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
摘要:針對傳統數學教學理念的根深蒂固的定勢影響,數學教師亟待全面更新教學理念,以適應新課改不斷推進的中學數學課程教學方式的理性轉變與實踐改進。
關鍵詞:轉換角色 激發興趣 提高效率 應用現代技術
初中數學新課程理念提出,數學教學必須努力強化以下幾個方面的理念意識:1.數學教學要面向全體,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2.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3.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4.數學教學的設計與實施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整合,注重實效。針對傳統數學教學理念的根深蒂固的定勢影響,數學教師亟待全面更新教學理念,以適應課改不斷推進的中學數學課程教學方式的理性轉變與實踐改進。
一、教師應轉換角色,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創造一個和諧、寬松的學習環境
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必須處理好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主導作用的關系。好的教學活動,應該是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主導作用的和諧統一。
一方面,學生主體地位的真正落實,依賴于教師主導作用的有效發揮;另一方面,學生能否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得到全面的發展,是衡量教師是否發揮主導作用的標志。
實行啟發式教學有助于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和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富有啟發性的講授;設計問題、創造情景、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組織學生操作實驗、觀察現象、提出猜測、推理論證等,都能有效地啟發學生的思考,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
教師應該給學生創造一個寬松、自由發展的學習環境,一個和諧、尊重、信任的學習環境是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的共性。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不再是知識的接受者,教師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識傳授者,學生和教師是一種新型的伙伴關系,相互理解、寬容、鼓勵。課堂會向在場的每一顆心靈敞開溫暖的懷抱,平等、愉悅是最顯眼的標志,沒有人會被無情打擊,更沒有人會受到法庭式的審判。課堂成了點燃學生智慧的火把,喚醒學生沉睡的潛能。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無拘無束,思維更加活躍,探索熱情更加高漲,課堂生機勃勃。
二、教師應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參與者和組織者,處于教學的中心地位。教師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形象,對于課堂氣氛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面對可親可敬的教師,學生更易于提高學習的積極性。相反,如果教師上課時態度冷淡,那么學生必然心灰意冷,對學習缺乏興趣。數學課的導入也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一步。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而“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數學課導入好,就能迅速活躍課堂,引人入勝,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的時候,特別重視課的導入。教師可在課的開頭提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制造懸念導入新課。
數學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種不錯選擇。目前許多教師已經在有意識地把這種方式引入課堂。三人行,必有我師。合作學習可以使學生之間相互取長補短,有利于學生之間的彼此了解,有利于學生互相幫助、互相鼓勵,從而促成他們建立親密融洽的人際關系,進而改善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合作性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活動是多邊進行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發表自己的看法,并且能夠利用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形成同一問題的不同答案,學生的學習環境更為寬松,自主發揮的空間更為廣闊。
另外,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同伴之間互相幫助,動手實踐,在實踐中發現、探究數學的規律和奧秘,提高了學習興趣。教師通過滿足學生的各種內在需要激勵了他們的參與意識,并能使他們在參加學習和實踐的活動中得到愉悅的情感體驗。
三、教師應大力推廣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對數學教育的目標、價值、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數學課堂的設計與實施,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注意信息技術與課堂內容的整合,注重實效。教師要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開發并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進教與學的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教師運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對教學活動進行創造性設計,發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的學科特點結合起來,可以使教學的表現形式更加多樣化、形象化,有利于揭示數學概念的形成與發展、數學思維的過程和實質,展示數學思維的形成過程,使數學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積極開發和有效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合理地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注重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整合,能有效地改變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有條件的地區,教學中要盡可能地使用計算機、網絡以及有關軟件;暫時沒有這種條件的地區,一方面要積極創造條件改善教學設施,另一方面廣大教師應努力自制教具以彌補教學設施的不足。
在學生理解并能正確應用公式、法則進行計算的基礎上,教師要鼓勵學生用計算機進行較為繁雜的計算。課堂教學、課外作業、實踐活動中,教師應當根據課程內容的要求,允許學生使用計算機,還應當鼓勵學生用計算機進行探索規律等活動。
目前我國正處在新一輪教育課程改革的階段,許多教師面對它手足無措。要實現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的理念與目標,保障數學課程內容的順利實施,數學教師是關鍵。因為課程與每個教師息息相關,是由教師對數學本質的理解、對新課程理念的把握、教學時所采用的方法等方面所決定的。因此,新課程標準下的數學教師不能固守成規,應該適應課改新形勢,做專業化的教師。
(責編 金 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