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富旺
摘 要: 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應該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努力克服注重譯寫和語法而忽略口語表達的弊端,把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培養作為教學的核心要素之一。作者通過對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英語口語學習規律的深入探究,總結出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有效策略,從而讓學生得心應手地運用英語口語闡明自己的觀點、意見,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
關鍵詞: 素質教育 初中英語 口語表達 培養策略
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學生諸方面能力和品格為目標的教育模式,是樹立新的課程觀、知識觀、學生觀和教學觀的立足點。然而,受長期升學教育的影響,中考成了初中英語教學的指揮棒。中考怎么考,教師就怎么教,中考考什么,教師就教什么,忽視了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導致“啞巴英語”、“金口難開”的現象屢見不鮮,素質教育成了一句空談。
為了認真貫徹新課程理念,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初中英語教師必須明確現代社會對學生英語能力的新要求,在教學過程中采取與學生年齡心理特征相適應的策略,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以期讓學生想說、會說、多說,突出英語學科的操作性、實踐性和實用性。
1.通過談話與交流,讓學生在心理上重視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
素質教育把學生內在學習主動性的發揮放在首位。要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就要讓學生在心理上重視口語表達。由于目前中考試題基本上以書面的形式呈現,初中英語教學則以語言結構分析及操練為主,加之初中生生活環境單調,缺乏對社會的了解,閱歷不深,自然難以感受到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性,一些初中生甚至認為“中考不考口語表達,只考讀寫,沒必要在口語方面多下工夫”。因此,初中英語教師要以推進素質教育、深化課程改革為宗旨,充分發揮自己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通過課上、課下談話和不失時機的思想交流,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英語學習觀,讓學生明白學習英語不僅僅是為了考試,更重要的是用英語進行交流與溝通,而在語言交流中,口語比書面更具實用性。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體現著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是現代社會交際、交往、交流的客觀需要。只有使學生樹立重視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培養的意識,才能產生自發的口語表達愿望,進而放下心理包袱,主動參與口語表達學習和訓練,逐步實現熟練、流利、自由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以較高的口語表達能力面對現實社會的挑戰。
2.借助課文學習,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初中階段素質教育的主戰場是課堂,課文是培養初中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載體。初中英語教師在課文教學設計中要以學生的心理需求、感性取向和接受能力為出發點,變講讀課文為學生自己演繹課文,以此引導學生有的放矢地進行口語表達訓練,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第一,要適時創設生動、新穎的教學情境,以課文涉及的熱點話題、文化背景導入口語訓練,激活學生口語表達的內在動機。如教學七年級上冊Unit5“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時,我們以多媒體課件展示球類體育場景,逐次增添籃球、排球、足球等運動項目,啟發學生自由談論“Do you have a ...”,并通過課文復述,學會使用祈使句詢問某人是否有某物及向他人提出建議,訓練口語表達。第二,要采用開放式的課文教學法,結合教學需要,組織學生開展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課本劇等口語表達活動。如教學八年級下Unit 8“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時,我們就組織學生以收到生日禮物為背景,改編課文情景劇,使課堂成為口語表達的模擬場。第三,注重通過課文口語教學滲透西方文化、習俗、語言特點,讓學生在口語表達中把握詞匯的字面意義和文化含義,深化學生口語表達中的文化感悟。
3.引導合作探究,深化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培養的情感投入。
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是新課程在素質教育前提下倡導的新型學習方式,是突出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和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行為詮釋。初中英語教師要明確自己在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培養中的角色定位,潛心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辨析、交流等系列合作探究活動展開語言交鋒,深化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培養的情感投入,形成生生互動效應。如教學九年級Unit 7“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之SECTION A時,我們在學生拼讀、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就“薩姆、吉娜和麗達想到哪里去度假?下一次假期為什么不考慮到新加坡游覽?他們為什么要去問斯馬特先生?”等,組織學生用英語展開合作探究。由于這樣的合作探究以教材為依據,符合學生個體獨立思考的心理需求,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心理認同和情感投入。學生討論得深刻,爭辯得激烈,交流得充分,在討論、爭辯和交流中逐步培養口語表達能力。
4.組織課外活動,給學生搭建口語表達能力培養的廣闊平臺。
素質教育拓展了學生學習的領域和范圍,給學生創建了一個更寬廣的學習天地。因此,初中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僅僅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只有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將英語課外活動與課堂教學緊密相連,才能開闊學生視野,為學生創造更多口語表達能力訓練的機會,搭建起口語表達能力培養的廣闊平臺,例如要求學生關注新聞及社會焦點問題,利用課前一兩分鐘時間用英語說新聞,談談自己的看法和體會;定期舉行英語故事比賽、英語演講比賽和英語辯論賽,讓學生的競爭中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指導學生運用“洪恩在線”、“新浪有聲英語”、“普特英語聽說”等網絡資源,自主訓練英語口語表達。英語課文活動以“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的功效,擴展學生口語表達的天地,更有助于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
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初中英語教學對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初中英語教師要關注現代社會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需要,積極探索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培養的有效策略,讓學生想說、敢說、有條件說、有機會說。只有這樣,初中英語教學中閱讀和口語表達才能齊頭并進,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才能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許進軍.英語教學中初中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學周刊,2010(10).
[2]王菁妤.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教法與評價,2013(4).
[3]陳靜.從培養語感入手,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科教文匯,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