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銘+張濤
摘 要: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對在校學生的政治教育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由于黨建工作針對群體的局限性,使其欠缺更大的發展空間,使得黨建工作的開展陷入困境,很難有效的發揮作用。以學生公寓為例,公寓黨員工作站可為兩者的有效整合開辟了一個新的思考途徑。讓黨建工作走進大學生公寓,面對最廣泛的學生群體,以學生公寓陣地,用黨建思統領多元化的公寓文化,尤其是在近些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對疲軟的情況下,促進黨建工作進學生公寓可以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有效整合,是一個勇敢而有益的嘗試。
關鍵詞:大學生黨建工作;學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7-0119-02
學生公寓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白之處,作為學生黨建工作的陣地也很少進行涉足。實際上,國家對愈來愈社區化的學生公寓中開展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早有預見,然而學生公寓自2002年改革以來卻越來越單純地作為學生生活的區域,成為學生休息、休閑或者娛樂的場所。學校對學生在公寓中的管理大都只涉及于安全、衛生與紀律的要求。由于學生公寓集中住宿的制度,使得學生更容易進行情感歸屬感的交流。解決改革開放后的30多年來多元思想的大量涌入,馬克思主義為主的主流思想的傳播途徑顯得過分單一,大學生公寓則為傳播主流文化與主流價值觀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近年來,一部分高校開始嘗試展開黨建進學生公寓工作,并總結了有效整合大學生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先進經驗,研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內在邏輯聯系,對通過引進黨建進學生公寓整合兩者進行理論分析,充分發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作用。
一、大學生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相整合的現實基礎
從概念界定上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黨建工作均為大學生政治工作的一部分,都具有極強的政治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好,學生政治素質過硬,有利于更多優秀學生補充到黨員隊伍中;學生黨建工作的諸多方面無論從內容還是形式上本身就是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的開展中兩者有著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互結合穿插的特點,這就為兩者的整合從邏輯上提供了的可能性。在中國絕大多數的大學管理模式中,思想政治輔導員老師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學生黨建工作中,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生黨建工作本身就是高校輔導員的重要工作內容,這為兩者的整合提供的了現實的基礎,大學生黨建工作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整合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是完全行得通的。
二、大學生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相整合的困境及成因
1.大學生黨建工作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整合的困境
雖然從理論上來看大學生黨建工作和思政工作的整合勢在必行,相互促進工作行之有效的開展也是顯而易見的,但由于缺乏更多的實踐,目前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近年來,隨著各種文化思潮的沖擊、網絡等新媒體的迅速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過程中在社會上一些負面現象的出現,依然墨守成規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顯得較為“疲軟”。現代大學生中,一部分學生政治信仰迷茫,社會責任感缺失,崇尚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與享樂主義的學生越來越多,這些都對我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相聯系,大學生黨建工作也遇到了功利主義盛行等障礙導致的學生入黨動機不純、學生黨性培養與教育工作的艱巨等問題。
2.大學生黨建工作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整合困境的成因
過度依賴既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模式。中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一般來說是由思想政治教育類課程和高校輔導員組織的實踐活動組成。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中國大學生全日制教學和集中住宿又較中學生有著更多自由支配時間的特點,同時,也給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統性、規范性的開展提供了可能。我國高校有著完備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作為公共必修課在教學體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已經成為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所以,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調查數據比例在接受了正規教育的當代大學生中,應該比現在要高。然而事實上,我國大學生對于社會主義價值觀的認同在逐年下降,更多表現在對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敷衍。過度依賴于傳統說教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簡單枯燥的授課方式與課本內容,使得仍然處于青春期末期,容易叛逆的青年大學生對課程本身的反感,對課本內容認同感的降低。根據筆者的調查,當代大學生在非官方的場合幾乎沒有主動談論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可能。在主要依賴于教學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中,黨建工作無法參與進去,這種模式下的學生黨建工作只有被動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所起到的作用,很顯然這種模式中大學生黨建并沒有多少與大學生思政工作的結合之處,只是影響與被影響的關系。
大學生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工作交叉范圍有限,有效整合前難以覆蓋全局。兩者存在共同點的同時,也存在著諸多差異,黨建工作對大學生思想的教育側重于政治教育,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對大學生進行政治教育以外,還包括有對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內容。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對大學生三觀陣地的建設,但是黨建工作還有很多組織建設的內容,包括發展積極分子入黨等等,從以往的實踐中看都沒有囊括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疇中。即使注意到兩者政治立場上的統一性,也很難通過這一個共同點來影響其他部分,想要相互深化則還需要尋找到一個有力的載體。黨建工作的工作對象主要是學生中的積極分子、預備黨員及中共正式黨員,人數有限特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對的是全體大學生,工作對象不同也導致二者難以找到共通的工作方法。
三、黨建進學生公寓,整合大學生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黨建進學生公寓,填補學生對主流價值觀情感認同的缺失
近年來,諸多學者呼吁思政課程方式方法的改革,但學生對主流知識認知上的學習依然是通過思政課程進行的。黨建進學生公寓成功之處是沒有將之演變成深入宿舍的又一項黨史宣傳課程,而是將重點放在了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的情感認同上。新時期以來,中國共產黨堅持尊重意識形態的發展規律,有效的維護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無可取代的指導地位及其他思潮無可比擬的理論優勢,當代大學生在課堂之上是能夠形成主流價值觀的語言體系的,但是能否真正的理解并且發自內心的愿意運用主流價值觀的語言體系和角度來看問題,還得大學生們在情感上理解并認同主流價值觀,單純生硬的宣傳無法使主流價值觀統領學生趨向多元化的價值觀,使得高校政治工作流于形式。
2.黨建進學生公寓,實現高校學生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整合
黨建進學生公寓,除政治教育外還可以有效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其他各種教育與大學生黨建工作緊密結合,從另一個方面也擴展了學生黨建工作只針對少數先進學生、影響力范圍小的問題。
公寓的生活化特質要求在公寓開展的黨建工作不僅要按照黨建理論進行的政治教育,更要涉及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內容,深入到在校學生日常行為及生活的諸多方面。以宿舍為平臺,從黨建角度進行指導調節,有效解決黨建工作覆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觸及不到的方面。從實踐經驗來看,學生公寓的黨建工作采取幫扶、帶動以及發揮榜樣的力量等方式,通過宿舍黨建建設,使學生黨建工作的對象擴大到了所有學生,以黨建的先進思想提高學生創新爭優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并善于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武裝自己,自主靠近主流思維,開辟高校政治工作更為廣泛的新陣地。
3.通過黨建工作進學生公寓,促進大學生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共同發展
大學生黨建工作促進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全面而有效的開展,促進了主流價值觀在校內占據主導地位,解決青年學生政治迷茫、政治歸屬感不強等顯性和隱性問題,增強了更多的青年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正確認識,從而對黨充滿熱情與信心,主動向黨靠近,同時更進一步促進大學生黨建工作的開展。很多高校黨員工作站對黨員考察有一票否決權,從日常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考察每一個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有志青年的品質與政治素質,這樣的工作也從另一個層面促進了全校黨建工作的開展。
將黨建工作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整合,給我們今后的思政工作提供了一片更為廣闊的視野,這個領域將會充滿生機,更重要是能夠使得高校與在校的青年學生緊密結合時代脈搏所做出主動出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就是把握時代脈搏的一項重要工作,期待黨建工作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整合的嘗試,能夠為我們提供一個嶄新的視角使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翻開充滿活力的新篇章。
參考文獻:
[1] 岳鴻偉.談以黨建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幾點思考[J].素教教師,2011,(10).
[2] 朱漢國.當代中國社會思潮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 柯 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