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旭萍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有效性教學已經滲透到了各個學科,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作為初中物理教師,必須從課堂入手,抓住教學的各個環節,關注學情,因材施教,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物理;高效教學;策略
作為一名新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把握課堂在有限的時間內取得高效的成果,但由于對新課程的理念領悟不到位和缺乏必要的經驗和能力,在課堂中往往會急于求成帶著知識給學生,而忽略了方式方法反而事倍功半。以下是筆者對初中物理課堂高效教學的幾點體會。
一、導入新課,創設問題情境貼近學生生活
教師創設情景,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教師或學生提出探究問題從生活中的現象開始。然后教師根據探究的難易程度或讓學生直接探究。
電動機的引入是利用生活中玩具的電動機既能直觀的說明問題又能調動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學生自己親身體驗小電動機的工作情況在課的起始階段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把他們的思緒帶進特定的學習情境中,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對一堂課教學的成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次有了這次體驗學生自然而然就會猜想到小電動機的轉動是磁場與電流之間的作用,從而揭開了這節課的教學目標與研究方向。所以要保證物理課堂的有效性就要設計好新課引入有個好的開端使學生分散的注意力得到集中,同時激發學習興趣。
二、新課教學,學生實驗實踐為主,激發自主探究興趣
由于恰到好處的引入學生可以選擇實驗器材自主探究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實驗中以通電直導線為研究對象,實驗效果比較直觀形象能營造一幅活生生的畫面,并且學生參與其中的話更有利于師生間的互動,學生不但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從課堂效果上來說得到的磁場對通電導線有力的作用能使其運動這一結論也有了深刻的印象。真正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培養學生觀察實驗總結規律的能力,不再是課上圖個熱鬧課后一問腦袋空空。對于實驗的問題用以下表格處理:
把文字轉變成表格學生既一目了然同時也練習學生對表格的認識。
在該實驗的基礎上筆者再引導學生“磁場對通電直導線有力的作用那么把直導線組成線圈情況又會怎樣?”很自然的過渡到本節課的第二個實驗主題。這樣由淺入深學生也順利完成了知識的掌握。課堂教學利用多媒體手段制作成動畫把原來一幅幅圖片賦予動態的解說,其特有的優勢對學生產生一定強度的刺激,吸引長期的注意力,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同時可以豐富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感性認識深化對科學規律的理解。
經過這次深入的思考我覺得今后要在這幾方面做出改進:
首先是創設好的引入情境。課堂引入盡可能從學生的生活入手,作為農村中學學生的知識面比較狹窄再加上學習比較被動,從生活中舉例引入學生會有切身體會也能培養他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同時還有助于集中課堂注意力提高課堂效率。教師有意識地創設問題情境進行課堂教學活動,不但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誘發學生主動思考,開啟學生心靈,開發學生智能,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課堂教學效果。
其次改變教育教學模式。傳統教學主要發揮了教師主導作用,更注重系統的科學知識的傳授,但它凸顯的缺點是完全由教師主宰課堂,忽視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把學生置于被動接受的地位,不利于具有創新思維和能力的人才的成長。新課程的理念要求教師轉變觀念,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創設多種多樣教學情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改變從提問開始,科學而巧妙地設問,訓練學生不依常規。在教學中教師可精心設計一些探索性的問題,并設置適當的障礙,啟發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去探求、去解決,并勇于創新。課堂中需要觀點的碰撞,適當要求學生討論,開拓學生思維。課堂上的討論以至爭論,是讓學生積極思維,開拓思路,各抒己見,集思廣益,發揮集體智慧,訓練學生思維的有效途徑,也能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很好的培養。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對學生形成創新能力有積極作用。對事物的大膽想象是創新的起點。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引導學生對事物的未來大膽進行想象,經常鼓勵學生“異想天開”或“別出心裁”,從而增進他們的創新技能。
同時突出實驗在物理中的地位,對于演示實驗避免教師自導自演鼓勵學生積極大膽參與科學探究,分組實驗放手給學生,幫助學生怕出錯、怕麻煩的思想障礙,并給予具體的指導使學生比較順利地參與科學探究活動,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語言上要做到科學、規范、簡明并富有啟發性,既使學生形成規范的物理術語,也能為學生做出科學的指導。
新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個人的自我修煉,也離不開老教師的指導。一次公開課回饋的信息加上自身的反思雖然還不能算得上成功但是也朝成功的方向邁進了一大步。
(作者單位:江蘇常州市武進區運村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