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巨 雷曙光
摘 要:針對飛機維修、數控技術等一些技術含量比較高的行業,開辦開設飛機機電設備維修專業應用型本科是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通過創辦應用型本科,培養一大批智能性更強,并具有較好理論基礎,發展后勁足,能迅速補充、調整、提高知識與技能,從而保證滿足變化迅速的崗位要求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飛機機電設備維修專業;人才培養;應用型本科
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原來職業技術崗位的智能含量越來越高,同時出現了一批智能型的職業技術崗位,并且崗位要求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變化而變化。在這樣形勢下,三年制高職培養出來的畢業生的能力和素質已經不能滿足企業很多技術崗位的要求。針對飛機維修、數控技術等一些技術含量比較高的行業,開辦應用型本科是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通過創辦應用型本科,培養一大批智能性更強,并具有較好理論基礎,發展后勁足,能迅速補充、調整、提高知識與技能,從而保證滿足變化迅速的崗位要求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1 開展飛機機電設備維修專業應用型本科教育是適應飛機維修技術日益復雜的需要
飛機機電設備維修專業學習內容多、難度大、要求高,具有跨專業、多學科、高新技術密集的特點。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現代飛機及其設備結構越來越復雜,對維修技術也越來越高。現代飛機維修業對從事飛機機電設備維修專業人員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的要求,出現了多層次、多規格、有特色的變化趨勢。一些關鍵崗位不但要求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還需要“具有較強的技術思維和技術應用能力,能夠解決飛機維修中的具體維修技術和維修管理問題,具備維修指導、組織和規劃能力”。對于這些關鍵技術崗位(詳見四年制崗位群) 飛機機電設備維修專業高職三年學制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出的學生已經不能適應崗位需求,因為三年制側重于動手能力,即對裝備、工藝、軟件的熟練操作和運用,不具備維修方案策劃和維修管理能力。因此,飛機機電設備維修專業設置應用型本科教育,有利于專業教學的改革和培養高素質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2 開展飛機機電設備維修專業應用型本科教育是縮短維修人才培養周期的需要
上文已經指出高技能型人才的短缺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由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的難題。而高端技能型人才短缺問題,在飛機維修、計算機應用與軟件技術等復雜技術專業領域尤為突出。以中國民航為例,我國正處于從“民航大國”向“民航強國”的轉變過程中,然而,2008年、2009年《中國民航維修系統資源分析報告》表明,飛機維修企業高技能型人才嚴重短缺,飛機維修人員增長速度落后于飛機的增長速度。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飛機維修企業招收不到那么多滿足企業需要的人才。另外,飛機維修企業招收的新員工由于技術不過關,還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真正獨當一面。目前,飛機維修企業培養一名較成熟的機務維修人員需要6年左右的時間。飛機維修維修人員偏年輕,成熟維修人員比例逐年減少給航空公司和維修企業保證維修質量帶來了非常大的考驗。培養周期長一方面是因為飛機維修是一項技術含量很高的技術工種,另一方面也說明目前我國高職院校飛機維修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與企業維修實際差距很大。開展應用型本科教育有利于增加學習的深度和廣度,從而提高飛機維修人才的培養質量。
3 飛機機電設備維修專業應用型本科教育是“產學”合作發展的必然趨勢,有利于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順利實施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高職教育的招生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將發生全面變革,尤其是在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過程中推行了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著力構建和實施現代學徒制培訓制度體系。
應用型本科教育與三年制高職教育同屬于技術教育類型。與三年制高職相比,不是因為應用型本科要求基礎扎實,理論要多學就可以關門上課,恰恰相反,應用型本科要求具有更高的技術應用、技術創新能力。技術應用、技術創新的主體在企業,不在學校,應用型本科的人才培養更加需要企業的合作。產學合作不能削弱,更應加強。我國高職教育情況表明: 凡是辦得好的專業都是產學合作成果顯著的專業。。
產學合作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院校不同的專業應當找到適合自己的形式。對于如飛機維修等高復雜技術專業,學生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是不能也不允許(行業標準規定)頂崗,至少2年的時間在師傅的指導下來學習工作,以減少安全隱患。現代學徒制是工學結合新的教學模式,是校企在人才培養方面的深度融合。西方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實踐表明,現代學徒制已經成為這類高復雜技術專業高技能人才培養非常有效的方式。我院飛機機電設備維修專業與廈門航空公司開展的學徒制試點工作表明,現代學徒制是培養機務維修人才的有效形式。開辦應用型本科使我們可以在更加廣泛的空間和更加具有深度的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4 飛機機電設備維修專業應用型本科教育有利于飛機維修業可持續發展
教育具有兩項功能:一是為社會發展服務,提供大量高素質人才;一是滿足受教育者個人受教育需求,促使個人的全面發展。高職教育要面向社會,面向市場。這里的“市場”一方面是指企業需求,另一方面是指受教育者受教育市場及其就業市場。目前,我國高職教育院校招生困難,生源質量下降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我院飛機機電設備維修專業作為國家高職示范性專業,就業率和就業后薪水都位居高職高專的前五名(詳見麥可思201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但仍然面臨報到率不高,生源質量逐年下降的問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內教育滿足不了受教育者的受教育要求。設置應用型本科不但是適應飛機維修技術日益復雜的要求,而且通過開辦應用型本科,可以使飛機機電設備維修專業招收到高素質的學生,這樣才能培養出“高端技能型人才”,才能有利于飛機維修業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開設飛機機電設備維修專業應用型本科,是時代的要求,也是行業的要求。開設飛機機電設備維修專業應用型本科是完善民航職業教育體系,培養飛機機電設備維修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作者簡介
田巨(1969- ),男,遼寧沈陽人。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飛機維修工程學院機電系副主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飛機機電專業帶頭人。研究方向:航空維修教學和教學管理。
雷曙光(1973-),男,陜西興平、民航職業技術學院飛機維修工程學院電子與部件系副主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航空維修教學和教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