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霄姝
摘 要:會計電算化是以電子計算機為主的當代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應用到會計實踐的簡稱。會計電算化是當代全球化經濟發展的需要,每個企業應盡快選擇一套符合本企業的財務核算管理軟件,促使企業財務管理趨向現代化、正規化。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和信息化程度的同步提高將計算機應用于會計領域已在中國得到了推廣、普及,計算機在會計領域的運用代替了繁瑣的手工記賬,極大的減少了財會人員的工作量,不但減輕財會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了會計人員的工作效率,也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提供了及時準確的財務信息。這對推動會計工作更好地為經濟管理服務發揮了重要作用。
關鍵詞:電算化;目標;內控;檔案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5-0152-02
利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和會計管理,實現會計電算化,是會計工作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會計改革的重要內容。大力發展會計電算化事業,是深化會計改革,進一步提高會計工作水平的迫切要求。但是,在企業實施會計電算化的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如何開展會計電算化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現對企業會計電算化工作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一、正確認識會計電算化工作目標
對會計電算化目標的片面認識,會削弱企業對電算化工作的重視程度,制約了會計電算化工作的發展。會計電算化的目標,也就是會計電算化工作所要完成的任務,即通過現代化的手段,提高會計工作的地位,提高會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促進管理的現代化,提高經濟效益。具體包括如下內容:
⒈減輕會計人員勞動強度,提高財會工作效率。會計電算化可以把繁雜的記賬、結賬、匯總、報表等工作交給高速的計算機處理,是會計人員避免了重復勞動,并且由于計算機的精確性,可以避免手工操作難免產生的誤差,以達到提高財會工作效率的目的。
⒉促進會計職能的轉變。手工條件下,廣大會計人員被繁重的手工核算工作所包圍,沒有時間和精力來更好地發揮會計參與管理、決策的職能;通過電算化,使財會人員解脫了繁重的手工操作,也就有條件參與企業經營管理與決策,為提高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和提高經濟效益服務。
⒊準確、及時地提供會計信息。手工條件下,由于大量會計信息需要進行記錄、匯總、整理,使需要信息者不可能及時得到會計信息,這不利于企業經營者掌握經濟活動的最新情況和存在的問題;而電算化后,大量的信息都可以及時記錄、匯總、分析、傳送,保證向企業管理者準確、及時地提供會計信息。
⒋提高人員素質,促進會計工作規范化。會計電算化,給會計工作增添了新內容,從各方面要求會計人員提高自身素質,更新知識結構,一方面為了參與企業管理,要更多地學習經營管理知識,另一方面還必須掌握電子計算機的有關知識,好的會計基礎工作和規范的業務處理程序,是實現會計電算化的前提條件,所以會計電算化也要求促進會計工作的規范化。
⒌實現企業管理現代化,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會計電算化是企業管理信息電算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管理信息電算化的目標及任務,就是要以現代化的方法去管理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因而,會計電算化不僅要使會計工作本身現代化,最終目標是要使企業管理現代化,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重視會計電算化工作的安全問題
現有的會計應用軟體系統在設計、開發階段,普遍存在著系統需求中安全需求少、軟體設計重功能輕安全的現象,軟體設計選用的語言和資料庫考慮安全性能少,以至軟體投入運行后暴露諸多安全隱患,如資料庫呈開放狀態、易于打開、應用系統軟體存在安全問題等。這類現象和問題目前還尚未得到徹底的改變,同時,許多安全設施并未配置齊全,特別是硬件自身安全性能低,造成的結果是由于硬件的安全問題直接影響會計應用系統軟體的正常運用。另外,還有操作和管理人員安全意識淡薄、操作密碼管理不嚴格、安全管理制度檢查落實不到位等問題。隨著會計電算化的飛速發展,利用電算化系統的弱點進行的貪污、舞弊等違法犯罪活動也有所增加,給企業和社會造成了嚴重的損失。由于會計電算化系統的特殊性,建立一整套對會計電算化系統舞弊的防范措施和控制制度就顯得尤為重要。
三、加強會計電算化內控制度建設
嚴格的內控制度是會計電算化信息真實可靠的保證。內部控制制度要求處理同一筆經濟業務的人員既要相互聯系,又要相互制約。此外,嚴格的內控制度有助于防止違法行為的發生。國內外會計電算化的實踐表明,計算機本身處理出錯幾乎為零,但人為造成出錯和舞弊的現象有增無減,而且一旦出現舞弊,損失巨大。因此,制定嚴格的內控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就目前中國開展會計電算化的應用現狀來看,大部分還停留在一般應用水平上。人們對于人員職責分工,數據備份和保管,軟硬件使用和維護等方面的重要性往往認識不足。因此,強化內控管理,提高電算化的科學管理水平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內在要求,也是提高企業競爭能力的重要途徑。
為了保證會計信息處理質量,減少數據出錯和操作失誤的可能性,應加強會計電算化的管理,完善和健全會計電算化的內部控制制度。內部管理制度一般包括崗位分工制度、操作管理制度、機房管理制度、會計檔案管理制度、會計數據與軟件管理制度等。建立適應本單位的全面規范的會計管理制度,就是要有一套比較全面、規范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以及較完整的規范化的數據系統。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主要指會計制度是否健全,核算規程是否規范,基礎數據是否準確、完整等。完善的內部控制是搞好電算化工作的重要保證。沒有很好的管理流程,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無法處理無規律、不規范的會計數據,電算化工作的開展將遇到重重困難。
四、建立健全會計電算化檔案管理制度
在實行會計電算化之后,隨著存儲介質的改變,對會計資料管理的要求也更加嚴格。應采取各種安全保證措施,做好防消磁、防火、防潮和防塵等工作,采用磁性介質保存會計檔案的,要定期進行檢查和復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質損壞而使會計檔案丟失,所有的軟件文檔資料、數據結構形式、程序說明書和源程序清單均應按機密文件管理,報廢的計算機,應將其硬盤徹底格式化,以防數據泄密。
會計電算化檔案主要是指打印輸出的各種憑證、賬簿、報表、存儲會計資料的磁盤及其他存儲介質。系統開發運行中的各種文檔及其他會計資料的功能是負責系統內各類文檔資料的存檔、安全保管和保密工作,而檔案管理一般通過制定與實施檔案管理制度來實現,一般包括:存檔的手續必須有會計主管和系統管理員的簽章才能存檔保管;各種安全保證措施,如備份磁盤應貼上保護標簽并存放在安全、潔凈、防潮的地方;采用磁性介質保存會計檔案要定期進行檢查和定期復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質損壞而使會計檔案丟失。
五、加強會計電算化人才培訓
會計電算化人才缺乏,是制約企業會計電算化事業進一步發展的關鍵。應高度重視電算化人才的開發與培養,并為此提供必要的物力、財力,以造就一支高素質的財會科技隊伍,為會計電算化工作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援。因此,要大力培訓會計電算化人才尤其是要重視在職會計人員的會計電算化知識培訓。培訓可以從基本知識培訓抓起,可分為操作人員、系統維護人員、程序設計和系統設計人員等層次逐步提高。使企業的會計人員能夠熟練掌握會計電算化的基本操作技能;基本掌握會計軟件的維護技能;少數人能夠從事程序設計和系統設計工作。會計電算化知識應逐步成為在職會計人員必須具備的知識之一。
會計電算化以其高效、自動、方便、準確、及時等優點正日益受到廣大企業和會計人員的歡迎.但由于中國會計電算化工作起步較晚,在發展的過程中產生了許多新問題,希望以上的幾點建議能夠幫助企業改進會計電算化工作,充分發揮電算化工作的優勢和職能。
參考文獻:
[1] 遲宏英.加強會計電算化條件下的內部控制[J].冶金財會,2010,(1).
[2] 李琳.淺析企業會計電算化條件下的內部控制[J].內蒙古統計,2010,(1).[責任編輯 吳明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