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敏瑜
摘 要:初中物理在整個初中課程體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由于初中學生剛開始接觸物理,對物理較為陌生,加之其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極高要求,所以,初中物理對于學生來說是相對較難的一門學科。而通過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使其教學更顯直觀性、生動性,可以激發學生廣泛地參與到物理課堂教學中來,這樣對物理教學是很重要的。
關鍵詞:初中物理;興趣;視力矯正
一、引言
物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一門實驗科學,物理概念、物理定理等的得出都需要物理實驗這一重要手段來支撐。相對于抽象枯燥的理論講解,初中物理授課中,把實際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與物理中新概念與新理論對比來講能使教學更直觀、生動,更能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和積極性。最后結合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讓學生切實感受到物理現象的發生過程、物理定理的推導過程等,從而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們的身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二、將生活物品融入物理實驗環節,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任何科學都是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的,脫離現實生活的科學研究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物理研究也不例外。因此,我們應該將初中物理教學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物理教學資源,將物理教學的范圍延伸到課外,加強課內外的聯系。例如在講到眼睛視力的矯正這一節時,把眼睛的成像機理與照相機對比來講,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其教學過程如下:
1.提出課程學習前課程目標
在課程學習前,對學生提出學習的目標,引導學生完成這節知識點的預習。如,了解照相機和眼睛成像的基本原理;了解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通過實驗了解其矯正辦法;養成自覺保護視力的良好習慣。
(1)導入新課程
課程開講前,教師首先檢查學生預習情況,看學生對照相機的主要構造、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等問題是否熟練。
(2)了解數碼相機構造及相關參數
數碼相機是一種新興的照相器材,它和普通照相機的不同之處在于它沒有底片,而是通過一個特殊的感光層CCD,將圖像的光信號轉化成為數字信號保存起來。
(3)學生交流使用照相機的經驗
首先,教師向學生提出要拍攝遠景如何操作、要拍攝近景如何操作等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回答。最后拿出相機實際地操作與互動,發現其中的規律:物距增大,像距變小,像變小;物距減小,像距變大,像變大。
2.引入課程的主要問題
教師基于照相機講解與眼睛相關的問題,步驟如下:
(1)教師檢查學生預習情況,看看學生對眼睛主要結構及其對應的功能是否了解。
(2)引入問題,視力缺陷及矯正:學生與學生互動,讓學生摘掉眼睛觀看圖片,再戴上眼鏡看,兩次對比,體會視力存在的缺陷。
(3)通過實驗探究視力矯正的方法。
步驟:①在光具座上依次放上蠟燭(物體)、凸透鏡或凹透鏡(眼鏡)、凸透鏡(晶狀體)、光屏(視網膜)。
②在光屏上找到倒清晰的像的位置,確定視網膜的位置。
③摘掉“眼鏡”,保持“物體”“眼睛”位置不變,找到此時成像的位置。
④比較摘去眼鏡后,成像的位置與原來視網膜位置的關系。
⑤歸納分析視力缺陷形成原因。
(4)實驗歸納。
①近視:遠處物體的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
矯正方法:
配戴一副合適的凹透鏡,使像相對晶狀體向后移,使清晰的像落在視網膜上。
②遠視:近處物體的像落在視網膜的后方。
矯正方法:
配戴一副合適的凸透鏡,使像相對晶狀體向前移,使清晰的像落在視網膜上。
3.巧妙設置習題,鞏固所學知識
為了鞏固所學的知識,需要在小結后設定與本節知識點配套的練習題,以便使其能在學生的腦海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如下題:
某校學生在學習了眼睛和眼鏡內容后,想通過實驗探究近視眼的形成原因。他們選擇了如下器材:蠟燭、用薄膜充入水后制成水凸透鏡(與注射器相連,注射器里有少量水)、光屏等。水凸透鏡的厚薄可以通過注射器注入、吸取水的多少來調節。
(1)在此實驗裝置中, 相當于人眼球中的晶狀體, 相當于人眼球中視網膜。
(2)現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現用注射器向水凸透鏡內注水,此時光屏上的像將變得模糊,這是模擬______(近視、遠視)眼成像。為了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應在水凸透鏡前戴上度數合適的________透鏡。
三、小結
對于初中物理教學來說,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師要充分運用各種生動有趣的物理實驗,把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物理原理以非常直觀生動的形式展示在學生面前,只有這樣才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克服畏難情緒,促使其積極地參與到物理課堂活動中,最終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劍忠.初中物理課外小實驗教學的實踐與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
[2]馬麗娜.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D].天津師范大學,2012.
[3]施友桐.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01).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