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以及新課程標準的制定和執行,對我國大學的語文教學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挑戰。在網絡時代之下,我國很多的高校都與時俱進,提倡在網絡的環境之下,展開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因此當前網絡技術已經被普遍地應用到了大學的教學實踐之中。但是在我國高校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網絡技術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和不足,如何對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的利用,提升我國大學語文教學工作的水平和質量已經成為了擺在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難題。本文通過對當前我國在大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分析,對有效的語文教學模式進行了探討,對相關的大學語文教師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網絡環境;大學語文;教學模式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進步,我國教育的信息化水平日漸的提升,同時與我國的教育事業之間的聯系十分的緊密。在我國的高校之中,有很多的師生不斷的利用網絡來進行信息的收集,了解周圍世界發生的大事。因此網絡技術不但可以豐富我國高校大學生的生活,還可以對他們的價值觀和行為等方面產生一定的影響,甚至會對他們的生活方式造成一定的影響。
一、網絡環境對大學語文教學的意義
(一)使得大學語文教學更順應時代發展
網絡屬于一種全新的傳媒媒體,它的信息量十分的巨大,還具有豐富的資源,很快的傳播速度。隨著我國信息環境網絡化趨勢的不斷加快,人們的信息意識也逐漸的提高,人們獲得信息的方式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因此在大學語文的教學中充分的運用網絡信息技術,是順應時代發展需要的一種教學方式。
(二)提升大學語文教學的信息化水平
隨著網絡的不斷深入,微博和微信等新的社交媒體已經被我國的大學生所廣泛的接受和使用,并且日漸成為了便捷和高效的信息傳播媒體。利用網絡所營造的虛擬空間,可以對學生的敬畏情緒加以緩解,為學生營造出一個比較隱蔽以及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最大限度地擴大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空間。
二、當前我國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不足
在當前新媒體的時代之下,我國的大學生普遍追求快餐化的文學,比較關注網絡上的微小說或是微博等,這已經成為了我國大學生獲得信息的一大潮流。
(一)教學設施配備不足
由于教學經費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我國很多的高校在教學的硬件方面難以符合語文教學的需要。首先就表現為多媒體教室的數量還遠遠不夠,難以滿足廣大學生和教師的需求,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約了多媒體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機房的數量也不足,使得我國很多高校的多媒體教師都出現超負荷運轉的現象,不能滿足學生的上機需求。
(二)難以準確的對網絡資源進行鑒別
環境會對人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隨著網絡的日漸普及,我國大學生接受信息的方式也變得更加的多樣化。由于大學生的好奇心比較重,因此他們會從網絡上獲取大量的信息,但是他們對于信息的選擇和辨別的能力又是有限的,所以極易陷入到虛無主義之中。這時如果高校的語文教師沒有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就會使得網絡資源的弊端逐漸的暴露出來。
(三)教師盲目地利用多媒體
在當前的新時期,我國大學的語文教學活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高科技的教學技術被廣泛地應用到了語文教學實踐之中。利用網絡信息技術來進行輔助教學,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語文學習空間和學習的平臺。但是當前我國很多的高校語文教師還存在著過度利用多媒體技術的現象,這就會使得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難以抓住重點,難以對教學的內容進行深刻的理解。
三、構建大學語文教學模式的建議
(一)網絡課堂模式
大學的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精讀課文的講解時,可以采用網絡課堂模式,從而建立起網絡課堂,在網絡課堂之中,教師是主導。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校園網絡,將圖像和文本、聲音、視頻等教學資料上傳到服務器之中。這樣教師就可以在電腦面前來進行實時的網絡課程。這種方式可以極大地增強教學的互動性,還可以將教師講課的視頻進行錄制,方便學生課后的回顧,使得學生能夠對學到的知識進行鞏固,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
(二)網絡討論模式
大學的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以及泛讀的講解時,主要采用的是網絡討論模式,這種模式主要是通過對WBI等軟件的利用充分的將學生的主導作用發揮出來,注重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對問題的分析、討論。教師還可以將從互聯網上搜集到的閱讀資料共享到校園網絡中,這樣學生就可以自行的進行下載和閱讀,達到陶冶學生情操的目的,還利于最大限度地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研究性網絡學習模式
研究性網絡學習模式主要是將團隊合作作為教學的重點,這種教學模式是相對于傳統的大學語文教學模式產生的。在傳統的大學語文教學模式之中,學生進行語文學習是為了參加考試,但是在當前的網絡環境之下,大學的語文教學活動沖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來建立起不同的小組,自主地選擇研究的課題,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結語:綜上所述,在網絡的環境之下,我國大學的語文教學工作應該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努力地構建一個科學的、高效的網絡語文教學模式,將網絡傳播作為教學活動的基礎,讓學生能夠在網絡環境之下提升自身的語文修養,此外我國高校的語文教師也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提升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我國高校的語文教學水平,促進我國大學語文教學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優化大學語文的教學模式,完善語文教學機制和體系,激發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
參考文獻:
[1]舒立輝.網絡環境下構建大學語文教學新模式的探討[J].理論觀察,2010(04).
[2]孟德騰,黃芙菊,劉彥宏.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語文教學模式探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8(11).
[3]張萬儀,余善云.網絡環境下大學語文的教學和人的發展[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02(01).
[4]楊吉春,趙麗光.大學語文教學模式改革研究述評[J].現代教育科學,2010(01).
[5]楊小敏.網絡環境下大學語文教學改革對策[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1).
作者簡介:尹黎,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文學學士,武漢大學WTO學院教學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