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華 劉宇 張楠
摘 要:通過對宿遷市區不同類型綠地形式進行實地踏查,初步發現14種觀賞價值較高的野生攀援植物,利用層次分析法(AHP)綜合考慮外觀質量、生態質量、使用質量、資源潛力對其園林開發利用價值評價分析,結果顯示:開發利用價值列Ⅰ級的有2種,為蘿藦和圓葉牽牛,開發利用價值為Ⅱ級的有4種,分別是裂葉牽牛、千金藤、雞矢藤和白英,評價等級為Ⅲ級的有6種,Ⅳ級的有2種。
關鍵詞:野生攀援植物;園林開發利用;層次分析法
中圖分類號 S6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7-31-04
Abstract:Through field survey of various greenbelt in Suqian city,It was found that 14 species of wild Climber plants with the ornamental value preliminarily ,Which development and used value in landscape are evaluated consisting of appearance,ecology,utilization quality and resource Potential by AHP,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rst clas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value in use about wild Climber plants is 2 species,Metaplexis japonica and Pharbitis purpurea.The second is 4,Paederia scandens,Pharbitis nil,Stephania japonica and Solanum lyratum,the third includes 6 species,and the forth is 2.
Key words:Wild climber plants;Landscape exploitation and application;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攀援植物一般指莖細長不能直立,須攀附它物向上生長的植物,適用于垂直綠化,具有占地少、見效快、裝飾效果顯著等優點。野生植物適應性強,耐粗放管理,目前在園林綠化中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1-2]。宿遷市野生植物資源豐富[3],但很少在城市綠化中加以應用。為促進野生植物在宿遷園林中的應用推廣,筆者針對宿遷市區的14種野生攀援植物進行園林開發利用價值評價,以期為這些資源在日后的開發和使用提供理論依據。
1 實驗方法
1.1 資源調查
1.1.1 調查地點 本文選取宿遷市區不同類型的綠地形式,共19個地塊進行實地調查,具體如下:(1)道路綠地:人民大道路緣綠地(1 000m)、廈門路路緣綠地(1 000m)、駱馬湖路路緣綠地(1 000m);(2)公園:嶂山森林公園、河濱公園、馬陵公園、千鳥園、古黃河水景公園、宿遷園博園;(3)學校:宿遷學院、宿遷中學;(4)居住區:怡景名苑、希望城、歐洲花園、錦華名園、項王小區、金色水岸;(5)濱河綠地:古黃河堤岸、京杭運河宿遷段堤岸。
1.1.2 調查方法 本文采用踏查法,調查時記錄每個地塊發現的野生攀援植物種類,每種植物出現的頻度,選取發生面積較大的區域設面積為1m2(1m×1m)樣方(每種植物3個樣方,共42個),拍照和觀察記錄其生境、植株形態、攀援方式、生長勢,蓋度(方格網針刺法[4]),并對14種植物的物候期進行觀測記錄。
1.2 園林開發利用價值評價 本文運用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簡稱AHP)[5-6]對宿遷市區14種野生攀援植物園林開發利用價值進行綜合評價。
1.2.1 綜合評價模型的構建 根據攀援植物和野生植物景觀利用的特點,并結合相關文獻資料[6-12],本文的評價體系從項目層外觀質量、生態質量、使用質量和資源開發4個方面考慮,每個項目層(B)下設3個指標作為指標層(C),對評價目標(A)園林開發利用價值進行綜合評價(見表1)。
1.2.2 各指標權重測定
1.2.2.1 建立判斷矩陣 表1評價模型中各層元素的相對重要性可依次相對于上層受控元素,進行兩兩比較,參照Santy的1~9標度法(表2),將其數量化從而建立一系列的判斷矩陣(表3)。判斷矩陣中的各項數值,同樣依據參考文獻[6-12]并根據園林植物應用的要求確定。
1.2.2.2 計算層次單排序和層次總排序權重 各層次各元素對上一層次的權重(wi),又稱為層次單排序,由于計算比較繁瑣,本文通過Excel軟件協助計算(張楠自編程序),輸入矩陣主對角線上方的各項數值即可計算出wi、λmax及CR值(表3),當CR<0.1時,方能通過一致性檢驗,否則予以調整或舍棄不用。通過一致性檢驗后計算層次總排序(表3),計算方法為將最后一層元素的權重依次乘以上一層受控元素的相對權重。
1.2.3 各指標分值的計算 綜合考慮野生攀援植物園林開發利用目標并參考相關文獻資料[6-12],采用5分制對層次結構模型的C層各指標制定評分標準(表4)。按照評分標準對每種植物的各評價指標進行打分,然后根據層次總排序權值(表3)加權綜合,計算出綜合評價值,并根據綜合評價分值的分布情況將其分為4個等級:(1)一級:綜合指數大于4.00,園林景觀應用潛力大,適合大力開發應用;(2)二級:綜合指數在3.500 0~4.000 0,園林景觀應用潛力較大,可適度開發應用;(3)三級:綜合指數在3.000 0~3.499 9,景觀應用價值一般,可結合品種改良和繁育促進其在園林中推廣應用;(4)四級:綜合指數小于3.00,景觀應用價值小,可小面積引種試用。endprint
2 結果與分析
2.1 宿遷市野生攀援植物基礎調查 通過對19塊綠地進行調查,初步篩選出觀賞價值較高的野生攀援植物14種,基礎調查結果見表5,其中攀援方式、觀賞部位、花果期、綠期和蓋度作為開發利用評價時對應指標打分的重要依據。
2.2 野生攀援植物園林開發利用價值綜合評價結果 從表6可以看出,蘿藦在觀賞質量和資源潛力兩方面表現突出,綜合得分最高,其次為圓葉牽牛,這2種植物評價等級為Ⅰ級;雞矢藤則在使用質量和資源潛力各項分值較高位居第三,裂葉牽牛與圓葉牽牛相比在葉形葉色、花果觀賞期和綠期長短方面表現較差,位居第四位,千金藤和白英分別因其在使用質量和觀賞質量上的較高分值和雞矢藤、裂葉牽牛同屬Ⅱ級;評價等級為Ⅲ級的植物較多,等分從高到低的依次是馬交兒、打碗花、杠板歸、烏蘞莓、薯蕷和野大豆;田旋花和茜草2種植物因多個指標沒達到開發應用的要求,評價結果為Ⅳ級。
3 結論與討論
3.1 提高野生植物資源保護意識 調查中發現,隨著城市的開發和人們對野生植物保護意識的淡薄,一些野生植物資源受到嚴重威脅,在一些小區圍欄和公園林下,原有的茂密野生攀援植被大量被去除;此外,杠板歸、千金藤、薯蕷等幾種野生植物資源匱乏。因此,野生植物資源保護意識亟需加強。
3.2 野生攀援植物園林開發應用意義 從基礎調查結果來看,14種野生攀援植物中,9種為纏繞式,2種為卷攀類,大多數種類攀援能力強;覆蓋度來講,除杠板歸、茜草、馬交兒和野大豆外覆蓋度都在80%以上;不少植物還表現出較強的抗逆性,尤其是抗干旱和瘠薄能力。因此,野生攀援植物應用在園林中,不僅能營造優美的園林景觀,而且能獲得較高的生態效益。
3.3 評價模型中指標重要性分析 從C層對A層的總排序權值來看,葉形葉色、管理頻度、花果觀賞性、攀援方式、綠期、抗逆性及資源豐富度(排序權值>0.050)這些指標在評價中較為重要。說明在開發利用過程中應優先考慮那些觀賞價值較高、易養護、攀援能力較強,再選擇綠期長、抗逆性強,資源豐富度大的種類,這與李榮彩[11]關于泉州市藤本植物的開發利用評價結果基本一致。
3.4 宿遷市區野生攀援植物園林開發利用建議 從綜合評價結果來看,宿遷市開發利用潛力大的植物有蘿藦、圓葉牽牛,其次為雞矢藤、裂葉牽牛、千金藤和白英,這些植物適宜作為園林綠化材料,因此可在資源保護的基礎上加大開發力度。評價等級為Ⅲ級的馬交兒、打碗花、杠板歸、烏蘞莓、薯蕷和野大豆,除打碗花和烏蘞莓外野生資源比較稀缺外,其他植物可結合栽培繁育擴大種資資源,促進其在園林中應用。評價等級為Ⅳ的田旋花和茜草景觀應用價值小,可根據需要小面積引種試用。
參考文獻
[1]夏江寶,許景偉,趙艷云.我國藤本植物的研究進展[J].浙江林業科技,2008 (3):69-73.
[2]周濤,樸永吉,林元雪.中國野生花卉資源的研究現狀及展望[J].世界林業2004(4):45-48.
[3]李素華.宿遷市野生花卉資源調查及園林應用現狀分析.安徽農業科學,2012,40(21):10946-10949
[4]王欽,謝源芳.草坪質量評定方法[J].草業科學,1993(4):69-72.
[5]李昆侖.層次分析法在城市道路景觀評價中的運用[J].武漢大學學報,2005 (1):143-147.
[6]杜廣明,沈向群,楊智明.基于AHP的輝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植物資源觀賞價值評價[J].北方園藝,2011(6):94-99.
[7]簡曙光,簡友光,陸宏芳,等.藤本植物開發利用價值的綜合評價[J].生態科學,2011(1):14-20.
[8]蔡殷知.觀賞植物評價方法研究及評價模型應用[D].南昌:江西農業大學,2013.
[9]江帆.南京攀援植物的應用及其生態效益的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13.
[10]常蓓蓓.濟南地區野生木本觀賞植物綜合評價體系研究[A].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3年會論文集(下冊),2013:5.
[11]李榮彩.泉州野生藤本植物園林開發利用價值綜合評價[J].廣東園林,2014 (2):65-71.
[12]楊學軍.立體綠化植物評價方法研究及綜合評價模型建立[D].北京: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2007. (責編:張宏民)endprint
2 結果與分析
2.1 宿遷市野生攀援植物基礎調查 通過對19塊綠地進行調查,初步篩選出觀賞價值較高的野生攀援植物14種,基礎調查結果見表5,其中攀援方式、觀賞部位、花果期、綠期和蓋度作為開發利用評價時對應指標打分的重要依據。
2.2 野生攀援植物園林開發利用價值綜合評價結果 從表6可以看出,蘿藦在觀賞質量和資源潛力兩方面表現突出,綜合得分最高,其次為圓葉牽牛,這2種植物評價等級為Ⅰ級;雞矢藤則在使用質量和資源潛力各項分值較高位居第三,裂葉牽牛與圓葉牽牛相比在葉形葉色、花果觀賞期和綠期長短方面表現較差,位居第四位,千金藤和白英分別因其在使用質量和觀賞質量上的較高分值和雞矢藤、裂葉牽牛同屬Ⅱ級;評價等級為Ⅲ級的植物較多,等分從高到低的依次是馬交兒、打碗花、杠板歸、烏蘞莓、薯蕷和野大豆;田旋花和茜草2種植物因多個指標沒達到開發應用的要求,評價結果為Ⅳ級。
3 結論與討論
3.1 提高野生植物資源保護意識 調查中發現,隨著城市的開發和人們對野生植物保護意識的淡薄,一些野生植物資源受到嚴重威脅,在一些小區圍欄和公園林下,原有的茂密野生攀援植被大量被去除;此外,杠板歸、千金藤、薯蕷等幾種野生植物資源匱乏。因此,野生植物資源保護意識亟需加強。
3.2 野生攀援植物園林開發應用意義 從基礎調查結果來看,14種野生攀援植物中,9種為纏繞式,2種為卷攀類,大多數種類攀援能力強;覆蓋度來講,除杠板歸、茜草、馬交兒和野大豆外覆蓋度都在80%以上;不少植物還表現出較強的抗逆性,尤其是抗干旱和瘠薄能力。因此,野生攀援植物應用在園林中,不僅能營造優美的園林景觀,而且能獲得較高的生態效益。
3.3 評價模型中指標重要性分析 從C層對A層的總排序權值來看,葉形葉色、管理頻度、花果觀賞性、攀援方式、綠期、抗逆性及資源豐富度(排序權值>0.050)這些指標在評價中較為重要。說明在開發利用過程中應優先考慮那些觀賞價值較高、易養護、攀援能力較強,再選擇綠期長、抗逆性強,資源豐富度大的種類,這與李榮彩[11]關于泉州市藤本植物的開發利用評價結果基本一致。
3.4 宿遷市區野生攀援植物園林開發利用建議 從綜合評價結果來看,宿遷市開發利用潛力大的植物有蘿藦、圓葉牽牛,其次為雞矢藤、裂葉牽牛、千金藤和白英,這些植物適宜作為園林綠化材料,因此可在資源保護的基礎上加大開發力度。評價等級為Ⅲ級的馬交兒、打碗花、杠板歸、烏蘞莓、薯蕷和野大豆,除打碗花和烏蘞莓外野生資源比較稀缺外,其他植物可結合栽培繁育擴大種資資源,促進其在園林中應用。評價等級為Ⅳ的田旋花和茜草景觀應用價值小,可根據需要小面積引種試用。
參考文獻
[1]夏江寶,許景偉,趙艷云.我國藤本植物的研究進展[J].浙江林業科技,2008 (3):69-73.
[2]周濤,樸永吉,林元雪.中國野生花卉資源的研究現狀及展望[J].世界林業2004(4):45-48.
[3]李素華.宿遷市野生花卉資源調查及園林應用現狀分析.安徽農業科學,2012,40(21):10946-10949
[4]王欽,謝源芳.草坪質量評定方法[J].草業科學,1993(4):69-72.
[5]李昆侖.層次分析法在城市道路景觀評價中的運用[J].武漢大學學報,2005 (1):143-147.
[6]杜廣明,沈向群,楊智明.基于AHP的輝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植物資源觀賞價值評價[J].北方園藝,2011(6):94-99.
[7]簡曙光,簡友光,陸宏芳,等.藤本植物開發利用價值的綜合評價[J].生態科學,2011(1):14-20.
[8]蔡殷知.觀賞植物評價方法研究及評價模型應用[D].南昌:江西農業大學,2013.
[9]江帆.南京攀援植物的應用及其生態效益的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13.
[10]常蓓蓓.濟南地區野生木本觀賞植物綜合評價體系研究[A].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3年會論文集(下冊),2013:5.
[11]李榮彩.泉州野生藤本植物園林開發利用價值綜合評價[J].廣東園林,2014 (2):65-71.
[12]楊學軍.立體綠化植物評價方法研究及綜合評價模型建立[D].北京: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2007. (責編:張宏民)endprint
2 結果與分析
2.1 宿遷市野生攀援植物基礎調查 通過對19塊綠地進行調查,初步篩選出觀賞價值較高的野生攀援植物14種,基礎調查結果見表5,其中攀援方式、觀賞部位、花果期、綠期和蓋度作為開發利用評價時對應指標打分的重要依據。
2.2 野生攀援植物園林開發利用價值綜合評價結果 從表6可以看出,蘿藦在觀賞質量和資源潛力兩方面表現突出,綜合得分最高,其次為圓葉牽牛,這2種植物評價等級為Ⅰ級;雞矢藤則在使用質量和資源潛力各項分值較高位居第三,裂葉牽牛與圓葉牽牛相比在葉形葉色、花果觀賞期和綠期長短方面表現較差,位居第四位,千金藤和白英分別因其在使用質量和觀賞質量上的較高分值和雞矢藤、裂葉牽牛同屬Ⅱ級;評價等級為Ⅲ級的植物較多,等分從高到低的依次是馬交兒、打碗花、杠板歸、烏蘞莓、薯蕷和野大豆;田旋花和茜草2種植物因多個指標沒達到開發應用的要求,評價結果為Ⅳ級。
3 結論與討論
3.1 提高野生植物資源保護意識 調查中發現,隨著城市的開發和人們對野生植物保護意識的淡薄,一些野生植物資源受到嚴重威脅,在一些小區圍欄和公園林下,原有的茂密野生攀援植被大量被去除;此外,杠板歸、千金藤、薯蕷等幾種野生植物資源匱乏。因此,野生植物資源保護意識亟需加強。
3.2 野生攀援植物園林開發應用意義 從基礎調查結果來看,14種野生攀援植物中,9種為纏繞式,2種為卷攀類,大多數種類攀援能力強;覆蓋度來講,除杠板歸、茜草、馬交兒和野大豆外覆蓋度都在80%以上;不少植物還表現出較強的抗逆性,尤其是抗干旱和瘠薄能力。因此,野生攀援植物應用在園林中,不僅能營造優美的園林景觀,而且能獲得較高的生態效益。
3.3 評價模型中指標重要性分析 從C層對A層的總排序權值來看,葉形葉色、管理頻度、花果觀賞性、攀援方式、綠期、抗逆性及資源豐富度(排序權值>0.050)這些指標在評價中較為重要。說明在開發利用過程中應優先考慮那些觀賞價值較高、易養護、攀援能力較強,再選擇綠期長、抗逆性強,資源豐富度大的種類,這與李榮彩[11]關于泉州市藤本植物的開發利用評價結果基本一致。
3.4 宿遷市區野生攀援植物園林開發利用建議 從綜合評價結果來看,宿遷市開發利用潛力大的植物有蘿藦、圓葉牽牛,其次為雞矢藤、裂葉牽牛、千金藤和白英,這些植物適宜作為園林綠化材料,因此可在資源保護的基礎上加大開發力度。評價等級為Ⅲ級的馬交兒、打碗花、杠板歸、烏蘞莓、薯蕷和野大豆,除打碗花和烏蘞莓外野生資源比較稀缺外,其他植物可結合栽培繁育擴大種資資源,促進其在園林中應用。評價等級為Ⅳ的田旋花和茜草景觀應用價值小,可根據需要小面積引種試用。
參考文獻
[1]夏江寶,許景偉,趙艷云.我國藤本植物的研究進展[J].浙江林業科技,2008 (3):69-73.
[2]周濤,樸永吉,林元雪.中國野生花卉資源的研究現狀及展望[J].世界林業2004(4):45-48.
[3]李素華.宿遷市野生花卉資源調查及園林應用現狀分析.安徽農業科學,2012,40(21):10946-10949
[4]王欽,謝源芳.草坪質量評定方法[J].草業科學,1993(4):69-72.
[5]李昆侖.層次分析法在城市道路景觀評價中的運用[J].武漢大學學報,2005 (1):143-147.
[6]杜廣明,沈向群,楊智明.基于AHP的輝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植物資源觀賞價值評價[J].北方園藝,2011(6):94-99.
[7]簡曙光,簡友光,陸宏芳,等.藤本植物開發利用價值的綜合評價[J].生態科學,2011(1):14-20.
[8]蔡殷知.觀賞植物評價方法研究及評價模型應用[D].南昌:江西農業大學,2013.
[9]江帆.南京攀援植物的應用及其生態效益的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13.
[10]常蓓蓓.濟南地區野生木本觀賞植物綜合評價體系研究[A].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3年會論文集(下冊),2013:5.
[11]李榮彩.泉州野生藤本植物園林開發利用價值綜合評價[J].廣東園林,2014 (2):65-71.
[12]楊學軍.立體綠化植物評價方法研究及綜合評價模型建立[D].北京: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2007. (責編:張宏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