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新財
摘 要: 文章旨在探討運動心理學在羽毛球運動員選材及訓練中的應用,通過文獻資料法,針對許多有關羽毛球運動心理學方面的研究進行綜合性歸納分析,得知優秀運動員的體能及技戰術間的差距越來越小,因此,戰勝對手的關鍵因素在于具備優良的心理素質,透過有效的認知及適當的心理訓練,在比賽中形成良好的競賽心理,是當今羽毛球訓練中不可或缺的課題。
關鍵詞: 運動心理學 選材 訓練 羽毛球運動員
一、引言
技術、體能與心理是影響運動技能學習與表現的三項重要因素,不論何種運動項目,隨著技能層次越高,心理因素的重要性越凸顯[1]。羽毛球屬于開放性運動,強調控制及反控制,除了發球可按照自己的擊球節奏外,其他擊球時間及動作都必須依對手不同的來球,在極短時間內快速做出判斷及回擊[2]。再加上外界環境的多方面影響,如比賽場地的氣流、燈光、溫度、當地的飲食條件、裁判及觀眾等,對選手不僅是體能及技術的考驗,心理方面的調適及運用,更直接影響比賽勝負。在瞬息萬變、勝負難定的羽毛球競技上,除了應具備充沛的體能、純熟的技、戰術搭配外,良好的心理素質也是很關鍵的。
二、運動心理學在羽毛球選材及訓練上的運用
近年來我國運動心理學在訓練中的運用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從選材到優秀運動員的心理訓練及輔導,都有較多參與[3]。國內針對優秀運動員進行個別追蹤輔導,且成效良好。目前,運動心理學在羽毛球選材及訓練中的運用大致有下列幾方面。
(一)運動員的心理選材
從運動員的心理表現和運動心理學研究基本內容看,心理選材的內容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測定人的心理過程;二是了解個性心理特征。心理過程主要研究與運動能力有關的心理過程各方面的特點;個性心理特征主要是研究運動員的氣質類型、性格特征、興趣傾向和能力水平。我國于1992年編著了“運動員科學選材”專著。其中有關羽毛球運動員心理選材標準及項目,茲分述如下:
1.神經類型
用808量表進行神經類型測試評定,凡評為中下、抑制、泛散、模糊者不能入選。808表為蘇州大學王文英、張卿華于20世紀80年代初在研究內田—克列別林表(Krapelin,E.)和安菲莫夫表(Amcphmob)測定神經類型的基礎上,自行設計的一種非文字的神經類型測試表(簡稱808表)。808表共有14種符號,各種符號的組合數每行相等(每表共50行,每行40個符號)。其中8種符號相似,要求建立精細的分化抑制,6種符號差別明顯,以建立粗糙分化抑制,并有新導動因的效應。若每行變換陽性符號,則可觀察消退抑制建立的速度。在此基礎上,再加上條件性抑制符號,則更能全面地反映復雜的皮層活動過程的強度、均衡性和靈活性。
2.視動簡單反應時間(reaction time)
反應時間是指從接受刺激到開始做出反應需要的時間,它可以反應速度的快慢。羽毛球項目應選擇簡單反應時間優者。使用儀器:湖南省體育科學研究所研制的“心理測試專用儀”、湖北省體科所研制的“選材多用儀”或其他功能相同的儀器。測試方法:受試者呈坐姿,用慣用手拇指輕按在按鍵上,注視熒幕上的小燈。當出現亮點(紅燈)后,立刻用手按鍵。共測五次,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剩下三次取平均值,以毫秒為單位,取整數紀錄。
3.視動選擇反應時間
羽毛球項目的選材,不僅要對反應速度快慢進行評價,而且要針對運動員對信號刺激做出反應的正確程度和快慢進行評價。運動員在比賽中及時發現對手的意圖,正確地判斷擊球動作和方向,準確快速地移動,才能主動出擊,打出“高質量”的球和球路,從而取得主動和勝利。使用儀器:同上。測試方法:受試者面對信號燈坐下(距離30公分),用慣用手持反應開關,拇指輕觸反應按鈕,眼睛注視信號燈。測試時,規定受測者只對紅燈信號做出反應,對綠燈信號不做反應動作。正式測試前,讓受測者練習數次,直至掌握方法。正式測試10次,計算均值,以毫秒為單位,取整數紀錄。與此同時,紀錄反應錯誤次數。
4.操作思維
操作思維測試,目的是測定運動員操作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優秀羽毛球運動員不僅要具備非凡的運動能力,還要具備敏捷的思維能力。使用儀器:碼表,籌碼3個(可用棋子貼上號碼標代用),劃有格子的紙板一塊(格子大小與籌碼大小相符),桌子1張,椅子2個。測試方法:首先向受試者講解方法,“將標有1、2、3的三個籌碼按一定順序擺在紙格里。要求聽到‘開始的口令后,用慣用手移動籌碼。移動時,只能逐個地、一格一格地移動,受試者使籌碼按123順序排列”。待受試者掌握方法后,發出“開始”口令,同時按表計時。測試人員開始計時后,即計算受試者移動的步數。當受試者按123陣勢擺好時,紀錄所用時間和步數。測試3次完成后,將3次完成的時間和步數的均值作為該項成績。紀錄時間以秒為單位,取到小數一位。
5.動作控制能力
羽毛球比賽中,不僅需要擊出快速的球,落點的準確性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說,擊球落點的準確性是比賽中球路多變的先決條件。因此動作控制能力是羽球運動員一項重要能力。使用儀器:裝有釘子的羽毛球(鐵釘從上至下穿通球托),球靶一塊(用1公尺立方的木板,其中心位置貼上直徑為1公分紅色標志為“靶心”),卷尺。測試方法:受試者立于線外,用慣用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球,瞄準“靶心”,將球從肩以下擲出。測試人員丈量球的落點與“靶心”的距離,并做紀錄。共測10次,然后取落點與“靶心”距離小的5次的均值作為該項測試成績。以公分為單位,取整數紀錄。
6.十秒腳踏頻率
十秒腳踏頻率,反映人體下肢動作頻率,它是羽毛球運動員在場上腳步移動快慢的基礎。該項指標具有較大的遺傳性。選材時,應選下肢動作頻率快者。使用儀器:頻率測試儀或碼表,升降凳或不同高度凳子若干個。測試方法:受試者坐在凳子上,使凳面與膝關節的窩線平齊。兩腿自然下垂,腳掌觸及臺板,上體挺直,兩臂自然下垂。待準備工作完畢,受試者可試三五秒用兩腳前掌交替敲打臺板。當受試者聽到“開始”的信號后,用最快頻率敲打臺板。當10秒時間到,頻率測試儀自動停止紀錄。從顯示屏上紀錄次數。若無頻率測試儀時,可用碼表代替。受試者聽到“開始”的信號后,用最快頻率敲打地面,當聽到“停”的信號時,停止敲打動作。計數的具體方法可用每腳踏4次計數為1,即左、右、左、右(或相反)為1,然后將計數結果乘4,作為測試的最后成績。以上六個心理測試指標,其中808神經類型指標為資格指標,凡評為中下者不能入選。
(二)運動員的心理咨詢
以合理情緒療法(RET)為主要心理咨詢,此方法主要用于緩解運動員對于內外環境的認識而產生的賽前緊張,或由于人際關系而產生的情緒障礙。研究發現,在第一次或前幾次合理情緒療法治療中,一般只能實現初步的治療目標,以及被消除的不合理想法(ib)在某種情況下會反復出現,往往在解決了不同形式的情緒障礙后,才能消除那個根本性的ib。這可能與運動員的語言概括分析理解RET能力有關,因而將采用的程序在RET原有基本步驟基礎上做了必要調整。
(三)運動員的心理訓練
放松訓練和動作意象訓練:優秀運動員都有一些自發的放松或產生動作意象的能力,放松訓練和動作意象訓練的目的是使運動員掌握放松和心理演練的正確方法。
(四)運動員的心理診斷與測量
運動員的心理診斷與測量是運動員心理選材、心理咨詢與心理訓練的前提和重要依據。心理診斷與測量主要運用一些量表和儀器[4]。在人格特質方面,呂芳陽、邱憲祥(1999)等人曾用“卡氏16種人格因素量表”分別對廣東省羽毛球運動員、大學男女羽毛球代表隊進行人格特質研究,因實施對象不同,所得差異性頗大[5]。但優秀運動員當中,在穩定性、有恒性及憂慮性等方面具有較高的共同傾向,其中憂慮性較高的問題,教練在訓練中應多加重視。在運動動機方面,邱憲祥、吳森琛、盧正崇(2000)使用陳美燕(1995)修訂的運動動機量表(SMS),以海峽兩岸青少年選手男子140人及女子60人共計200人為研究對象,施以運動動機量表的測量,所得資料結論有二:1.海峽兩岸男女羽毛球動機的反應,男女性別有認知上的差異,男性運動員在外在動機因素上得分較女性運動員高。2.海峽兩岸羽毛球運動員在運動動機反應,臺灣運動員在外在動機、內在動機及A-動機(A-motivation)因素上,較我國運動員得分高出許多。關于各量表的使用應廣泛多樣化,單一的測驗結果推論可能失之客觀,因此慎選量表及多樣化地選擇類似的問卷,使教練真正了解選手,進而有效安排心理訓練,提高比賽成績,達到頂尖運動員的境界。
三、結語
在信息發展快速的時代,各單項優秀運動選手的體能練習方式、技術水平和戰術能力等都能取得數據及進行分析,優秀運動員的體能及技戰術間的差距越來越小,因此,戰勝對手的關鍵因素就在于具備優良的心理素質。透過有效的認知及適當的心理訓練,在比賽當中形成良好的競賽心理狀態,是當今羽毛球訓練中不可或缺的課題。
參考文獻:
[1]王宏,田麥久.高水平競技選手參賽結果影響因素的可控性解析與施控對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01).
[2]王露.國內外運動心理學研究現狀及在高水平運動員領域的應用[J].搏擊(體育論壇),2010(06).
[3]任未多.競技運動心理學研究的演進[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08).
[4]李佑發,魏高峽,陳谷.國際運動心理學發展動態透視[J].解放軍體育學院學報,2005(02).
[5]唐智明,閻運運.運動員最佳競技狀態的形成與科學調控[J].體育學刊,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