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摘 要:本文提出了創新“一二三五”黨建發展模式、創新高職學生黨員發展質量考核目標標準、創新實習期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形式、創新宣傳教育載體、創新實習期學生黨員管理制度的五個創新思路。
關鍵詞:黨員發展;高職學生;質量導向
一、高職學生黨員發展工作基于質量導向的現實意義
一方面,是充分發揮青年學生黨員先進性的需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任務需要大學生青年們奮勇承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需要青年們奮力開創。青年大學生是國家最寶貴的人力資源,是國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來。把青年大學生培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好高職院校大學生的黨員發展工作,使青年在全面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中發揮先進性,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另一方面,是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的需要。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的發揮,需要支部的黨員們在學習、工作崗位處處體現先進性。黨組織積極開展“三會一課”,開展好組織建設,積極發展黨的后備軍,對黨員進行有效的教育管理,才能使一個個堡壘堅不可摧。
二、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目前,高職院校絕大多數都是“2+1”模式,這種模式具有學制短實習期長的特點。而黨員發展正常流程是:一年級為推優和積極分子階段,二年級確定為發展對象階段,三年級為預備黨員階段,很多學生還沒來得及入黨或入黨不久,就進入為期半年到一年的實習期,黨員發展流程長和學制時間短間的矛盾給高職學生黨建工作出了一個難題。
為全面了解高職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現狀,筆者對江西應用工程職業學院的2011、2012、2013屆的學生開展了高職生入黨動機和學生黨員發展質量情況的調查問卷,采取了電話訪談、走訪等形式深入了解實習單位對實習學生黨員管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數據表明,當前高職院校黨員發展工作整體狀態較為良好。但是由于受外部環境及信息多元化、社會形勢復雜化影響,部分學生存在入黨認知不清、態度不明、目標不堅定等問題,入黨動機呈現功利性、多樣性和投機性,從眾性等特點。高職學生黨員發展工作存在對學生入黨心理把握不夠、黨性教育較為缺失、入黨啟發教育不足、黨員發展標準存在唯成績論和唯活動論等觀點、黨員發展工作教育形式還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需求等問題。因此本文在調查研究基礎上,梳理出當前高職大學生黨員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構建基于質量導向的高職學生黨員發展工作創新機制,對提高高職大學生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進行有益探索。存在影響高職學院學生黨員發展工作質量的主要問題如下:
(1)入黨動機多元,發展程序待規范。根據調查表明,絕大部分學生認為黨員身份對個人就業和個人前途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在評優評先中有一定優勢。這其中大部分同學能夠很好地將入黨與個人就業與發展、展現自身的優勢與特點結合起來,但是也存在相當一部分學生純粹把入黨作為就業和個人發展、評優評先的法碼。這就要求在黨員發展中把好關,從程序上做到規范有序,加強黨員的黨性修養,營造良好的黨員發展氛圍,保障高職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2)入黨評價標準欠科學,保障機制待構建。根據調查表明,由于學院內每個基層組織由于黨務工作人員個體認知的不同、在學生黨員的培養和發展環節上對標準的掌握不一致,考察的深度、廣度、嚴格度不一,造成在某些考察內容上對考核目標標準掌握不一致,有的老師把成績作為最重要的標準,有的老師以活動取人。這樣便出現了“唯學習成績論”“唯活動論”等傾向。我們在發展高職大學生黨員的關鍵節點上是嚴格遵照黨章規定的黨員條件執行的。但在具體入黨評價標準方面,我們可以按照黨章規定的標準細化。(3)組織建設不足,隊伍質量有待提高。和國內大多數高職院校一樣,大多數高職院校領導對學生黨建工作重視程度不如學院的基礎建設和教學改革,加上由于體制機制等原因,師資隊伍發展不均衡,從事學生黨建工作的教師工資待遇不一定很高,需要一點境界、一點奉獻精神,造成從事學生黨建工作的教師嚴重不足,從事學生黨建工作的老師基本上都是兼職,既要當輔導員,又要搞教學、科研,這勢必會影響到學生黨建工作的有效開展。(4)黨員的后續管理,尤其是實習期的黨員發展工作參差不齊。據調查,高職學生實習期所在的企業有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和私營企業等,調查發現,國有企業一般都會成立自己的黨組織,民營企業中部分單位設立了黨組織,而外商投資企業和私營企業基本上不設立黨組織。設立黨組織的國有企業在招聘時會關注學生的黨員身份,有的企業還會邀請實習學生黨員參加企業的黨組織活動,甚至會同意將實習生黨員的組織關系轉入企業,納入企業黨組織統一管理。而有的和學校校企業關系合作時間較長,關系較好的企業也愿意和學校共同管理實習學生黨員。外資企業、部分民營和私營企業僅把學生黨員身份作為個人品質和能力的一個參考,認為學生黨員會是在校期間各方面表現都比較突出的學生,但由于自己本身在沒有黨組織,在實習期會基本淡化學生黨員身份,甚至不會開展任何學生黨員的黨組織活動。
三、“2+1模式”下基于質量導向的高職學生黨員發展工作創新思路
(一)創新一種模式,即“一二三五”高職學生黨員發展模式。 “一二三五”模式即:加強一支隊伍建設,加強學生黨務工作隊伍建設,要把學生黨建工作提到學校黨委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重視隊伍建設,要把這支隊伍分配到校內和校外企業,充分發揮學校和實習和擬就業單位兩個基地的學生黨員孵化基地作用,重視兩個基地對學生黨員發展的考核和保障作用;要規范做好黨員發展的黨課普及、入黨積極分子培養、發展對象培養、組織審查、預備黨員教育管理這五個階段的工作,守住黨員發展的動機關、介紹關和綜合關三道關口,確保高職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
“一二三五”模式圖
(二)創新一個標準,即高職學生黨員發展質量考核目標標準。通過建立高職生入黨評價標準,注重全過程、360度考核。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把組織政治條件、組織紀律、道德素質、心理素質及團隊精神、學習能力、綜合能力、思想覺悟、創先爭優、黨性意識、黨員形象、黨員作用幾方面作為高職學生黨員評價等一級指標,并細分二級指標和具體評價內容,劃分權重,結合高職院校辦學的特殊性,立足于學校和實習、擬就業單位,從學習、生活、實習實訓等方面進行評價,建立起針對高職生的入黨評價標準,制定高職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建黨對象)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和高職大學生黨員(含預備黨員)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對照標準,要求擬入黨學生實行入黨PPT答辯式思想匯報,嚴把入黨質量關。
(三)創新實習期黨員教育管理形式。(1)企業管理。對于有黨組織的企業,可將到該單位實習的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學生黨員納入其企業黨支部或黨小組教育管理,聘請企業黨組織負責人為實習生進行黨建指導,加強實習實訓期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黨建工作等。在企業黨組織的精心指導培養下,讓學生快速融入企業。(2)學校和企業共同管理。黨員不足三人的企業,將學生黨員與企業黨員組織在一起,成立校企聯合黨支部,充分發揮其戰斗堡壘作用,在勞動中開展形式多樣的創先爭優活動,開展相關主題教育活動,對工學結合模式下的入黨積極分子和黨員嚴格考察,可以與實習單位黨組織開展共建活動加強實習期間預備黨員的管理和教育。(3)學校管理。對于學生分散,實習單位實在無黨組織的情況,只能學校管理,指定專人通過網絡平臺、電話、走訪等形式負責與學生和學生所在單位的聯系。
(四)創新宣傳教育載體,拓展學生教育管理的第二空間。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加強網絡思想文化教育陣地建設,建一批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站,設定專人加強對網絡平臺的管理。可開辟黨的知識、黨性教育等理論學習網絡課堂、網上黨建知識測試、黨員日志、思想匯報、視頻會議、義工記錄、實習內容、黨校論壇等模塊,實現網上開黨支部視頻會議、過黨組織生活。臨時黨支部可通過平臺實現遠程向組織匯報思想、學習和頂崗實習工作情況,實習學生可以通過網上遞交入黨申請書,思想匯報,轉正申請等,確保學生黨員發展的延續性,開拓學生黨員發展的第二空間。
(五)創新實習期學生黨員管理的制度。一是建立登記制度。建立黨員檔案資料信息庫,完善信息庫模塊,不斷更新記錄黨員姓名、性別、年齡、入黨、轉正時間,組織關系變化情況等信息;二是建立實習生黨員與學校定期聯系制度。學校黨支部在實習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外出前與其談話,要求學習生通過電話、QQ、飛群、微信等形式與學校定期聯絡,掌握動態;三是建立學校與實習單位黨組織定期溝通制度。了解實習生黨員在單位的表現,在實習期結束后,實習單位黨組織以書面形式向學校黨組織反饋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實習期表現,黨組織把反饋意見作為黨員發展、黨員評議、轉正和評選先進的依據;四是走訪實習生制度。條件善可的情況下,學生外出實習期間,黨組織要定期或不定期走訪實習單位了解情況。五是表彰和處置制度。嚴格按照黨員質量目標考核標準,認真做好對實習生黨員的組織考察、表彰及處置工作。實習期結束后開展優秀實習生黨員評選活動,表彰先進。
總之,基于高職院校“2+1”模式,高職院校只有立足自身特點和實際,堅持質量導向,構建“一二三五”黨員發展模式,完善入黨評價標準,建立質量保障機制,加強過程監督考核,創新實習期的黨員教育管理形式、宣傳教育載體,拓寬活動陣地,加強制度創新,才能實現“2+1”模式下高職學生黨員發展工作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 馬玉海.新時期高等職業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研究[D].北京:中國政法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