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淑蓉
【摘要】根據多年兒科護理的教學實踐,探討總結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兒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以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方向和要求。實踐證明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能加強教學的互動,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并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多元化教學;兒科護理;護理教育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337-02
在新型醫療技術迅速應用發展的今天,人們對醫護服務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對醫護工作者的綜合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醫學教育面臨著嚴峻的考驗。隨著對兒童健康關注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兒科護士的期望也日益增高。兒科護理作為兒科護士的臨床專業核心課程,對其掌握度和理解度直接關系到兒科護理的整體素質,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教學的需求,因此,應廣泛探索適合現代教學的各種方法。筆者發現,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傳統教學模式,提高學習的效率。現將筆者在高職高專兒科護理教學中的教學體會報道如下。
1學生授課法
學生授課模式是一種研究性學習的教學形式,以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勤于專研的精神以及搜集處理信息、分析解決問題、交流合作能力為主[1]。學生授課模式可使學生單純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上臺主動講解,這種轉變迎合了青少年渴望表現自我的心理特點,同時激發了學生的聽課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度和掌握度。同時,在學生授課過程中,教師能直觀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并發現教學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并及時糾正。在整個過程中,教師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組織能力、寬廣的知識面以及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并鼓勵所有學生參與,并促進教學雙方的溝通。
2案例導入法
案例導入法是在教學實踐中加入相應的案例進行討論的方法,該法既是一種教學活動,也是一種教學方法[2]。案例導入法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分析研究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的一條重要方法,該法以實踐性為主要特點,可將書本理論知識轉化為現實工作能力,縮短理論與實踐的距離,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協作能力以及綜合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
3直觀教學法
直觀教學法是指應用模型、語言等的形象描述、實物演示、圖片展示等直觀手段來組織教學的方法。該法能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主動參與活動而成為教學的主體,并從直觀現象中分析歸納出相應的本質,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3]。
3.1多媒體直觀教學法
隨著現代科技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了教學的一種必備工具。多媒體輔助教學法是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將文字、圖像、視頻、聲音和動畫有機結合,從而更加生動具體的向學生傳達學習的內容,提高學習效率[4]。例如兒童維生素D缺乏的臨床表現、正常兒與生理性黃疸兒的臨床表現、新生兒外觀特點以及特殊生理反射、各種心臟疾病的血液流向變化以及心臟雜音、兒科常用護理操作技術如小兒頭皮靜脈注射等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更加形象的向學生傳達聲音和圖像,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同時多媒體輔助教學也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多媒體教學還打破了教學時空的界限,能化虛幻為現實,化抽象為直觀,在教室聽課猶如在實驗室觀摩和在病房見習,提高了教學效率。
3.2圖表對比直觀法
利用圖表對比可保證所將內容的完整性,使復雜的內容變得一目了然,使知識更加系統化,方便學生直觀的比較相應的變化和規律,以助于理解我記憶。如缺鐵性貧血和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對比較、兒科常見傳染病對比表等。
3.3模象直觀教學法
模象直觀教學是利用模型、解剖標本等直觀地從多層面多角度展現兒童各組織、器官的形態結構和功能,使學生在視、聽、觸的過程中理解掌握兒童的各種疾病、病理生理變化與護理的關系,能使學生的思維和想象更加豐富,所學內容更加充實和生動。
4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一種能讓學生在理論學習期間真正體驗和感受臨床氛圍的一種方法,它能縮小理論教學與臨床實踐的差異,變抽象理論知識為具體臨床實踐工作。角色扮演法一般以典型病例為依據模擬情景,讓學生在理解病例、掌握相關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自己編寫臺詞、自由選擇角色進行大膽表演[5]。角色扮演法能讓學生對臨床工作有更真實的體驗和理解,在角色扮演中,能讓學生逐漸形成一種良好的習慣,將舉止禮儀、醫德等內化于自己的行為當中,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對患兒的臨床責任心和同情心,能讓學生對自己的工作充滿神圣感。當然,角色扮演法有著濃厚的趣味性、真實的情境性,因此進行角色扮演的學生在將來的護理工作中也能更好的進入真正的角色。
5結語
現代臨床護理創造性教學,已經從對教學結果的關注轉向對臨床教學過程的關注,將兒科護理臨床教學的內涵從單純的疾病防治護理延生到個體兒童健康的各個方面,更加注重教學的整體性、連續性和主動性以及對知識、能力、精神和情感的關注。在兒科護理教學中應充分應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將護理知識和護理程序有機貫穿于臨床護理教學中,引導學生建立了臨床思維,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了學生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探索、合作、創新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曾麗娟.學生授課教學模式在兒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4,32(7):94-95.
[2]郭德紅.案例教學:歷史、本質和發展趨勢[J].高等理科教育,2008(1):22-24.
[3]鄭華,馮艷,顧忠強,等.直觀教學法在中職兒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22):67-68.
[4]劉巧艷,王金娜.多媒體教學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1,17(31):163-164.
[5]黃玉蘭,張莉芳,趙小平,等.角色扮演法在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右江醫學,2010,38(1):504-505.