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娜
摘要:當前,美術教育的教學觀念、目標、內容、方法以及教學評價等,都體現了當前美術教育健康的發展。在課程改革中,美術教育教學,從原來注重知識點、技法訓練,向注重審美教育轉變了,教材與現實生活已經融會貫通。在教育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了,新課程改革下,對于美術教育教學,它是綜合的審美教育,教師是學生成才的紐帶和哺育者。本文從以下幾方面論述了中學美術教育理論。
關鍵詞:中學美術教育 發展 教育理念 審美
一、中學美術教育的發展
隨著中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美術日趨成為社會生產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內容。社會上對于美術人才也日益重視了。
(一)學校美術教育觀念發生了深刻變化
目前,美術教學不再是純技能性的學科,而是具有人文性質的學科。即學生通過美術學習,加深了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對課程內容以及現代社會、科技的發展,有了更多的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得到關注和培養,具有了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和技能。這也體現了美術教育的人文思想。
(二)改革課程評價
當前,對美術課程的評價,要注意幾方面:關注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學生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情感價值觀、評價的診斷、發展功能、內在的作用和評價的甄別、選拔”。
(三)創新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
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要加強聯系與融合。在美術教學中,倡導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學生的創造潛能得到開發,學生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培養。
(四)規范學校的美術教育
對中小學美術教育的教學目標,根據美術教育的課程標準,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在學習、欣賞中,學生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觀念得到良好的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觀念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得到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意志品格和個性得到鍛煉。
2.教學中,通過了解和學習優秀的美術作品,學生的審美觀念得到正確的樹立。即作品所具有的美感被發現,學生的審美體驗加強了,美的感知、判斷和理解能力提高了,他們在比較和鑒別中,追求創造著美。
3.通過學習美術,學生掌握了基本知識和基本技巧。這對美術教學具有科學的指導意義,美術教育的得到健康的發展。
二、中學美術教育理念
(一)以人為本
現代教育強調以“人”為本,即重視人、尊重人、理解人、愛護人,提升和發展人等,這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有助于人自身的潛能和價值的體現。
(二)全面發展
現代教育,其宗旨是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的發展,因此,它更關注的是的人發展,即完整性、全面性、國民性和民族整體性,這樣就大大提高和發展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民族的知識創新、技術創新能力和綜合國力。
(三)素質教育
現代教育更加強調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全面培養和訓練學生素質,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與提高,這是教育教學的工作中心。而學生學會學習和提高素質。基本教育的目標,即全面開發學生的素質潛能、知識、能力、素質,使學生的整體發展水準得到提高。
(四)創造性理念
對于教育教學過程,現代教育強調,它是一個高度、創造的過程,其基本目標是:“以點撥、啟發、引導、開發和訓練”學生的創造力。通過,加強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也促進了二者的結合與融合,培養了創新、創業型復合性的人才,這也是現代教育的基本目標。
(五)主體性理念
現代教育也是一種主體性的教育,因此,肯定和尊重人的主體價值,要發揮人的主體性,只要教育主體的能動性發揮了,外在的、客體實施的教育就能轉換成受教育者能動的活動。
三、審美教育
在美術新課程改革下,由注重知識點和技法訓練的教學,轉變到注重審美的教育。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當前的素質教育;才能把握時代的脈搏;才能完成教育教學的任務;才能把教材與現實生活聯系。在美術教學中,學生是主體,學生審美能力得到培養,學生要形成正確的美學觀念和人生價值觀念。
四、現實生活的源泉
新教材強調了美術教學側重了義務教育與現實生活緊密相聯系,實現美術教育由傳統的藝術家培養向培育生活課堂的大眾人才化轉變。新教材側重對學生的審美教育,使學生在教育階段形成正確的美學觀念和人生價值觀念。
新的課程教學是一個綜合的美育課堂,即:以美術為基礎的審美培養;以美術為主,結合“文學、音樂、體育”等的綜合課堂。因此,要與聽覺、流動的音樂相結合,從而協調統一。新課程標準下,美術教育得到新的生機與活力。
(一)以人為本,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培養
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學生健康發展的基礎。在美術教育過程中,也是不容忽略的。這體現了美術教育的人文思想,也體現了美術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
(二)新課改實驗的靈魂,堅持新的美術課程觀
新的課程觀主張“以人為本,樹立學生的主體觀念”。即“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學生的特長和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內在的需求得到滿足。在美術活動中,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發展的主體和創造的主體。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進行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
五、總結
總而言之,新課程改革下,美術教育從傳播知識、技法訓練的教學方式,轉化成新的教育教學模式。這樣,學生成為具有健康的審美情趣、美化現實生活、積極進取的價值觀。隨著課程的改革,中學美術是教育的與時俱進的,反映了教育的進步,體現了時代的特點。
參考文獻:
[1]李紅勇.淺談小學美術教學評價的幾點體會[J].新課程(教研版),2009(01).
[2]呂建榮.走出評價誤區講究評價策略——課程標準下小學美術教學評價初探[J].吉林教育,2010(10).
[3]邱志友.新課程標準下初探小學美術教學評價[J].小學時代(教師版),2009(09).
[4]秦國劍.淺析新課標指引下的小學美術教學評價觀[J].學苑教育,2010(10).
[5]蔡建良.美術教學評價要實現“四大”轉變[J].教育科研論壇,2008(04).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