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秋
任何學科的學習都需要開展相應的練習課程,數學作為其中實踐性和應用性比較強的學科,課堂練習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在小學學習階段,由于學生自我控制能力還比較差,為了能夠讓其將學到的知識通過練習來掌握得更加牢固和扎實,教師就必須在課堂中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練習,這個時期教師引導和組織就顯得十分重要和關鍵。好的課堂練習不但會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加以靈活地運用,還能讓學生形成技巧,發展自己的智力,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同時經過練習教師也能夠有效掌握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便于教師在以后的學習中查漏補缺,及時地幫助學生補充和加固還沒有掌握的知識。這樣才能夠確保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以及教學效率的明顯加快。
新課程標準也明確地指出:“數學教育要從全體學生的角度出發,設計每個學生都能夠接受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中都能夠學有所獲,使不同基礎的學生都能夠得到各自的發展。”為此我們數學教育的課堂練習環節也要從學生的實際角度出發,把學生學習的主體思想進一步滲透到練習課堂中,爭取讓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發揮出自己最大的潛力。那么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夠讓學生練習課堂更加體現現代教學的理念,使數學課堂練習更加具有朝氣和效果呢?
一、教師要善于運用新鮮的事物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它能夠推動學生不斷地前進和發展。在數學教學中,如果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知識的探索環節中。并且在知識的探索和學習過程中心情始終處于愉悅的狀態,感受到學習的滿足感和幸福感,從而集中自己所有的注意力探索、學習和應用數學知識。這樣學生就會改變被動學習的狀態,使自己更加主動地學習。也可以使那些不愛學習數學,對數學有抵觸心理的學生變得愿意學習,愿意接受數學知識。為此作為一名出色的數學教師,我們的第一要務就是要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運用新型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為學生創設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數學練習中同樣也是如此,我們要用更加新穎、更加有趣、更加活躍的習題內容和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1.采用新穎的練習題型和方式。小學數學教材的每一節后面都有相應的題型,雖然這些題型與所學的知識聯系性很大,也能夠充分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但是整體看來都顯得有一些單調,不能夠讓學生產生練習的欲望。為此,我們教師要根據所學的知識深入地挖掘教材練習中存在的能夠娛樂性的因素,然后組織學生開展快樂的練習。小學階段,學生大都處于好勝心理很強,又活潑好動的年齡階段,教師在組織開展練習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些特點,采取一些比賽性質的練習模式,對于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我們可以采用搶答的形式,看誰的反應能力和數學運用能力更加靈敏。對于一些比較難的問題,我們可以展開小組討論,運用小組之間的競爭來激發學生不斷地探索和思考。這樣具有強烈娛樂性的練習方式,正好適合學生的口味和意愿,讓學生主動地投入到習題的思考過程中。
例如,在剛開始接觸規定新運算的題型時,學生都不知道開如何下手。這時我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小組之間展開激烈的交流和討論,尋找到解決的方法。然后我就讓每一個小組展示自己組討論后的結果。當把最佳的方法和答案理解和掌握透徹之后,我再出一些類似的題型用搶答的形式看哪個小組運算得更加快速和準確。通過這樣的練習方式,學生的思維和情感都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了,在數學練習課堂中也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讓學生牢固扎實地掌握了題型的解答思路和方法,便于以后的靈活運用。
2.結合其他學科創新數學練習的題材。在小學教育過程中數學雖然是一門獨立的學科,但是它和其他學科之間又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在數學練習課堂中我們要善于利用其中的練習來更新數學練習的題材,用更加新型的方式將習題展現在學生眼前,讓學生產生學習和解答的動力及欲望。因此,在練習課堂中教師要綜合所有學科的特點,來為數學練習創設更加具有情趣和趣味性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主動地思考和解答,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豐富其他學科的知識儲備,拓寬自己的視野,提高各種學科知識的聯系能力。如在練習百分數的習題時,教師可以運用一些成語來讓學生聯想所適宜的百分數。像百發百中,百里挑一,十全十美等都可以與數學發生聯系。我們還可以運用詩詞來讓學生掌握百分數應用題的解答方式。為學生處理習題增添一些趣味,以便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解題動力。
3.要采用新鮮的練習方式。學生在傳統教育思想下,練習就是做試卷,讓學生通過驗算,用筆作出解答。這樣單一死板的練習形式大都會讓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消磨殆盡。為此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我們必須采用新型的練習方式,走出單調練習的模式,讓學生能夠在練習的過程中體驗到數學知識的樂趣,從而更加喜愛上數學,習慣做一些數學練習活動。
二、深入挖掘數學本身的特點和靈活性,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
數學知識需要靈活的思維能力、較高的邏輯能力和果斷的判斷能力。在數學練習過程中教師要運用不同的方式來深入地挖掘習題本身的靈活性和多變性來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讓學生的整體數學素養得到提升。
傳統數學練習課堂中教師為了避免學生之間互相抄襲,難以判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就會給學生限定特定的座位,要求學生在答題的過程中不能離開自己的位置。但是這個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學生。在現代素質教育思想的指導下,應該改變這種習題形式,給學生足夠的空間,讓學生可以和他們想要合作的伙伴共同來思考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這種自由的習題環境中尋找到自己的價值,體驗到自我學習成功的喜悅。
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同,他們思考問題的角度和過程就會不同,反映到數學習題中就會擁有不同的解決方法。為此在數學練習的過程中,我們教師要學會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思維結晶,并且通過學生擁有的不同答案,來促進學生掌握不同的解題方式和思考方式。讓學生學會更加靈活地解決問題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從而提高學生解題的整體能力。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離不開課堂練習過程,想要在練習中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師就要為學生編排更加新穎、有趣的習題,運用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形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數學課堂練習的效率。
(責編 田彩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