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斌
【關鍵詞】臨床標本細菌學檢驗;形態檢查;作用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123-02
臨床標本細菌學檢驗中形態檢查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形態檢查能夠快速為臨床疾病診治提供價值重要的輔助信息,在臨床標本細菌學檢驗中發揮導向和領航的作用。如將形態檢查與自動化檢查相結合,則會為臨床標本細菌學檢驗提供更加準確的信息,所以,分析臨床標本細菌學檢驗中形態檢查的作用巨大,對醫學證據列舉、臨床疾病診治的意義重大。
本文旨在探討分析臨床標本細菌學檢驗中形態檢查的作用,具體報告如下:
1血液標本形態檢查
血液標本通常不進行直接涂片鏡檢,但對于有可疑生長菌的血液培養瓶或生長指數超標的血培養管,應無菌抽取血液培養物涂片,進行革蘭染色來查找細菌,對細菌的形態和染色性進行觀察,確定細菌大致類別,并以相顯微鏡對有無細菌形態和動力進行觀察,根據顯微鏡的檢查結果,來選擇相應的培養基來轉種增菌。對于進行革蘭染色未有細菌存在的血培養瓶,應進行吖啶橙染色檢查,對陽性者實施分離鑒定,對非陽性者應轉種厭氧及需氧血平板,繼續培養監測到出最終報告。如發現形態均一細菌,則根據其革蘭染色結果來選擇相應的抗菌藥物進行藥敏試驗,并轉種培養,如發現菌落,則進行細菌鑒定與標準藥敏試驗[1]。
2尿液標本形態檢查
尿液標本直接涂片鏡檢結果通常是實施進一步細菌學檢驗的有效依據,根據尿液標本涂片鏡檢結果安排下一步培養計數、細菌鑒定、藥敏試驗。通常將新鮮的中段尿液標本搖勻后滴片,以位相顯微鏡的油鏡實施檢查。每份標本觀察10個視野,每個視野中存在1個細菌,即每毫升尿液中存在104個-105個細菌。如每個油鏡視野中存在10個-1000個細菌,則可判斷為尿路感染,可和臨床聯系實施初報。如每個油鏡的視野均不存在細菌,則取10μl尿液標本接種于血平板上防止漏檢。如每個油鏡的視野存在0個-9個細菌,則取10μl尿液標本分別接種于中國藍平板、血液瓊脂平板上培養計數。如個別油鏡的視野存在10個及10個以上細菌,則取1μl尿液標本涂平板計數。如每個油鏡的視野存在10個及10個以上細菌,則可直接進行藥敏試驗。
3痰液標本形態檢查
痰液標本中存在大量固有的菌群,在臨床細菌學檢驗中如不檢出真正的致病菌,則將誤導臨床疾病治療。痰液標本直接涂片鏡檢可先對合格性進行判斷,如每低倍視野的扁平上皮細胞在10個以下,白細胞在25個以上,細菌較純,細菌種數為1種-2種,則為合格標本。如每視野中的鱗狀上皮細胞在10個以上,且細菌種數繁多,屬于口腔唾液,則為不合格標本。如存在不含鱗狀上皮細胞的視野,特別是聚集大量白細胞的地方,則使用油鏡檢查,觀察細菌的形態和染色性,如存在1種-2種或者優勢菌則可能為病原菌,則觀察細菌的形態和染色性,在以后的觀察中注意培養物內該類細菌菌落情況,并做出初報,在必要時和臨床醫師聯系以了解患者的情況。之后選擇中國藍平板等相應的培養基,以四區劃線進行半定量分析[2]。
4糞便標本形態檢查
糞便標本通常不進行直接涂片鏡檢,但對于有可疑真菌、難辨芽胞梭菌、彎曲菌、葡萄球菌、霍亂弧菌感染者,則進行直接涂片鏡檢。此外,糞便涂片進行革蘭染色對正常菌群數量、種類、比例進行觀察,可對腸道菌群失調癥進行輔助診斷。如顯微鏡鏡檢發現有大片的葡萄球菌聚集,則提示為葡萄球菌性結腸炎,并以血液瓊脂平板培養,在觀察有產芽胞革蘭陽性大桿菌大量存在時,可能屬于難辨梭菌,與臨床表現結合可診斷為假膜性腸炎和抗生素相關性腹瀉,在分離時可用CCFA 選擇性培基進行厭氧培養。通常在腹瀉糞便中可見膿細胞,以位相顯微鏡進行直接檢查可見彎曲菌,且動力較強。
5膿汁標本形態檢查
膿汁標本直接涂片鏡檢屬于臨床必檢項目,且每份膿汁標本均需要實施美蘭染色、革蘭染色,用顯微鏡的油鏡對細菌的種類和細菌的染色性及膿細胞形態進行觀察。如多形核白細胞在80﹪-90﹪或以上,則可診斷為急性炎癥,如淋巴細胞大于30﹪,則可診斷為慢性炎癥,且原始標本涂片中的細菌形態比培養物中細菌形態跟典型。在對細菌進行觀察時應注意觀察有無可疑的厭氧菌,是單一細菌或者混雜細菌等。如革蘭陰性桿菌色淺而不均則常為厭氧菌,需要進行厭氧菌培養。
綜上所述,臨床標本細菌學檢驗屬于臨床常規檢查項目,是通過對臨床標本實施形態檢查來查發致病病原菌,為臨床疾病癥狀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所以,臨床標本細菌學檢驗質量對臨床治療具有重要影響。臨床標本細菌學檢驗的過程主要包括標本收集,標本運轉,標本致病菌處理、標本致病菌培養、標本致病菌鑒定,出示檢驗報告。涂片鏡檢是將未實施革蘭染色前的臨床標本直接涂片置于生物高倍顯微鏡下觀察,對標本涂片中顯示的形態學特征進行評價,以判斷感染致病菌的性質。
參考文獻
[1] 張學成.形態檢查在臨床標本細菌學檢驗中的應用體會[J].醫學信息,2011,6,2544-2545.
[2] 李豫青,馬紅茹.形態檢查在臨床標本細菌學檢驗中的作用[J].中國熱帶醫學,2008,8(3):475-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