性。客觀上,二年級學生的生理思維和心理思維都還沒有構建成合適的系統性邏輯思維。因此,盡管學生的模仿性強,善于通過對直觀形象的具體觀察和分析。但是,學生在閱讀和收集信息時,可能會由于思維程度、范圍和聯系等因素,在處理情境圖應用題時,一方面可能會因為無法理解應用題的本意而出現不知所措地對情境圖型的相關信息進行盲目地合拼。另一方面是有意或無意地選擇性地接受圖片或文字上的信息,致使閱讀過程中漏了大量信息、計算時把具體的數字看錯或抄錯、口頭表達與應用題的考點不相符等粗心大意地做題。
2.主觀意識過強。雖然二年級學生依然是處于小學階段的低年級學生,但由于自我表達意識往往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膨脹,因此學生往往會更注意自己的身心需求。所以,不同學生在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分析力和觀察力時,往往不能長時間去保持良好的思維模式。面對情境圖應用題的講解時,部分學生會因為對情境圖或部分文字的過分敏感,從而在沒有了解全局的狀態下就忽視教師的指導和提議,從而一知半解地盲目做題,造成丟三落四的困境。同時,由于部分學生的自控能力有待加強,還有學生會在教師對相關情境圖應用題進行講解時,可能會隨便東張西望,也可能會運用語言或動作等形式去干預身邊的同學,從而產生開小差等無聲型的抗議。
(二)教師在開展情境圖應用題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1.覆蓋性地進行文字灌溉。無論是在日常課堂教學中,還是在試卷成績評價中,數學教師都能通過學生的不同表現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合理的文字指導或情境圖啟示等。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因為身心發展的不夠成熟,在接受和吸收數學知識時多數都是帶有一定的被動性。如果數學教師在設計和開展二年級數學情境圖應用題相關教學時,有意或無意地忽視不同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消化程度,那么,就容易在不知覺中過大范圍地把與情境圖應用題的相關知識結構附加在日常教學中。
2.分析過程中忽視情境與文字的融合。情境圖應用題在小學二年級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日常教學中,數學教師一般都會針對班級或者學生個人等多種因素,分類地安排、準備和調整相關情境圖應用題的訓練。在指導學生理解同類題型時,大部分教師可能會因為考慮到上課時間段的限制、情境圖應用題的多種多樣或應用題模式的相似性等各種因素,從而在課堂教學中沒有直接、明確、客觀地介紹和分析同類題型中情境圖與應用題文字兩種基本因素的聯系和融合,造成學生在看圖理解題型的應用范圍、應用時效和應用價值時容易過分觀察某一類知識點,忽視了情境圖與應用題文字兩種知識的聯系和融合。
三、怎樣設計小學二年級數學情境圖應用題的教學策略
(一)理性收集情境圖應用題型,培養學生的好奇心
雖然情境圖應用題是要把圖片和文字兩種進行相互聯系、相互包容,但是,不同類型的情境圖應用題在題型、特點和解題思路這些基本因素方面,是都有相似的規律。因此,教師在準備和設計情境圖應用題的講課模式時,可以理性參考與應用題有關的并符合時效性的相關教材。通過對相關教材的借用,教師可以合理運用生活和教學過程中有趣的情境圖形或語言文字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促進學生靈活地學習和掌握好小學二年級數學情境圖應用題的基本規律。
(二)靈活收集學生的困境,加強教學指導的針對性
在準備情境圖應用題的相關教學指導中,數學教師要考慮二年級學生的身心特征,定期地設計和統籌好情境圖應用題的類型、特點和思路等基本信息,靈活地、耐心地、細致地觀察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在解題時面臨的困境,客觀分析學生的困惑點,加強課堂教學與試卷模式之間的環環相扣。當教師在指導學生處理情境圖應用題時,就能有針對性地分析出學生可能存在的解題誤點,加強對日常教學的適當調節。
(三)培養學生的細心觀察能力,增強師生的換角度思考
在了解、分析和處理情境圖應用題時,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需要仔細、認真、客觀地觀察情境圖及其運行模式。所以,教師在開展課堂教育時,可以充分利用學生自主意識增強的客觀現實,使學生多從不同角度、不同切入點和不同側重點去收集情境圖應用題中的具體信息,增強師生的思維靈活性,培養學生的解題膽量和創新思維,從而提高二年級數學教師在運行教學策略時能客觀、快速、有效地構建合適的教學模式。
四、總結
小學二年級的情境圖應用題教學,是數學低年級應用題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由于試題中的基本信息不再局限于文字,還要聯系到情境圖等信息,所以,此類題型是創新性地打破了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簡單的加減乘除,把題型重心轉移到情境圖信息和應用題的基本文字信息的關系上。對此,數學教師如果想有針對性地設計好小學二年級數學情境圖應用題的教學形式,那么,就要靈活地參考師生之間的思維慣性和交往模式,從而客觀、正確、主動地構建合理的教學策略。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